刘随玲;薛佳乐
目的:分析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哮喘患儿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77.14%。结论: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干扰MTDH基因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TDH shRNA表达质粒,将其转染Hela细胞并设置相应的对照组,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TDH、VEGF-A、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同时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TDH干扰组Hela细胞中MTDH、VEGF-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升。MTDH干扰组Hela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结论:干扰Hela细胞中MTDH基因表达能够下调VEGF-A表达并增强E-Cadherin的表达,从而抑制Hela细胞增殖及侵袭。
作者:高玲;王豫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个案追踪法评价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接收的妇科肿瘤危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评价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案追踪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应于用妇科肿瘤危重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价中效的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研究的形式对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生产的初产妇进行研究观察,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对88例产妇进行分组,分别为独立组和协同组,每组各有44例产妇。对独立组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协同组的产妇则采取家庭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产妇经护理后的分娩结局及对产后恢复的影响。结果对两组产妇观察指标数据分析可知,协同组的顺产率、产后住院时间数据均优于独立组;协同组的95.45%优良率明显优于独立组79.55%的优良率,对两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软件分析可知其结果均为P<0.05,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家庭协同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初产妇的顺产率,且有助于促进产后恢复,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丁秀欣;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教学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80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分析能力95%、知识联系应用能力90%、激发学习兴趣85%、沟通和交流能力85%、自主学习能力87.5%、临床思维能力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应评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教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成果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邓时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肝功能检验的肝炎肝功能患者118例作为实验组,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另选取11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也在相同条件下抽取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然后对比肝硬化患者与健康者肝功能检测结果及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在总胆汁酸水平方面,实验组则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ChildA、B、C级肝功能检验结果表明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下降显著,其中A级下降程度轻,C级下降程度高。结论:在临床中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其检验结果可以有效帮助医生熟悉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及具体病情发展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3,应用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观察组(n=43,应用TEP),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与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作者:郑赟;林斌;肖吓鹏;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精神科病区住院部收治的4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为5.5%,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余幸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传染科护理应用护患沟通技巧的分析进行探讨,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科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其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模式,实验组给予护患沟通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染科当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模式,能够有助于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患之间的矛盾。
作者:肖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预防措施与护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2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其中2014年6月~2014年11月的224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纳入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5月的198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预防与护理相结合的方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98例产妇平均排气时间(27.00±4.00)h少于对照组(38.00±8.00)h,观察组腹胀发生率4.54%(9/198)低于对照组23.2%(52/22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是降低剖宫产术后腹胀发生率的关键所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蒋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18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个性化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患者Harris评分(82.4±10.6)分,Barthel评分(88.5±9.2)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系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糜烂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笔者自2014年09月至2016年05月,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6例,疗效满意。
作者:汪定勇;王劲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注阿托品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治疗。结果:有机磷中毒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阿托品使用时间以及阿托品使用剂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入阿托品方法应用于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显效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作者:李彦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观察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微造瘘输卵管镜取石术(MO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S)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进行观察,将采用MOCNL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将采用URS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结石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手术各项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S与MOCN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都有明显的疗效,但是MOCNL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更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URS。
作者:顾鑫;景立伟;王岸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老年患者应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后,其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6月到2013年6月这一段时间内,我们医院接受到的老年患者8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分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为41名,对照组患者为41名。实验组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时应用的是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而对早卒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时应用的是吸入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之时或之后,均未发生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术前评分均高于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h、3h、6h的MMSE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手术后24h进行MMSE评分,发现并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术后24h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基本相同。结论:麻醉会影响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影响的程度不同。但通过研究发现,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要比应用吸入麻醉进行麻醉的患者恢复的好,因此,值得将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更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会阴无保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021例临床资料,将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会阴保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后出血及会因侧切等情况。结果:经过分析统计,观察组的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vs61.61%),产后出现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vs2.9%)结论: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对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助产,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部分患者因不懂结核病防治知识,不能接受正规,及时治疗,导致疾病久治不愈,耐药性高,传染他人机会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使其掌握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按照医嘱正规治疗,做到时时防控能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赵彦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选择针灸+推拿方法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53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对象;观察组20例以及对照组33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不同的腰间盘突出治疗方法;观察组:针灸+推拿;对照组:针灸;通过对比功能评分以及功能评分改善指数以突出针灸+推拿的临床联用价值。结果:在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腰间盘突出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在功能评分改善指数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腰间盘突出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临床采用针灸+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改善患者的功能评分以及功能评分指数方面可以发挥显著效果,终显著提高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序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4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前后治疗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症状改善、各类指数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效果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护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高血脂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症状及预后,延缓动脉硬化过程,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群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患有慢阻肺疾病的患者的合理的营养护理方案与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于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共300例,分析病人采用的营养护理方案,并研究营养护理的效果。结果病人在营养护理后,营养情况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对于慢阻肺的营养护理优势明显,能够在该病的早期护理治疗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的提高的高效措施。
作者:徐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