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序坤
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就诊的120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预成纤维桩修复)65例,男26例,女39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1.2)岁;对照组(金属桩修复)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5.5±2.2)岁。对两组应用不同修复材料的口腔修复效果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2.30%,对照组60%,在脱落、断裂例数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纤维桩修复效果优于金属桩,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临床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以缩短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将在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5月份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60例慢性湿疹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患者各80名,在治疗期间和治疗之后观察对比记录两组疗效以及后期反应等。结果:两组对比可知,对照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后期复发率。
作者:张俊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收集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CT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CT与核磁共振的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阳性检出率为95.5%,明显比CT的77.8%高,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相较于CT,核磁共振的阳性检出率与确诊率较高,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林仕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14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经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具有很多优点,不仅使用方便,且能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液体渗漏和导管脱出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98.95%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媛;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和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5年10月7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2014年3月-2014年11月7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后,产程明显缩短,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且产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自然分娩产妇提供优质护理,能有效增加患者满意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感染,护理质量提高显著;值得临床参考和推广。
作者:鲍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院也处于快速的发展中,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是社会和医院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医院整体的管理效率,还能增强医院在同行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医院档案管理现状以及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创新策略。
作者:魏易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女,52岁,本院职工,患者因“大便后肛门肿物反复脱出3年”于2015年2月04日入院。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专科检查:截石位:肛缘11点见皮赘生长并延及肛内,指诊未及肿物,指套无血染,肛镜下见3、7、11点齿线上粘膜隆起充血。心电图提示预激综合征。胸片未见异常。各项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肠镜结果提示:痔疮。无手术禁忌症,于2015年2月5日在肛周局麻+强化下行混合痔剥扎+美兰皮下注射术。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予磺苄西林联合奥硝唑抗感染,卡络磺止血,四磨汤通便,聚维酮碘液便后坐浴及换药等处理。2月9日上厕所过程中患者出现肛门疼痛较前增加,心悸不适,稍感呼吸困难,予卧床休息及吸氧、口服葡萄糖液后好转,追问患者,术后因肛门区疼痛活动较少,大便困难。次日患者再次出现前述情况,请呼吸科会诊后予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回示:双侧肺动脉双侧多个分支栓塞。急转呼吸科治疗,完善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小片状不规则密度增高影似成结节状,肿瘤性病变不能除外。D-二聚体阳性,颈动脉彩超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后壁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管径变小左小腿肌静脉多只血栓形成。考虑急性肺血栓症(低-中危组),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揉搓双下肢,抗凝、溶栓及改善循环,血栓通150mg ivgtt q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q12h。华法林5mg po qd并监测凝血功能,预激综合征暂无特殊处理。根据凝血功能情况调整华法林剂量,经过治疗,患者心悸不适及呼吸困难好转,3月10日复查肺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于2015年3月12日办理出院。
作者:曹萌;秦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经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西医基础上联合中医予以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有利于患者健康,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单纯手术切除与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对照组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7±1.4)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排斥、感染、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等并发症。观察组复发率11.09%,对照组复发率23.1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率、2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
作者:张江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部分患者因不懂结核病防治知识,不能接受正规,及时治疗,导致疾病久治不愈,耐药性高,传染他人机会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加强对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使其掌握正确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自觉按照医嘱正规治疗,做到时时防控能大大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赵彦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论述了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与药膳食疗法对养生的作用,并从一些中医古籍中找出理论依据。
作者:吕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的优化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会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前,组间QDL评分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前后组内比较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惠红;张卫勤;马小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8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目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自主健康感明显高于对照组,无能为力感、沮丧感、社交障碍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沈晨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引流调节支架在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脑室外引流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引流护理中使用普通输液架,观察组患者在引流护理中使用可调式悬挂架。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脑室外引流护理中,采用可调式悬挂架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简化临床护理流程,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许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过渡性护理模式在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过渡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患儿疾病管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并对两组患儿随访6月,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次数、转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患儿症状观察、规律用药、心理调节、生活规律、定期复查管理效果均显著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内,研究组患儿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渡性护理模式在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应用可提高家属对患儿疾病管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儿疾病复发次数和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作者:梁素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着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防范与未然的目的,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产科护理安全的常见隐患,解析了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进而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以期优化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作者:付雅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产科中选取126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并根据其生产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常规护理+盆底肌康复治疗),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后,对两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41例(65.08%)盆底肌力≥3级,多于对照组的20例(31.75%),且其性生活满意度为73.02%,高于对照组的52.38%,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发生率分别为7.94%和14.29%,均低于对照组的26.98%和34.92%,组间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在产后妇女盆底肌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促进肌力恢复,提高产后夫妻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30例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方法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30例进行研究,总结对此类患者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其中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堵塞透析器的情况,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结论通过良好的血液透析专科护理,对具有出血性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的方法,既保证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又避免了因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导致的患者出血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为41例。患者年龄平均为28-67岁(47.5±2.3)。研究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舒适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性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史、临床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临床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舒适度以及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因此舒适性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周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