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玲
中心负压吸引系统因其使病房诊室整洁美观,供应量大,使用方便,负压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吸引方式(电动吸引器).一次性使用连接管由导管和两个直径大小不等的接头组成,供连接吸引调节器和吸引瓶用.有时因内镜诊疗操作需要吸引瓶远离中心负压吸引系统,一根一次性使用连接管无法使负压吸引调节器和吸引瓶相连,需两根或两根以上连接管相连来延伸长度.相连两根连接
作者:刘勤芬;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前呼吸功能渐进式训练方法,提高患者术前的肺功能指标,增强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耐受手术的能力,减少手术中意外风险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进行呼吸功能渐进式训练,训练周期为7 ~10d,由1名专职护士负责指导、评估和记录,训练前后进行肺功能指标检测,包括肺活量、大通气量及分别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脊柱侧凸患者呼吸训练后平均大吸气值、训练频率分别为(1 877.22±672.21) ml,(320.60±123.40)次/d,均高于训练前的(1 466.12±720.10)ml,(102.40±48.20)次/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02,6.88;P <0.01);训练前后患者脉搏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患者肺活量、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大通气量、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2.48±0.70)L,(70.40±12.34)%,(58.21±10.01)L,(90.44±15.40)%,均高于训练前的(1.80±0.65)L,(62.34±10.17)%,(47.02±11.32)L,(83.80±1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1,2.88,4.15,3.33;P <0.01).结论 对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进行渐进式呼吸功能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前呼吸功能的效果,大限度地提高了深吸气值,增强了肺功能,对脊柱侧凸患者适应手术要求并减少手术中危险因素,及术后进一步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柳花;彭虹菊;贺建华;赵青;闫晶;张晓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密闭式吸痰管合理的更换时间.方法 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且均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的患者147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第1组54例,每24小时更换1次吸痰管;第2组52例,每72小时更换1次吸痰管;第3组41例,每120小时更换1次吸痰管.比较更换后3组吸痰管前端培养的细菌定植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3组导管前端细菌定植率分别为63.0%,7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2,P=0.023);3组患者VAP发生率分别为7.4%,5.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44,P>0.05).结论 每72小时更换1次密闭式吸痰管,既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又能节省费用.
作者:窦英茹;王加凤;陈巧平;潘春芳;朱庆捷;史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夜间巡视病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护士及时主动地巡视病房,有利于随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在使用未改良的手电观察患者的情况时,一些患者容易被小手电的余光照射到面部而惊醒,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2010年11月,我病区经探讨使用了改良小手电进行夜间巡视病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避光纸片,剪刀,双面胶,小电筒.
作者:苏严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军队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对重庆市3所部队医院89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 共发放问卷896份,回收有效问卷868份,回收有效率为96.88%.868名医务人员总满意度得分为(68.46±11.73)分;单项得分较高的3项是能够做不违背良心的事情(4.09±0.80)分,同事之间相处的方式(3.99±0.69)分及上级做决策的能力(3.90±0.83)分;单项得分较低的3项是我的收入与我的工作量(2.60±1.12)分,我对目前工作的忙碌状态(2.86±1.10)分及职称晋升的机会(3.00±0.89)分;工作满意度维度得分中,自主性满意度得分相对较高,为(14.43±2.39)分,而发展性满意度得分低,为(13.05±2.61)分.结论 重庆市军队医院医务人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较低,管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张庆玲;刘明华;褚玲玲;黄志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PDCA循环法在规范管理门诊急救药品、物品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对门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PDCA循环管理法计划(P)、实施(D)、检查(C)与处理(A)4个阶段对门诊急救药品、物品进行管理.每个月进行考核评价管理效果.结果 1个循环周期结束后,急救药品、物品应用的急救箱存放及急救药品、物品完好合格率均为100%,急救箱管理合格率为100%.门诊护士对急救箱管理制度掌握得分从(79±9)分上升至(92±5)分,对急救药品知识掌握情况从(65±9)分上升至(8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4,9.81;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对门诊急救药品、物品的规范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雪双;庄广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互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源于实用主义的符号互动理论在质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与符号互动论有着深刻的渊源[1].护理学所倡导的整体观及其社会学属性,也需要符号互动理论帮助护理学者更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健康行为及与生理、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过程.本文将从符号互动理论视角出发,对其在健康护理领域质性研究中的指导和应用进行概述,以拓宽护理研究的理论视野.
作者:张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结核性胸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结核性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10年1-12月27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2011年1-12月297例患者为观察组,通过改变排班模式、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加强专科知识及沟通技巧培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达标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3.9%,94.6%,均高于对照组的87.1%,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01,11.59;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8,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不仅对结核性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健康状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唐素荣;谢春梨;梁桂月;华小琴;陈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房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60例合并巨大左心房的瓣膜置换术患者给予术前加强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及纠正心衰的护理;术后重点对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及左房折叠术做好观察及护理.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中心室颤动1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1例因肺动脉高压死亡,1例术中体外循环不能停机死亡.余55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6 ~26 d,其中发生心律失常20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0例,二次开胸止血8例,二次气管插管2例,左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4例,延迟性心包填塞4例.结论 对巨大左心房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有重点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海燕;马欣;马波;金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中,采用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随访手册对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控制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门诊初次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随访手册进行教育管理,在入组时、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时采用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 70)评定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状况.结果 随访12个月时,患者生活习惯、生存技能、疾病知识及量表总得分分别为(15.05 ±4.01),(22.63 ±4.05),(22.50 ±4.18),(84.00±9.36)分,均高于随访6个月时的(14.18 ±3.68),(18.66 ±4.56),(18.77 ±5.64),(75.01±9.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56,-3.727,-3.412,-4.059;P<0.01);患者在入组时、随访6个月及随访12个月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9.73±2.12),(9.18±1.88),(7.60±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56,P<0.01).结论 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随访手册应用于患者的随访管理中,对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红梅;张文杰;步红兵;侯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膀胱癌造口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与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6个月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为生理状况(14.690±6.030)分、情感状况(11.600±1.313)分、功能状况(16.330±3.893)分、社会家庭状况(16.830±3.378)分、特别关注(21.310±4.17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740±6.843),(8.740±1.939),(9.400±3.742),(10.290±3.631),(17.120±1.87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098,-4.823,-8.316,-8.556,-5.932;P <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13.57±3.42)d,短于对照组的(19.20±3.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4,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1,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燕平;邱金花;林宁;阮爱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儿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长期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肛管插入深度为5~7.5 cm,观察组患儿肛管插入深度为16 ~22 cm,灌肠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肠道清洁效果和灌肠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灌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14,15.43;P<0.05).结论 小儿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16~ 22 cm既可确保治疗效果,又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程亚艳;赵红芝;李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随访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孕期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患者在孕期随访管理中是否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临床干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83 2,P>0.05);观察组患者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5.55%,12.22%,14.44%,2.22%,均低于对照组的42.22%,30.00%,32.22%,1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5.576 9,8.539 7,7.950 3,6.715 8;P <0.01);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如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7.78%,11.11%,5.50%,1.11%,6.67%,均低于对照组的47.78%,36.67%,11.11%,16.67%,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8.5340,16.163 6,7.456 8,13.445 1,7.850 3;P<0.01).结论 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随访管理,可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莉伟;李新明;王惠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ICU护士职业倦怠、自我效能及共情能力的现状,并探讨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对长沙市4家省级三甲综合医院22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7.72%.215名ICU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得分分别为(23.28±9.72),(6.40±5.72)分,均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27±9.36)分,属于高度倦怠;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54±0.51)分;共情能力平均总分为(110.33±12.36)分,其中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平均分分别为(56.64±8.02),(40.32±6.34),(13.36±2.30)分.情绪衰竭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总分及换位思考呈负相关(P<0.05),去人格化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总分及3个维度呈负相关(P<0.05),而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共情能力总分及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可通过提高ICU护士自我效能及共情能力的方式,以降低其职业倦怠.
作者:张红辉;刘怡素;何国平;秦月兰;邹灏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讲课比赛对护士带教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内科、外科临床带教护士120名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名.护生进入临床前,对两组带教护士进行规范化带教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月进行1次讲课比赛.实习结束时采用带教老师评价表和护生评价表对两组护士带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知识水平、职业素质、教学方法、沟通能力、教学态度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2.7%,95.3%,94.0%,93.3%,94.7%,均高于对照组的80.0%,86.7%,80.0%,84.0%,7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198 7,6.878 3,12.997 4,6.501 5,16.615 4;P<0.01);护士长对观察组护生沟通能力、慎独品质、健康教育能力、敬业精神及应急处理能力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555 6,16.770 2,27.272 7,0.724 6,12.0000;P<0.01).结论 护理讲课比赛能大幅度提高护士临床带教能力,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杨大会;陈琼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儿童腰椎穿刺术后是否垫枕对头痛、腰背痛发生率以及脑脊液的渗出量的影响,为腰椎穿刺术后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卧床方式.方法 将80例颅内压正常、需进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腰穿后给予垫枕干预,并可自由翻身,对照组腰穿后按护理常规去枕平卧.分别观察两组患儿24 h内头痛、腰背痛的发生率,脑脊液的渗出量以及患儿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头痛为0,1,2,3级的例数分别为32,4,2,2例,对照组分别为33,3,3,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05);观察组患儿腰背痛为0,1,2,3,4级的例数分别为37,3,0,0,0例,对照组分别为27,7,3,2,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85,P<0.05);观察组患儿脑脊液的渗出量为(0.31 ±0.18)g,与对照组的(0.36±0.21)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P>0.05);观察组难以忍受、不舒适但能忍受、无所谓、舒适4个等级的例数分别为3,5,21,11例,对照组分别为7,17,15,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2,P<0.01).结论 儿童行腰椎穿刺后卧床采取垫枕方式对头痛的发生率和脑脊液的渗出量无影响,可减少腰背痛的发生率,同时增加了患儿的舒适性.颅内压正常的儿童腰穿术后适宜垫枕卧床.
作者:尹艳;李素芳;付勤;李蔷;赵海燕;王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型颈前入路颈椎手术体位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104例行颈前入路颈椎手术的患者,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凝胶肩垫、头圈和圆柱状棉质纺布卷组成的新型体位垫;对照组采用凝胶肩垫、头圈、沙袋和辅助软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野暴露程度、颈部皮肤完好度和体位的牢固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3.63±0.67) min,(1.35±0.23)h,均少于对照组的(8.23±0.81) min,(1.56±0.4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6.78,4.59;P <0.01);观察组患者术野暴露度得分为(95.41±5.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6.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81,P <0.01);观察组患者体位牢固率和颈部皮肤完好率分别为92.31%,88.46%,均优于对照组的33.33%,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7.68,32.20;P <0.05).结论 新型颈前入路颈椎手术体位垫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简单方便、体位摆放牢固、术野暴露充分,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吕刚;姚红玲;曹琼华;王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胸腹部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后,内包装袋不要轻易丢弃,合理的利用,可以给手术带来很多方便.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准备生理盐水内包装袋1个、线剪1把、备用的小血管钳1把.待术前所有无菌手术单铺好后,器械护士用线剪沿着生理盐水内包装的封口处将包装袋整齐剪开,将生理盐水倒入手术台上的治疗碗中,并将空包装袋开口端用备用的小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器械台托盘的边缘,让塑料袋的一边紧贴无菌单,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决定.一般是固定在器械台托盘的左侧靠远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让塑料袋的开口向上.
作者:刘新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改良经鼻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及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扁棉带反“∞”字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加3M肤色弹力胶布固定.对两种方法的气管插管脱落及移位率、皮肤黏膜损伤率、固定带更换时间、患者舒适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脱落及移位率为4.55%,对照组为2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P<0.01);观察组皮肤黏膜损伤率为7.57%,对照组为29.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8,P<0.01);观察组固定带更换时间为(5.11±1.25)d,对照组为(3.27 ±0.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舒适、轻度不适、中度不适、重度不适的例数分别为44,14,7,1例,对照组分别为10,31,16,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8,P<0.01).结论 改良法固定气管插管牢靠安全,不易移位、脱出,皮肤黏膜损伤情况减少,可明显减少患者不适感,并延长固定带更换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贵;张育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伴血糖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0例胃癌伴血糖异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手术耐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的血糖分别为(7.2±1.3),(6.6±1.5) mmol/L,低于对照组的(10.2±1.6),(9.5±1.8)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4,2.28;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16.7%,均低于对照组的26.7%,40.0%,手术耐受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71,4.02,4.63;P <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0±2.0),(11.0 ±2.0)d,均短于对照组的(9.5±3.0),(14.5±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1,2.29;P<0.05).结论 对于胃癌伴血糖异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