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诊疗中异物误吸误咽预防与处理对策

张丽

关键词:口腔诊疗, 异物误吸误咽, 归因分析, 处理对策
摘要: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及意外而导致的异物误吸误咽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带来身体伤害.分析了常见的口腔诊疗异物种类,并对误吸误咽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和建议.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1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DIEP)乳房再造术的配合

    我院与美国休斯敦医疗中心著名外科专家共同为一乳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简称DIEP).乳房再造就是对人体乳房的重新建造,通过手术方式,帮助失去乳房的人们再造一个新的乳房.乳房缺失以及乳房畸形严重,都可以实施乳房再造术来新造乳房,改善胸部形态.皮瓣再造是乳房再造手术的新技术,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从手术者的身体组织部位如背部或腹部取出组织做成皮瓣、皮肤,脂肪和肌肉造成新的乳房.乳腺肿瘤为女性常见的高发肿瘤,目前的治疗措施仍以乳腺切除为主.乳房切除带给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是巨大,皮瓣以其诸多优点成为自体乳房再造的首选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曹韶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术前心理状况、血压和心率状况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同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顾奕;邵莉华;许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

    腹腔镜是多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妇科良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术中是否切除输卵管尚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提出双侧输卵管切除可降低卵巢癌和腹膜癌的发病率,主张因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前女性,可同时进行输卵管切除术[1].但对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是否影响卵巢的功能尚存在争议[2],本研究分析行唐县人民医院2011年以来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术中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靳利娟;霍京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心理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入院治疗的44名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随机选择其中22名作为护理组,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并配合常规用药,另外22名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服药,常规护理相同,护理组则额外给予心理治疗.结果一个月之后,护理组患者自述关节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心理护理配合常规治疗疗效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风湿寒性关节痛的治疗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宫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为骨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8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术后疼痛、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上,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2.4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31.03%(P<0.05).结论: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与服务能够降低骨科术后的疼痛,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值得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李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20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实验组)和传统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例(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功能、感觉恢复及外观影响,并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移植皮瓣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术后随访3-12个月,手部整体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部分恢复,外形饱满,与原有手指外形极其相似,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供区切取后可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对供足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恢复手指外形、功能以及精细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且具有供区隐蔽,皮瓣可携带神经,不需要二次手术整形,对病人简化治疗、功能恢复、外形美观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盟森;张普;陈金家;景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办公室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医院办公室是医院为关键的部分,占有主导地位,承担着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相互协调与沟通的重要职责,对于医院内外部分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医院办公室的特点与职能的分析,提出几点工作作用观点,以供医院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郭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妇科住院病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200例妇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于康复治疗患者满意率及保持患者心情平稳是有帮助的.

    作者:程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重症冠心病者作为实验对象,将以上患者均分作常规组与球囊组,常规组对象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球囊组患者则需要联合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护理,对两组对象的护理效果加以比对.结果:球囊组对象的护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组,双方数据比对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主动脉内应用球囊反搏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英;汪春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风险管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8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2年内再发心梗发生率的2.5%、3.8%、5.0%、3.8%均明显低于A组的11.3%、12.5%、17.5%、13.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运用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干预,对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惠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注射液中奥拉西坦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注射液中奥拉西坦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4.6×250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的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6ml/min.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空白辅料不干扰主成分的检测,奥拉西坦的浓度在54.25μg/ml~43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方法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奥拉西坦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唐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ICC术前评估表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肿瘤中心拟择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置管前采用PICC术前评估表指导PICC管理.结果:观察组采用评估表后,放弃采用PICC置管患者11例,对照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PICC非常了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术前评估表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对患者开展一次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量表可指导PICC管理.

    作者:宋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巨乳缩小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

    巨乳症又称乳房肥大,是指女性乳房过度发育,含腺体及脂肪结缔组织过大增生,体积超长与躯体明显失调.可发生胸部压迫感、慢性乳腺炎、疼痛、肩酸沉重及乳房下皮肤糜烂等[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指切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因乳房属于女性的私密部位,就诊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因此就对健康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选取2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患者.在护理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健康达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达标率、配合依从性优良率、注意经期卫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健康达标率、疾病知识知晓率、配合依从性优良率,对提高患者注意经期卫生意识和护理满意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誌欣;罗春娣;王晨曦;李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效果

    医院护理工作安全性的体现不在于发生安全事故后如何进行补救,而是体现在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方面,而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重点与医院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医院可采用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由其去组织、协调、评估与改进医院的护理工作.除此以外风湿免疫科还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制度,并严格监督确保制度得到落实执行,以上措施大大的提高了风湿免疫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对基层医院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闭合性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保持完整性,深层组织没有裸露的损伤.依据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多样,大多为昏迷和联合损伤的病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闭合性损伤治疗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手段和生存质量.近十几年来,尽管影像学检查手段发展及应用日新月异,但对于基层医院来说,CT由于具备快速扫描、横断成像,以及高度分辨率呈无创伤性等优势,仍然为目前对闭合性损伤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对肝胆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行肝胆手术以后出现胆瘘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整体组与常规组,每一组3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整体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整体组患儿治疗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梓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医院妇产科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针对医院妇产科的护理隐患和对策,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护理安全事件5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式分析.结果:医院妇产科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中,是护理人员占据主要部分,比例52.00%,包括专业技能不成熟、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欠缺等内容.其次为病患自身原因引发安全隐患事件,比例28.00%,表现为不遵从医嘱等.后为医院因素,占据比例20.00%,包括住院环境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为提高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性,应当从医院、患者和护理人员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下,减少安全医患,保证病患安全.

    作者:徐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以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率高达100%,治疗依从率95.4%(62/65).空腹血糖(7.3±1.8)mmol/L,餐后2h血糖(8.5±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2.1)mmol/L,血糖情况控制良好.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丹;刘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与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与B组,A组58例,B组49例.A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B组单纯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治疗后1d、3d、5d、7d为时间点,对比其咳嗽症状积分.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3%,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7.76%,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两组的咳嗽症状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5d、7d后,A组的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疾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患儿的咳嗽症状,增强其恢复效果,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徐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