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中医药局
  • 主办单位: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
  • 国际刊号:1671-5160
  • 国内刊号:44-1543/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2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5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今日健康杂志   2016年05期文献
  • 新型纳米药物克服肿瘤化疗抗药性的研究

    现阶段,癌症是人类必须直面的可怕的病魔之一.由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化学治疗成为目前可以有效抑制癌症的不错方法.但是由于化学治疗所使用药物具有较高的毒性以及重复使用所带来的抗药性问题,使得化学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近九成的癌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抗药性有直接关系.所以找到一个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并且提高它对化疗的敏感度的方法成为了许多肿瘤专家的梦想,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不过近有好消息传来,由于纳米颗粒进去癌症细胞比较容易,那我们就可以对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进行适当的改造,这样改造后的颗粒既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抗药性又对肿瘤细胞内吞顺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病人1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8例.观察组病人接受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实施治疗,对照组病人则单纯的接受糖皮质激素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6个月相关指标的改变,以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缓解率达到89.9%,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所选取的病人血白蛋白的水平和治疗之前比较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4小时尿蛋白量和血肌酐和治疗之前对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治疗之后观察组的血白蛋白以及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覃武林;张文;秦雪飞;罗绍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时使用小儿肺咳颗粒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共38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191例)和观察组(191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噻肟钠静滴,观察组则联合小儿肺咳颗粒,将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症状消失时间而言,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儿肺咳颗粒能够使患儿获得更佳疗效,且缓解症状更加迅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盆腔炎治疗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盆腔炎治疗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钠,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17%显著高于对照组77.3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6.60%明显低于对照组24.53%(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可改善星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韩翠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英夫利昔单抗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36例作为临床对象,实施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且分析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后,临床患儿指标明显降低,CRP水平也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意义.结论:对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实施英夫利昔单抗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对关节功能有改善作用,在应用之中不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

    作者:周志强;丁国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将保守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NSE水平、血清S-100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天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所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对照组实施缩宫素联用宫腔填纱的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的治疗,比较经不同治疗方法后患者出血的状况.结果:经治疗之后,其观察组在2h和24h的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少,经检验存在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评价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患者而言,实施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较少产生副反应,有效减少了止血的时间,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故在临床上值得被推广.

    作者:杨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角妊娠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5年荆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宫角妊娠病例的资料.结果86例宫颈妊娠病例中B超误诊率为19.10%.39.33%有阴道出血,49.44%出现腹痛,同时伴有阴道出血及腹痛,16.85%;23.60%无阴道出血及腹痛.治疗方式,开腹手术34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组25例,微创手术组20例,单纯药物治疗7例.患者年龄在治疗上无显著性差异,单纯药物治疗组的治疗前孕囊直径明显小于开腹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清宫组及微创组的治疗前孕囊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对各组的HCG水平的比较中,单纯药物治疗组的HCG水平明显低.清宫组、微创组及开腹组的HCG的差异无显著性.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清宫组及微创组织.单纯药物治疗组住院费用低,微创组与开腹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宫角妊娠成功治疗的关键,超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并可以指导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应根据病情采取适合的治疗方式.

    作者:邹清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下表现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下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胃镜诊断下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来获取胃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关性,从而确定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结果胃镜下诊断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透见或结节状表现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0.47%;黏膜呈颗粒状表现确诊符合率为78.57%;对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透见或结节状表现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85%,与胃镜下诊断结果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病理诊断与胃镜下诊断中,两者具有差异性,需要从两者诊断方案的结合中来提升确诊率.

    作者:王永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目的从处方点评来探讨药物配伍禁忌及分类,改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每月随机抽查处方500张,共计6000张处方进行点评,对可能存在的用药配伍禁忌问题进行归纳,得出化学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药理性配伍禁忌三类.结果从抽查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共计58张,占调查总数的0.967%.结论在进行处方点评中发现,从药物的理化性质来降低配伍禁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药物配伍酸碱性的分析,注重药物在体内代谢状况,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避免中西药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配伍禁忌.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好处

    目的:探究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妇产科接收的足月分娩产妇13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处理,实验组产妇采用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状况.结果:实验组采用分娩镇痛后,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着,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大大减小破宫产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郑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葡萄胎清宫前发生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葡萄胎清宫前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的治疗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2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本组患者均予以长春新碱+甲氨蝶呤+卡铂方案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96.43%(27例)患者缓解,在1年的随访观察中未见复发病例,其中1例呈进展,肺内病灶扩散,终因颅内转移死亡;此外,存活的27例患者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研究表明,采用介入治疗方案对葡萄胎清宫前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患者实时治疗,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较小,其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何映霞;王博;陈荣;冯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观察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分组后采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使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和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所有比较差异值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郑吉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40例,B组(给予红霉素治疗)4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患者,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模式有着更为明显的治疗成效和相对更高的安全度,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本文就微创去腐技术应用于龋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龋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去腐技术和传统高速牙钻机去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复查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换术后复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应用于龋齿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呼斯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选择依那普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使用,可以更有效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雾化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雾化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与雾化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研究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率加速、心绞痛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治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效果显著,且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利民;马居峰;邵安龙;王志敏;毕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7例.甲组患者应用常规经腹超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乙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子宫肌瘤残留率、复发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甲组和乙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差异小,结果无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肌瘤残留率更小,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乙组患者复发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的疗效好、术后残留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级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当今,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脑部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脑屏障的存在,选择性地阻碍物质向脑部递进并到达脑部病灶发挥作用.基于此,治疗药物中有一部分难以跨越血脑屏障.其中双级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可实现药物脑内的精准递送,从而提高药物的转运及药物于脑部病灶区浓集,有利于脑部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很好的医疗应用前景.

    作者:李灵芝;丁昕;李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有效性

    目的:探析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用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组研究对象均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给予单独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含量等临床指标在接受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前列地尔两种药物联合用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治疗中获得的有效性较高,应该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入银杏叶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9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各项指标功能,临床上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万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予以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0±0.7)mmol/L,餐后2h血糖(8.1±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同参照组患者的(7.9±1.8)mmol/L、(12.2±2.5)mmol/L、(7.5±1.4)%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是3.3%,同参照组患者的20.0%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施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宋明显;薛翠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科随机抽选早期中风偏瘫患者90例,抽样分成三组:针灸疗法A组,共30例;高压氧疗法B组,共30例;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C组,共30例,统计疾病治疗结果.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疾病优良率分别为66.7%、70.0%、93.3%,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穆晓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手术治疗)及观察组(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与对照组4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RI、治疗费用、治疗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俊;李民杰;毕红革;罗青;陈果;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DIEP)乳房再造术的配合

    我院与美国休斯敦医疗中心著名外科专家共同为一乳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简称DIEP).乳房再造就是对人体乳房的重新建造,通过手术方式,帮助失去乳房的人们再造一个新的乳房.乳房缺失以及乳房畸形严重,都可以实施乳房再造术来新造乳房,改善胸部形态.皮瓣再造是乳房再造手术的新技术,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从手术者的身体组织部位如背部或腹部取出组织做成皮瓣、皮肤,脂肪和肌肉造成新的乳房.乳腺肿瘤为女性常见的高发肿瘤,目前的治疗措施仍以乳腺切除为主.乳房切除带给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是巨大,皮瓣以其诸多优点成为自体乳房再造的首选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曹韶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方面临床治疗上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为别为30例心律失常患者.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于常规组的患者只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通过对这6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哪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更高.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到改善的有22例,占比为73.33%;常规组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到改善的仅有14例,占比为46.67%,说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通过治疗,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改善的时间也比常规组的患者来得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从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明确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上,辛伐他汀的治疗有效性非常高,而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熊银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妊娠结局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妊娠结局.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妊娠成功率为62.9%,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48.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活产率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对我院骨质疏松患者用药进行分析,以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录的11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类型的差异,将其分为3组.ABC三组各39例,分别使用降钙素,双磷酸盐和VitD3进行治疗.经过相同时间的观察和护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临床用药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骨质疏松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B组患者使用双磷酸盐药物的治疗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A组治疗效果较C组而言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体表现在患者的骨密度情况有较大好转.结论:降钙素,双磷酸盐和VitD3应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银花解毒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花解毒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6例小儿水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加用银花解毒口服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相对于对照组的88.24%有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痒时间、结痂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花解毒口服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快症状缓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03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患者,给予患者彻底清洗睑缘部,按摩睑板腺,热敷眼睑以及局部用药等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治疗后,终患者治愈84例(81.6%),好转19例(18.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治疗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消除患者干眼症.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Monitored Rehab Systems训练对退行性脊柱侧弯老年人慢性腰背疼痛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Monitored Rehab Systems训练对退行性脊柱侧弯老年人慢性腰背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慢性腰背疼痛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6周物理治疗,治疗组进行6周物理治疗和Monitored Rehab Systems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使用疼痛数字评分(NRS)、下腰痛评价表Oswestry腰痛调查表(OSW)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疼痛和功能障碍有所减轻(P<0.05),治疗组明显减轻(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nitored Rehab Systems训练能够有效减轻退行性脊柱侧弯老年人慢性腰背疼痛.

    作者:庄鑫;陈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腹膜透析(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保护残肾功能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一人群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四年来患者死亡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毕光宇;陈蕊;卜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贵人药液配合三拐五疗法治疗急慢性腰痛120例观察

    目的:运用中药注射疗法和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术治疗各类腰痛.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来我所治疗腰痛患者总计120例,采用该疗法治疗一疗程观察效果总有效率为94.17%.结论:该疗法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余东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效果

    目的:探究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间接收的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以布地奈德悬+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予以施丙酸倍氯米松+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哮喘症状改善情况和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在治疗后的30min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完全缓解率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用于小儿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对于患儿哮喘症状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其可用于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侬阿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均为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50例患者,治愈33例,占66%;好转15例,占30%;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相较治疗前,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经检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方案治疗,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可明显改善肾功能,对保障患者获取良好预后价值显著.

    作者:吕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目的探讨小肠套叠的B超特点和治疗体会,提高儿童小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73例小儿单发小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成2组,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病例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手术组小肠套叠的套叠长度显著长于非手术组,套叠肠管直径显著大于非手术组,手术组2.68±0.29cm,非手术组1.5±0.45cm,二者差异显著(p<0.001).结论暂时性小肠套叠有自行复位可能,可能无需治疗.持续性小肠套叠,仍有机会通过空气灌肠成功治愈,避免手术创伤.

    作者:孟立祥;戚士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平喘、强心等治疗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III级和IV级的比例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对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姚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性肝损害诊治近况

    随着临床对药物的副作用进一步加强监测,研究及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不断增高,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损害,可进展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占黄疸住院人数的2-5%,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高达2%〔1〕,因此,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非常重要,现将我国近年有关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近况予以介绍.

    作者:雷宗良;陈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3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19例(选取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和对照组19例(以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手术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患儿的术后感染率及发生阴囊肿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袁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冷循环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随着射频仪器性能的不断完善,射频消融电极的进一步改进,治疗技术手法的逐渐成熟,目前射频消融技术已成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和护理干预是确保该技术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目的:回顾和总结25例B超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在B超引导下行冷循环肝癌射频消融手术,术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中密切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腰椎滑脱症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腰椎滑脱症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确保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选取我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2例,并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之后随访影像学资料表示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其中优的患者有45例,良的患者有28例,可的患者3例,差患者0例,总优良率为96.05%.结论:腰椎滑脱症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吾斯曼·艾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出生治疗的34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无任何疾病的34例儿童为对照研究对象,对两组成员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值显著高于正常组成员,P<0.05;感染程度严重的患儿指标值显著高于感染程度低的患儿,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敏C反应蛋白引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开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此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之后,77例患者中出现2例神经痛的患者,血清肿以及阴囊血肿分别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5.19%.对患者随访1年,发现1例复发患者,复发率为1.30%.结论: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汝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率情况.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少(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安全性可得到保障,术后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李路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50例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均为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软镜;治疗后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的1次性干预成功率,另外在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其结石排净率.结果:观察患者的1次性干预成功率发现,有49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比例为98%.另外在治疗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观察其结石排净率为94%(47例).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多数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现象,但随着患者恢复,其情况均得到较好的改善,后未出现严重的感染等情况,且未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结论:双J管预扩张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疗效良好,治疗成功率高且能够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徐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臭氧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臭氧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臭氧组与冲击组,每组各56例,臭氧组采用臭氧治疗,冲击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评分.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臭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冲击组,疼痛评分低于冲击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重复利用性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舍曲林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酒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戒断症状评分(CIWA A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戒断症状评分、HAMD及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对酒依赖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福;吕娅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奈达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奈达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晚期胃癌合并大量恶性腹水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2例)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并发症及腹水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1.9%(13/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应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焕虎;宫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手术麻醉氯胺酮异丙芬复合利多卡因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小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与观察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患儿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相关因素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足中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并且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各34例,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非糖尿病足与糖尿病足的FBG、2hFBG、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应用在糖尿病足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全;傅学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与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10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与B组,A组58例,B组49例.A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B组单纯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治疗后1d、3d、5d、7d为时间点,对比其咳嗽症状积分.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3%,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7.76%,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两组的咳嗽症状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5d、7d后,A组的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疾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患儿的咳嗽症状,增强其恢复效果,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徐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法分期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法分期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初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对照组43例,只采用电针治疗.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x2=6.5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早期治疗中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上隔物温和灸能显著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作者:杨树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头孢他啶的方式来对炎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方式来对炎症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有效治疗炎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细菌性腹泻治疗中利福昔明的作用

    目的探究利福昔明在急性细菌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队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腹泻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利福昔明治疗,分析利福昔明在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结果经过治疗后,31例患者中,显效18例(58.1%),有效13例(41.9%),无效0例(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用药第1天后有14例(45.2%)患者腹泻停止,第2天后有21例(67.8%)患者腹泻停止,第3天后有30例(96.8%)患者腹泻停止.经过治疗后,进行细菌学检验,发现所有患者细菌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菌清除率为100%.在进行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福昔明在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中,可以改善腹泻等临床症状,消除细菌效果较好,疗效安全确切.

    作者:孙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接收6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探究应用效果.结果:6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有效率达100%.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学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将康复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异对比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孙洪海;曾艳;姚瑞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15人.为观察组病人提供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病人则通过口服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六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绞痛改善状况,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的血压以及心绞痛改善情况,观察组病人的心绞痛情况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病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静;于倩;林琳;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点.结果与结论:头孢洛林是新第五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作者:秦延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

    腹腔镜是多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妇科良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术中是否切除输卵管尚存在不同的观点.有学者提出双侧输卵管切除可降低卵巢癌和腹膜癌的发病率,主张因良性病变而行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前女性,可同时进行输卵管切除术[1].但对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是否影响卵巢的功能尚存在争议[2],本研究分析行唐县人民医院2011年以来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术中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靳利娟;霍京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析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用于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用于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的疗效.方法的300例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复方曲安奈德+金因钛联合治疗模式(150例),B组实施常规湿敷治疗方式(15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粘膜病患者,复方曲安奈德与金因钛结合,有着更为明显的治疗成效,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管章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士质量与效果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实习护士的素质与水平,为提高儿科的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质量保障.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对于实习护士来讲,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士的质量,不仅是临床实习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样也临床带教老师重点研究的内容.采用更适合临床更贴合实习护士本身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质量.

    作者:何成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急诊急救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目的对应用院前急诊急救干预模式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中心救治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院前急诊急救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急救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急性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家属对急诊救治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院前急诊急救干预模式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姚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价值探析

    目的:研究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双药组50例和单药组50例.单药组给予达英-35治疗;双药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睾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和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双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治疗前黄体生成素、睾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相似,P>0.05.双药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睾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和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易佳;陈晓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救治探讨

    目的: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其中21例患者入院时昏迷,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21例患者入院时无昏迷,无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结合GOS评定法,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结果:昏迷组患者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死亡.无昏迷组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入院后立刻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治疗方案,给与开颅清除术或者相应的其他辅助治疗清除额叶底部血肿、解除颅内高压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王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安全性探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0d,将其作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周期内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在明显风湿活动的患者中出现5例多形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发生率为20.0%(5/25);在75例患者当中共出现了17例胸闷心慌的患者,发生率为22.67%(17/75).结论:虽然胺碘酮治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副作用比较多,特别是存在明显风湿活动的患者容易出现多形性心动过速的情况,对患者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临床应用胺碘酮需要慎重.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

    目的:对CT与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01月-2016年03月我院的7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为CT组与MRI组,各有35例,其中CT组患儿给予CT检查,MRI组患儿给予MRI检查,然后对两组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CT组的阳性检出率显示为88.57%,MRI组的阳性检出率显示为1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从颅内出血的对比情况来看,CT组的效果优于MRI组.结论:采用MRI手段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诊断确实优于CT,但在颅内出血方面CT的准确率更好.

    作者:王蔡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目的:探析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发展情况.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遮盖疗法;实验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仪器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视力恢复情况及预后复发情况.结果: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视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预后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进行依次比较后发现,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后,效果良好,改善了患儿视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患儿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汝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6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均减少,其中减少50%的占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整体而言尿蛋白含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正常的比例为85.3%,明显比对照组的63.6%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强;周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联合侧隐窝阻滞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与对照组(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关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00例复方左炔诺孕酮片临床避孕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复方左炔诺孕酮片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施开放性对照试验调查的单次无保护性性交并且在72h内需要紧急避孕的妇女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妇女随机分为参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参照组患者予以口服左炔诺孕酮片避孕,实验组患者予以复方左炔诺孕酮片避孕,对比分析两组妇女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与避孕成功率98%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24%与避孕成功率84%,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对于单次无保护性性交且72h内实施紧急避孕的妇女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对象,按就诊编号分成不同组:35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35例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评定术后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疾病缓解率、并发症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突出,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韩向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胃镜治疗术中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胃镜治疗术中应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的临床效果,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时间段内在接受胃镜的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将之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给予不同的镇静麻醉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胃镜治疗手术中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组患者胃镜操作进行的更顺利,操作用时短,手术中、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满意度更高,各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均P<0.05).结论:胃镜治疗术中应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使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操作更顺利、用时更短,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左光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微创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治疗中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治疗中予以腹腔镜微创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微创术应用在老年直肠癌治疗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出血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3-2016.1期间,抽取11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观察组应用硫酸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应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探讨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根据两组数据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仔细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提高疾病认识度,早期治疗,合理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康复.

    作者:罗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行烧伤整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40例为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应用复合皮移植治疗,观察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vs77.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1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整形外科患者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进行全面推广.

    作者:张春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而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呼吸暂停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VLBWI患儿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患儿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照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机械刺激,效果不佳时加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1周内和出生1周后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体重变化和肠道喂养情况、平均用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生后1周内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出生1周后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及肠道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平均用氧时间和因频繁呼吸暂停需行机械通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可有效降低VLBWI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机械通气率,缩短患儿用氧时间,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时期不孕症患者激素水平变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不同时期不孕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为临床不孕症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1~2015.1之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不孕症患者,分为卵泡期33例,排卵期24例,黄体期23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04例作为对照,同样根据分为卵泡期41例,排卵期34例,黄体期2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6项激素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卵泡期不孕症患者的FSH、E2、PRL、P、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排卵期不孕症患者的FSH、LH、E2、P、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黄体期不孕症患者的LH、PRL、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女性不孕症的发生有密切相关,且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针对性的检验可以作为不孕症诊断和治疗的相关依据.

    作者:李耀雄;梁洁玲;贺美;刘洁;陈妙讯;周艳;韩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合并老年多器官衰竭

    目的:探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并发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方法:将于我院接受医治的VAP病人72例为观察对象,VAP发病共计152例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MOFE并发率以及医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52例次VAP并发MOFE的发生率为92.76%;72例VAP患者病死率52.78%.结论:VAP是MOFE肺启动机制中的重要诱因,而MOFE可致使VAP病人死亡,VAP并发MOFE病人的病程以及医治结果有其特点,2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作者:肖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泌尿结石治疗技术进展探究

    本研究对泌尿结石治疗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分别探究了排石汤治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法、气压弹道碎石法、激光碎石治疗法的各自的治疗方法、优劣势.

    作者:王彩红;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对比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肩周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85%,对比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碎洗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出血量在20-30ml的患者49例,采用NHISS及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微创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大奎;吕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胃肠肿瘤治疗中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HIPC)方式在胃肠肿瘤治疗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进展期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化疗+静脉化疗(IPC+IVC),观察组予以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静脉化疗(HIPC+IVC),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肺HIPC+IVC组的治疗有效率(71.4%)高于IPC+IVC组(39.3%),差异具有统计下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PC相较于IPC方式对胃肠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石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以综合疗法对慢性宫颈炎就诊患者展开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患慢性宫颈炎而进入本院就诊的女性患者中抽选106例为此次调研对象,依据调查评估的具体需求将其分成研究组(55例)、参照组(51例),研究组以综合疗法对患者展开治疗,参照组以微波疗法对患者展开治疗,经评比两组病情的归转情况,并评析两种疗法的医疗作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52例,占比94.55%;参照组总有效37例,占比72.55%.研究组总疗效情况优越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第三个月复发率0.00%,第六个月复发率7.27%;参照组第三个月复发率19.61%,第六个月复发率37.25%.研究组患者第三个月、第六个月病情复发率低过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基层妇科治疗工作中运用综合疗法,能较好控制女性患者的宫颈炎症,疗效较佳,且复发几率少.

    作者:钱俊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产科行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数字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24例,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2h、24h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以迅速止血,降低出血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共81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3组,边缘叶组、抗电压-门控钾通道脑炎组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脑炎组,每组27例,比较三组的鉴别诊断差异性.结果:抗电压-门控钾通道脑炎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脑炎相比,在临床表现、核磁检查、脑脊液检查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边缘叶脑炎中的精神病、代谢性疾病、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和桥本脑病的MPI检查正常;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桥本脑病和代谢性脑炎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困倦;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Wernick-Korosakoff脑病、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代谢性脑炎以及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脑脊液正常.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不同的疾病类型表现出不一样的临床特点,应该采取对应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治疗.

    作者:郑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口腔诊疗中异物误吸误咽预防与处理对策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及意外而导致的异物误吸误咽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带来身体伤害.分析了常见的口腔诊疗异物种类,并对误吸误咽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拟中药复方甲亢宁联合他巴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复方甲亢宁与他巴唑相互结合对于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抽取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于医院就诊的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共有150例,将其平均地随机分为两个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患者实施自拟的中药复方甲亢宁与他巴唑相互结合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他巴唑的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甲亢的临床症状、体征与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以及游离的甲状腺素的含量都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患者的指标减少的程度比对照组更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显著增加(86.36%,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恢复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异,特别是甲亢指数积分的改善程度(P<0.05).结论自拟中药复方甲亢宁与他巴唑相互结合对于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齐有;刘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国31个省的3~12岁的儿童血清共12000份,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经对比,城市的乙肝疫苗接种率95.32%显著高于农村66.87%;而接种疫苗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儿童;此外,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1.8%)显著低于农村儿童(9.2%).两者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我国儿童乙肝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与199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且城市效果明显优于农村,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防控管理,进而降低农村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郭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效果

    目的:对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超声雾化液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舒利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急症手术配合

    颅脑损伤常见于车祸、外伤、意外事故等,严重的脑损伤致颅内出血.现将我院2014年至2016年间100例颅脑损伤急诊病人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颅脑损伤病人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61人,女39人,年龄小6岁,大87岁,平均年龄47岁.高血压致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硬膜下血肿40例,硬膜外血肿30例,合并广泛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疝等病人18例.开颅血肿清除60例,去骨瓣减压24例,钻孔减压、引流16例.手术成功89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3例.

    作者:吕宝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医用注射臭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疾病治愈率,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为单纯性肛瘘患者行隧道拖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单纯性肛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挂线疗法予以治疗,而研究组则行隧道式拖线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时间以及住院花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痊愈时间以及住院花销相比对照组明显偏低,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计算,结果为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疗效优于挂线疗法,不仅可提升治疗质量,还能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李显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在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4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术后遗留疤痕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孟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使用生长抑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的不同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制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术后观察指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难治性产后出血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意义探究

    目的:研究难治性产后出血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5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动脉栓塞组33例和子宫切除组32例.子宫切除组行子宫切除术;动脉栓塞组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就两组患者手术准备和操作时间、平均出血量和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止血效果100%,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动脉栓塞组患者平均出血量稍少于子宫切除组,但P>0.05.动脉栓塞组患者手术准备和操作时间均少于子宫切除组,P<0.05.结论:难治性产后出血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且手术准备时间和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可有效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包括退热、化痰、止咳及湿化呼吸道等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使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速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可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润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脑梗死采用脑心通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对照组为87.1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比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卢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而将其分为糖皮质激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55例,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糖皮质激素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效果明显,治疗效果显著,两组患者指标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效果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氯酚伪麻缓释片治疗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氯酚伪麻缓释片在普通感冒治疗和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诊治100例普通感冒患者以及1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氯酚伪麻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酚伪麻缓释片治疗普通感冒的效果更优,可有效改善感冒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联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尤瑞克林注射液联合使用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尤瑞克林.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宜,记录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ES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ES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吴洁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和设定目标、要因分析、拟定措施.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缺陷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卫生室接收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阿莫西林联合果胶秘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观察,对照组患者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提升其医学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献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LVEF、LVESd、LVEDd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昝学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实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26例,参照组治疗中给予氯沙坦钾,实验组在予以氯沙坦钾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舒张压(85.27±7.68)、收缩压(129.25±6.34)以及总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参照组舒张压(110.28±6.24)、收缩压(191.28±5.48)以及总有效率9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沙坦钾与吲达帕胺联合疗法应用在老年高血压中具体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郑亚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中隔新鲜穿孔外用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总结

    目的:观察总结溃疡散作用于鼻中隔新鲜穿孔的治疗效果,发现其治疗该疾病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0例鼻中隔穿孔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康复新液组、外用溃疡组和红霉素眼膏组,通过分析比较5次换药后鼻中隔穿孔愈合情况和愈合率得出结论.结果:首先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三组愈合率对比统,显示存在差异性.通过三组两两的分析发现外用溃疡组总愈合例数和有效率大于康复新液组,远大于红霉素眼膏组对比显示不存在差异性.结论:外用溃疡散对患者鼻中隔新鲜穿孔影响较大,能促进穿孔愈合有效效提高新鲜穿孔愈合的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亚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43例耐多药肺结核治疗分析

    目前结核病依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特别是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痰结核病菌阳性患者,对异烟肼(H)、利福平(R)两药以及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耐多药结核病是引人注目也是多活跃的一种耐药结核病.自1990年美国发现MDR-TB以来至今已经26年,在我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耐多药患者大约已经达到了50万人.根据WHO新完成的《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2010年全球监测与反应》中的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也已达到10万人.而MDR-TB的危害不言而喻,DR-TB防治困难重重.MDR-TB的治疗还是存在着疗程长、治愈率低、不良反应大、费用高等问题.目前,WHO推荐的MDR-TB治疗强化期包含至少4种可能有效的二线抗结核药品及吡嗪酰胺,强化期疗程至少6个月.

    作者:朱海娟;陈海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进行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以抽签发为分组依据,将其平均分为对照及实验2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而实验组44例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及乌司他丁腹腔灌洗联合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2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明显较高,同时实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15例,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10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1—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各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均可有效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各有优缺点,应视患者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戴军;王甫刚;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78/80),对照组为80.0%(64/80),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对照

    目的:对比三孔法与四孔法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7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使用三孔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四孔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要短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等数据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孔法腹腔镜对于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四孔法.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评估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将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14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核桩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金属核桩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8.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8.31%,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保佑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试论藏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仲布)的护理心得

    藏医对仲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藏医在这类疾病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尤其是利用药浴等方法加以治疗,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措施以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0例手术患者,按照其干预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与对照组(未实施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抗菌药费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指标较少(P<0.05);观察组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术后用药>3d、用药品种不正确、用药间隔不正确等是造成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时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更为规范化、合理化,为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0%、74.54%,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势,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罗忠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疗效.方法:对行71例(85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比术前和术后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佳矫正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眼压降低、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变大,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综合效果较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鲁曦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臭氧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者的疼痛较快缓解,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异丙托漠按雾化液予以治疗,实验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芬;赵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6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Rankin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SDS、MMSE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精神与认知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瑞芳;刘红梅;段朋仓;程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6例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方面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操作简单便捷,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比较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青少年牙周炎中的临床疗效及MMP-8表达

    目的: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于青少年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MMP-8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回顾选取接诊的50例青少年牙周炎病例列为研究样本,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碘甘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MMP-8表达水平的差异及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前后,两组MMP-8、GI、PD均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MMP-8、GI、PD显著优于对照相组(P<0.05);②研究组治疗牙周炎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青少年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牙龈指数及牙周袋深度.

    作者:李平海;郑惠栋;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手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官产手术的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生育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见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法师进行麻醉,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在麻醉过程中的T2、T3、T4阶段的心率、血压值均优于采用硬膜外麻醉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1.11%显著优于对照组26.92%全麻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基本接近,较为理想;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更好的临床指标值,且不良反应低,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眼科术前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院前管理的模式进行临床病症治疗的干预方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620例患者资料,其中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3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的310例患者资料划分为实验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住院手术管理方法进行干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院前的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管理干预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比对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院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实验组患者对于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且具备较好的手术前自我准备程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的退住院占据几率从之前的3.84%降低到当下的2.64%,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眼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的护理干预,提升院前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功能,能够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依从性,对于患者自我进行的服药和自我照顾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医护干预.

    作者:童海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系统骨质疏松治疗对老年骨折患者二次骨折发生率与死亡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系统骨质疏松治疗后的二次骨折与死亡情况.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予以常规治疗(内固定手术)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系统骨质疏松治疗(抗骨质吸收及补充钙剂),比较A、B组患者的二次骨折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A、B组治疗前BMD-T值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BMD-T值及再次骨折时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二次骨折发生率和死亡率的22.5%、20.0%高于B组的5.0%、2.5%,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系统骨质疏松治疗对二次骨折发生率与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ICC术前评估表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肿瘤中心拟择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置管前采用PICC术前评估表指导PICC管理.结果:观察组采用评估表后,放弃采用PICC置管患者11例,对照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PICC非常了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术前评估表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对患者开展一次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量表可指导PICC管理.

    作者:宋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腹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67%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银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都进行了脑脊液细菌培养,其中有10例呈阳性,分别为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大肠埃希均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有患者都已经痊愈.脑脊液细胞有12例大于3000×106/L,29例在(1000~3000)×106/L之间,19例小于1000×106/L,随着感染天数不断增加,脑脊液细胞数也不断下降.结论治疗颅内感染患者的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断与治疗,治疗颅内感染的核心就在于进行合理的给药途径以及敏感的抗生素的选择.

    作者:张永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研究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常规8字锁骨固定带固定治疗,对观察组42例患者进行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根据疼痛VAS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均与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试管婴儿临床的孕期管理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孕妇的孕期管理.方法:通过选取医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进行试管婴儿技术临床300例孕妇作为实际的研究对象,改善并实施对她们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心理辅导,并与随机选取本次研究之前的3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结果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可明显改善试管婴儿孕妇的妊娠结果,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并推广.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物理治疗痉挛型脑瘫3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穴位药物注射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优化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物理治疗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各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肯定了局部穴位药物注射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中的临床疗效,尤以局部穴位注射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局部穴位注射能显著增加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的部分代偿或完全代偿,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早期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智力、语言及运动发育,减轻残障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效果满意.

    作者:冯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应用MIPO技术治疗锁骨及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术治疗锁骨及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病人中选择锁骨中段骨折6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10例采用MIPO技术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结果获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备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轻,感染几率低等优点.

    作者:郭华臣;娄佳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提高精神专科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探讨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即我们通常叫的检验科,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由于病人丧失自知力与自制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检验科人员综合素养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开展,从而延误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本文从专业本领、专科知识、患者沟通、自我保护、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力进行探讨,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及时服务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智润;张豪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婴儿重症肺炎诊治病原学分析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目的:对我院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解.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148例重症肺炎婴儿,对婴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痰液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婴儿重症肺炎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其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臭鼻克雷伯菌;其中8例婴儿为细菌合并支原体感染、3例婴儿为细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婴儿为单纯支原体感染.从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方面来看,病原菌与青霉素、一代头孢、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要的情况,并且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对婴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要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同时对本地婴儿重症肺炎病原学特征及抗生素敏感性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

    目的:探讨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在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另选取同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所选取患者临床资料及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三系血细胞在巨幼程度方面相比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更为明显,HDL-C、α-HBDH、LDH和血生化BIL明显升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除巨幼样出现变化之外,还存有形态异常状况.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细胞形态上,除具有诸多相似性之外,彼此间还具有各自特性,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点在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及细胞形态上表现为突出.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注射液中奥拉西坦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拉西坦注射液中奥拉西坦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4.6×250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的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6ml/min.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空白辅料不干扰主成分的检测,奥拉西坦的浓度在54.25μg/ml~434.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5);方法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3%.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奥拉西坦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唐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绒癌误诊异位妊娠的病例资料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绒癌误诊异位妊娠的病例资料、发生情况以及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所收治的绒癌病例资料10例.结果:10例绒癌患者中,误诊为异位妊娠病例共有3例,误诊率为30%.结论: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中,主要的还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即知识面、基本功等,不可过分依靠辅助检查.

    作者:范香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的CT临床表现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4例免疫低下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5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T临床表现.结果:两组CT临床表现均为空洞、支气管播散、结节或肿块、树芽征,患者分布与占比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洞与支气管播散为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典型CT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马民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超声科进行孕中期胎儿检查的孕妇132例,均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两组超声的诊断结果,与其引产、尸检和分娩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2例孕妇中,确诊畸形胎儿14例,二维超声波诊断出率为71.43%,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率为92.86%,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畸形胎儿图像特点更为形象、具体.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有较高的诊出率和清晰、逼真的畸形图形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调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诊断中高频彩超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高频彩超运用在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5例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高频彩超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105例患者均存在低回声结节,呈现出不均匀特点,其中呈囊实性38例,占36.19%;102例合并后方回声增强,占97.14%;100例病灶内呈现分布不规则的条索样或者点块状强回声,占95.24%;102例与皮肤有着密切联系,占97.14%,并且没有发生破裂患者大部分具有清晰的边界,表现为椭圆形结节,形态规则,且内部及周边没有发现血流信号;合并炎性反应或者出现破裂患者边界模糊,结节形态不规则,且周边存在血流信号.结论:临床上给予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患者高频彩超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梁亚茹;石俊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6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患者临床超声学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肿瘤大直径、回升高低、外周声晕、回声均匀性等影像特征.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发现,女性、年龄≤40岁群体发病率较高;超声检查可见患者临床体征为:甲状腺局限性增大,出现椭圆形或者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且包膜完整,多数患者晕环内部回声较均匀,多见高回声、等回声.结论: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明显且清晰,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胡曼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超声造影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了103例来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112个结节,令患者进行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常规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2%,结合造影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0.2%,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中,恶性结节的AT、TTP时间要低于良性结节,恶性中不均匀强化比例高于良性而环形强化比例低于良性,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难以明确的结节鉴别能力上升,并且结合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鲁韬;杨莹美;李雪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傅立叶OCT和A超角膜厚度测量比较

    目的:比较傅立叶OCT(RTVue-100 OCT)与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A超)在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Vue-100 OCT与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对86名172眼拟行近视眼手术的患者进行角膜厚度测量,所得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组数据分析其差异,Pearson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RTVue OCT和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分别为533.18±34.05um和543.98±34.35um,行配对t检验(t=-27.631,P<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差值均数为-10.802um.行Pearson分析(r=0.989),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Vue 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与A超测量值相关,但测量值小.临床上RTVue OCT虽然不能完全取代A超,但有较好参考价值.

    作者:宋彩萍;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血尿病因检查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例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血尿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B超后,均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snygo.via,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主要有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0年以上)进行阅片诊断,所得结论不一致时采取协商的方式得出结论,将CT诊断意见与出院诊断结果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χ2进行对比分析,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结果99例患者中,经阴性法CTU诊断泌尿系肿瘤8例(8.0%),结石75例(75.8%),炎症及结核各1例(1.0%),未明确诊断14例(14.1%).MSCTU在血尿病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4%、87.5%、98.0%、91.9%、91.9%,χ2=9.791,P<0.05.结论阴性法CT尿路成像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尤其是泌尿系结石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华;蒋兆贯;李生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定量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诊断中采用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不同侵犯类型分组方式将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患者6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外周侵犯型患者,实验组患者为中心侵犯型患者,2组患者均行CT检查,并与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相比,实验组患者CT检查骨侵犯范围缩小(2.54±1.45)cm,差异对比P<0.05;对照组患者CT检查骨侵犯范围缩小(1.41±0.33)cm,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诊断中CT检查方法可对侵犯范围准确估测,有效防止在手术中下颌骨切除过多,以此保存下颌骨功能,对下颌骨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白岩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糖尿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检验.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本研究相关患者的体检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研究中单纯糖尿病的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0.05;糖尿病合并有肾病患者和糖尿病合并有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其相关指标的检测高于对照组,而且高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生理机能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诊断以及控制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医学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医学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选取3名检验科工作人员和12名临床医师作为对象,统计、比较了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落实前后的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和检验结果判读失误率.结果: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落实后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和检验结果判读失误率分别为96.0%和10.0%,优于落实前的85.0%和22.0%(P<0.05).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检验结果判读失误有所减少,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艾滋病毒快速检验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新生儿艾滋病毒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乡城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734份新生儿血清标本作为研究资料,所有新生儿年龄均低于18个月.对1734份新生儿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快速检验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如果两次结果均呈现为阴性,则报告为阴性,如果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为阴性和阳性或均为阳性,则再次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进行确定,观察比较两种检验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等.结果:快速检验法诊断阳性率为0.92%,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阳性率为0.75%,两种检测方式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快速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与金标准比较,其中快速检验法敏感性为61.5%(16/16+10),准确性为100.00%(16+10/26);酶联免疫吸附法误诊率为0.76%(13/13+1605),准确性为98.5%(13+1605/1734),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虽然相差不大,但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快速检验方法更加简单,能够快速应用以新生儿艾滋病毒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裕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核菌培养方法对照与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运用不同培养方法开展结核杆菌临床检验工作的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中心接收的82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传统罗氏培养法以及BacT ALERT3D培养法展开培养检测,分析比较3种培养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全部82例患者痰液样本中,在传统罗氏培养法条件下有34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41.46%(34/82);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条件下有35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42.68%(35/82);在BacT ALERT3D培养法条件下,有32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39.02%(32/82).传统罗氏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11-52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时间为(22.1±11.4)天;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12-47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时间为(20.7±10.6)天;BacT ALERT3D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7-47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之间为(33.4±6.2)天.三种培养方法应用条件下的实验室微生物污染率均在3%以下,且导致痰液检验样本发生实验室污染的微生物主要为真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传统罗氏培养法以及BacT ALERT3D培养法展开培养检测,其在结核菌的阳性检出率、实验室微生物污染发生率和引致原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证实三种结核菌培养检测方法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当引起临床检验科医师的充分关注.

    作者:竹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测法作为临床诊断方案,并对患者临床诊断所得结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得出,在8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有1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4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炎,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下肌瘤,2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在符合率对比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与终的病理诊断结果接近,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接近的依次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癌,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现象,为患者临床治疗带来准确依据.

    作者:卓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和MRI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率均为100%,MRI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95.7,明显高于CT 76.1%的敏感度、78.3%的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对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措施分析

    目的:探析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有检验科明确标记的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调查分析误差原因及类型,找寻解决措施.结果: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具有高发生率,其次为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者;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高(43.62%),相比于其他因素,差异显著(P<0.05),其次为采集因素(23.40%);送检因素所导致误差中,送检时间过长所致高(27.66%).结论:临床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引起因素多样且较为常见,需在各环节多加重视,提升操作者责任心与临床技能,强化送检工作,并规范化整治标本检验操作与流程,以此实现临床检验质量的大化提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80份,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溶血前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分析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溶血前后WBC及Hbg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血前后RBC、Hct、MCV、MCH、MCHC、RDW、N百分数、L百分数、Plt、PDW、MPV及PCT12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血常规检查的多个检测指标产生影响,造成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在检测过程中应积极预防标本溶血的发生.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并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不同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出发,对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了不尽相同的影响.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要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就应该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针对性预防措施和方法的运用减少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高桂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对基层医院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闭合性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保持完整性,深层组织没有裸露的损伤.依据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多样,大多为昏迷和联合损伤的病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闭合性损伤治疗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手段和生存质量.近十几年来,尽管影像学检查手段发展及应用日新月异,但对于基层医院来说,CT由于具备快速扫描、横断成像,以及高度分辨率呈无创伤性等优势,仍然为目前对闭合性损伤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的改善效果

    目的研究在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操作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后实施康复护理及加用针灸操作,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控制能力.

    作者:沈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9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45例患者.行护理干预处理时,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较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各项手术指标,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洪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临床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为96.67%、6.67%,对照组为80%、20%.结论:临床护理用于产后出血产妇中能够缓解产妇症状,促进产妇恢复,综合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天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骨关节炎

    目的:分析研究对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三组均为45例,比较联合治疗组、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97.78%)显著优于单纯臭氧组(86.67%)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77.7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元海;马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0例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5例患者.在护理对策中,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终护理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较好改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谢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雌-孕激素序贯与益母草冲剂用于人工流产后胎物残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序贯与益母草冲剂用于人工流产后胎物残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人工流产后胎物残留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与益母草冲剂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与益母草冲剂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观察组的月经复潮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雌-孕激素序贯与益母草冲剂用于人工流产后胎物残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钟景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对治疗老年失眠症临床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2013~2014年间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把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护理干扰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结果:在进过系统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痊愈比较,对照组治愈率(64.00%)观察组(96.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人失眠,比常规治疗效更优,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在临床中对贲门癌患者行以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所具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贲门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行以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以近端胃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年、术后五年生存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概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28.95%),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在临床中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涂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浅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存在的感染情况进行探究,分析患者内科感染的具体病因及病症,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2011年到2012年我院在两年内接受的四十例消化内科临床感染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接收的四十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从体内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抗生素抗药性呈现出不断升高的发展状态.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临床治疗当中,需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感染做好预防,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抗生菌药物,以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康复的佳成效.

    作者:徐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综合研究,根据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胃溃疡的疗效进行分析,从不同方法着手,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同时,进一步认识与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克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没有压疮发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7%.结论对康复科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8例宫外孕患者分为对照组(n=9)和观察组(n=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55.56%,非常满意度为33.33%,不满意度为11.11%,总满意度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44.44%,非常满意度22.22%和不满意度为33.33%,总满意度为66.67%(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20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实验组)和传统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例(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功能、感觉恢复及外观影响,并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移植皮瓣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术后随访3-12个月,手部整体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部分恢复,外形饱满,与原有手指外形极其相似,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供区切取后可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对供足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恢复手指外形、功能以及精细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且具有供区隐蔽,皮瓣可携带神经,不需要二次手术整形,对病人简化治疗、功能恢复、外形美观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盟森;张普;陈金家;景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境遇性晕厥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境遇性晕厥的临床特点,以协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治该类疾病.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境遇性晕厥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例境遇性晕厥患儿,所有患儿均大于6周岁,男女比例为3:2,其中排尿性晕厥8例(53%),排便性晕厥4例(27%),梳头性晕厥2例(13%),颈动脉窦过敏晕厥1例(7%),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2例(80%),均经过系统治疗后好转.结论:儿童境遇性晕厥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男性多见,以排尿、排便为诱因居多,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该类疾病的重要方法,预后良好.

    作者:郑洁;高敏;杜军保;李红霞;宋婧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以及相关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这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50例(64.10%),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28例(35.90%).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不良、是否应用抗生素或制酸剂、是否留置胃管、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对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除了要予以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与防治措施.结论: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难以完全避免并发坠积性肺炎,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着非常复杂的构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必须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坠积性肺炎,给予患者积极治疗,让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以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率高达100%,治疗依从率95.4%(62/65).空腹血糖(7.3±1.8)mmol/L,餐后2h血糖(8.5±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2.1)mmol/L,血糖情况控制良好.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丹;刘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社区医院的管理与治疗

    目的:探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社区医院的管理与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所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7例,给予其常规治疗与管理,观察组47例,给予其社区医院康复治疗与管理.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及管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91.49%>70.2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管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亦同样优于对照组(97.87%>82.9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治疗与管理,可显著改善其语言能力与肢体能力,使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恢复,因而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病中感染病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患者感染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病感染患者40例的资料,诊断患者病情,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评定治疗效果.结果:40例糖尿病足病感染患者经由针对性治疗后,1例患者截肢,占比2.5%.从治疗结果上来看,12例患者疾病得以治愈,16例患者疾病得以好转,12例患者疾病治疗无效,疾病好转率为70.0%.结论:临床及时诊断糖尿病足病感染病情,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对于降低截肢率、提高总体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若干建议

    随着近几年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在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但就目前的社区中医药的开展工作情况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社区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专业人员少,社区对中医药的具体管理能力不够等问题,本文从目前我国社区开展中医药工作的现状为基础,分析问题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促使中医药的管理工作在社区的建设中越来越完善.

    作者:蒋维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及免疫预防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容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人群的主要特征,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及免疫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的资料,分析该地区流行性腮泉炎的发病率,发病的主要年龄层次及病因等.结果: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发病例数为6例,幼儿和小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至6岁发病患者占发病总数的16.7%,6岁以上小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3.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女性占发病总数的1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调查研究可知,主要发病年龄层次为青少年,发病原因主要与人群密集型有关,可以采取及时注射疫苗和隔离的方式起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作者:樊章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妇科临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妇科病的恢复需要精心的照料和良好的心情来加速,在妇科临床中一定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对于妇科病房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护患纠纷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房海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及患者沟通重的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体护理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高,手术患者的知情权备受关注.接受手术的患者,往往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关心与安慰,尤其是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和安慰.手术室护士工作范围由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了参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术中与患者的交流,体现手术室护士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每一台手术的开展手术室的护士都要与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师、血库、设备科、患者家属、供应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室护士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有效沟通角色,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沟通技巧是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全科团队对老年居民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对老年居民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为研究主体.分为A组与B组,A组76例,B组64例.A组给予全科团队综合干预,B组给予泻药治疗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半年内的排便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74%,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1.25%,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3个月后第1周与6个月后第1周的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与大便性状评分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团队对老年居民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增加患者每周的排便次数,控制慢性便秘的病情发展,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孔令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平凉市狂犬病发病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的启示

    狂犬病是因感染狂犬病毒引发的一种以淋巴细胞脑脊髓灰质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性病症,是现阶段病死率高的一个急性传染病.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被犬、猫等咬伤、抓伤人数达到4000余万,每年感染狂犬病死亡的人数在2400人以上[1].该病已然成为当前为突出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加强该病的防控.接种狂犬病疫苗是为有效的一个方法.本文在阐述平凉市近年狂犬病流行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该病的防控措施.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取其4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指导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两组实施教育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等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增强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能力,从而促进患者临床恢复健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临床体会

    儿童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症,是严重影响小儿成长发育的慢性疾病.而且在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环境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攀升,我国目前存在有约1000万以上儿童哮喘患儿亟待治疗.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会诊经验,联系到当前国内外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相关研究发展近况,立足于我国医疗条件下实现更好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的目的,通过本文详细讨论了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临床体会,以供今后医疗方面对治疗儿童哮喘研究参考.

    作者:魏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病案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医学领域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病案管理当中,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也因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病历管理也开始逐渐涉及到医疗、科研、保险等领域,在职能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就目前而言,病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就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可以对相关参阅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李璋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CCM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组长责任制在CCM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CCM的质量管理中采取护理组长责任制,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并在本科室护理人员中选取年资高、临床经验丰富、责任感极强、具有较佳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护士担任组长,并确定其岗位职责后,享受相对应的待遇,帮助护士长开展二级管理.对比护理组长负责制实行前后6个月内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度、准确度等以及对选取60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开展比较.结果:经实行护理组长制度后,科室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操作技术、护理质量评分等相关方面均优于实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M的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组长负责制效果显著,提升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小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械产品分类与管理策略研究

    探讨了当前医院药械产品的分类特点,并就现存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完善药械产品管理对策上,着重从政策监管、构建药械产品数据库、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有计划的实现医疗保险报销机制,来推进药械产品的科学管理.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文化建设之我见

    医院文化是医院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一种医院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包括全体职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序,依赖程度及职工本身具有责任感、荣誉感等.医院文化能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理念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家医院特有的文化,就是一家医院的灵魂.在医院管理中,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医院的品牌战略成为每一位员工的理念,融入每一位员工的奋斗目标中,使全体干部职工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共同事业中来,这就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神奇作用,更是医院管理的更高层次要求.

    作者:吕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务人员应重视药品说明书的学习

    本文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忽略药品说明书作用的原因、现象及学习药品说明书的重要性,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药品说明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齐运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以便为提高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采用科学、严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包括:严格的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和专业的仪器设备管理等.结果:经过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的护理进行管理,有效的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速度,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手术医生和护士三者的满意度.结论:科学、严谨的精细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优质高效运行的关键.

    作者:潘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与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及评价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的调配核对管理、使用环节管理及信息管理等措施,指出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在使用上进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优良流程及信息化乃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实施有效管理的条件,而人的主动性措施则为基本保障.结论:人的主动性管理与信息化管理措施乃是安全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丽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调查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26名护士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的原因,为了预防利器的损伤提供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枣庄市中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6名护士进行利器损伤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均在担任器械护士时被刺伤,利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利器伤大多发生在手术配合中,年轻护士发生利器伤比例较高,66%的护士损伤后用消毒液消毒伤口,27%的护士损伤后消毒并包扎伤口,有个别护士在抢救中被刺伤没有做出相应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发生利器伤的职业危害较大,用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利器伤发生.

    作者:连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在消毒供应工作流程中,对工作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潜在的职业危害原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职业防护意识淡薄.结论:认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暴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姚代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绩效计分考核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探讨计分绩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服务质量、技术质量、工作数量、专业考核、业务学习等要素对手术室各级护士进行计分考核.结果:通过计分绩效管理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改进,提高了护士的素质.结论:通过计分绩效考核可以改善护士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态度.

    作者:秦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住院药房盘点账物不符原因及对策分析

    账物相符率是衡量住院药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做好账物管理能保证药房的正常运转.此文通过分析住院药房盘点账物不符的原因及对策,以期提高住院药房账物相符率.

    作者:凃远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试论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管理制度,具有创新思想,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转移并终定位至人,更加重视管理工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符合现代化社会的人文观念.本文阐述了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医务工作者的权益得到保证,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救治服务,促进现代医疗事业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路线.

    作者:潘胜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如何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探析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基层卫生监督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希望其能够在保证基本监督质量,改善当前监督现状的基础上也能够紧随时代的进步探索信息化监督方式,促使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基层卫生监督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持.

    作者:于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院办公室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医院办公室是医院为关键的部分,占有主导地位,承担着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相互协调与沟通的重要职责,对于医院内外部分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医院办公室的特点与职能的分析,提出几点工作作用观点,以供医院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郭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天时、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

    目的破解生命科学,经络、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动物杀伤,维护生态平衡,挽救濒危物种,实现对因治疗,便于广利众生,永世流传,方法1:任一住宅,用硬纸画好剪成图形,用悬挂法求得中心,复原至住宅中心,以住宅中心为圆心,合适长度为半径画圆,以冬至为一月元旦[1],定正北方位第一穴区,以一年的实际周期365日5小时48分46秒等分圆周,以一天为一穴区,一穴区≈0.9853度,在圆心正上方悬挂一细长物体肉桂,观察静止后指向.方法2:将酒浸肉桂糊涂于右大脚趾指甲向后、向下长,刺入肉内,溃烂流水的(隐白穴)第361-5穴区内.结果:1、肉桂指向361-5穴区(准确应在含中心)第366-1穴区;2、右隐白穴在内的大脚趾溃烂愈合,流水消失,趾甲恢复正常生长.结论右隐白穴在第361-5穴区,肉桂指向第361-5穴区,天时、穴位、药物、万有引力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

    作者:王东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掌握的程度,提高患者满意率,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升华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从2014年7月-2016年8月,将口头健康教育与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行对比分析,看哪种教育放式能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比较分析,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度以及满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患者满意率,进一步升华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周小琴;熊珊霞;贾欢;鲁佳;蒲佳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男护士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随着男护士进入临床,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男护士发展依然较为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的需求,将会有更多的男性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然而男护士的较高的流失率、心理工作压力以及社会接纳等问题依然是男护士发展路上的障碍.对目前男护士职业发展现状的各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男护士的发展之路提供思路.

    作者:威色杨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版GSP认证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版的GSP认证已经无法适应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逐步完善了新版GSP认证,以促使医药行业在新的环境中取得较快速的发展,新版GSP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版GSP认证对医药行业发展产生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作者:秦磊;吴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占比指标的探讨

    通过国家层面控制药占比的政策,分析其成因及后果,总结我院控制药占比的经验、措施及效果,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士在给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中遇到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我科2014年2月- 2016年9月份收治的2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移植期间健康教育落实情况的调查,发现其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提高了康教育的成功率,增强了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移植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存质量.对降低病死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者: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我国药品GSP认证管理的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更新了GSP认证管理条款,但是目前我国药品GSP认证管理系统仍旧不是很完善,不利于药品质量的把控以及药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逐步采取措施完善药品GSP认证管理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药品GSP认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措施.

    作者:吴璇;秦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汉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汉中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作者: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的医疗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人性化的医疗工作体系,通过为医学人文和医疗实践工作提供相互融合的工作平台,实现对两者的充分结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对相关工作的优化与进步,从而达到拓展需求,推进我国社会医疗文明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的结合是时代进步的客观需求,两者的进步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推动人性化的医疗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子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后可知:1.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2.对照组的语言功能评分为(5.6±1.2),研究组的语言功能评分为(8.2±0.9)分,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讨论: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申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清开灵注射液对无并发症的上呼吸道感染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100例,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所选取的是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利用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的反应的记录等.结果:有效率,观察组的93.3%低于对照组的98%,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观察组的46.51%,P<0.05,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者进行治疗时,利用清开灵注射液不仅能使临床疗效明显,还可以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能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曙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结合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α-糜蛋白酶肌注治疗,结合组采用α-糜蛋白酶肌注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结合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及随访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α-糜蛋白酶肌注结合中药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有效率高,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论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应用

    急诊一般都是要求在尽量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实习的医生与护士来说,在实习的阶段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相应的急诊案例,这对于急诊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本文提出了情境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的教学中以此提高急诊教学质量.

    作者:干文芳;高礼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外科实习的108名护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54名护生,对照组应用传统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研究组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的护理带教方法.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考核成绩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总满意度是98.1%,对照组护生总满意度是85.2%,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护生的综合素质与带教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福荣;江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实习的实习学生5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病历评分.结果:观察组学生病历评分为(87.52±9.13)分,对照组学生病历评分为(71.11±8.54)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剧松立;邓时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制定措施,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2月出现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结果:2016年1~2月收集血片数为320例;血片不合格数为16例,发生率为5.0%,其中未浸透占56.25%,面积不足占25%,重复滴血占12.5%,标本污染占6.25%.结论: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标本贮存环境及管理工作确实存在问题,需提出相关改正措施.

    作者:童珠;李敏;张艳;何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陕西省旬阳县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陕西省旬阳县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以便指导农村结核病核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对陕西省旬阳县1800名农村居民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结果]核心知识总条目数为14400条,知晓条目总数为8208条,总知晓率为57%.[结论]陕西省旬阳县农村居民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明显不高,而且存在经济水平、文化程度、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性.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文化程度高者较文化程度低者高,男性高于女性,<30岁和>50岁人群知晓率较低,而且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还随经济发展程度升高而升高.

    作者:崔雪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苏州市某城区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苏州市某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现状,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学龄前儿童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市某城区2015-2016学年的43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问题依次为龋齿(32.88%)、视力异常(12.78%)、超重/肥胖(6.85%)等.男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该区学龄前儿童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以龋齿、视力异常、超重/肥胖为主;男生存在的超重/肥胖问题更为突出.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从而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新进展分析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危及患者的健康,因此,及时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实际情况中,我国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虽然有了较大进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周玉晗;杜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学生个人评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人评价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对嘉兴市某综合性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组的大学生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体育运动和个人评价总分等维度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个人评价各因子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r=0.106~0.574),多数维度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个人评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密切相关,初步推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可提升个体自信心.

    作者:陈俏廷;雷璇;雷浩;陈敏佳;方宏杰;张怡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5第四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为强化中心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和规范化书写处方意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保障临床医疗安全,从2013年6月起,中心医务科及药剂科成立了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随机抽取中心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处方938张,对门诊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持续提高中心处方质量,规范药品使用,并针对不合理处方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许姝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MSM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同伴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县的200例MSM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案,并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应用应答者招募法对MSM人群进行基线期、中期、期终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艾滋病的总共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HIV可以通过胎传、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IV传播风险、衣原体感染有药可治等,其余知识点的干预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MSM人群实施POL干预方案,并结合网络宣传和外展服务等进行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升其健康意识.

    作者:郭洪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青岛市市民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分析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青岛市市民对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以便有效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民口腔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参观者1148名,当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内容需求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高,达到97.56%,而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普遍乐于接受的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占95.40%.结论:青岛市民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较高;市民普遍乐于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因此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宣传力度,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市民口腔卫生健康水平.

    作者:赵久旭;吕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06-2015年喀什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目的为了解喀什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提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方法利用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6-2015年喀什地区流行性腮腺炎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5年喀什地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28.73/10万,发病主要以5-9岁学生为主,全年均有发病,每年19周和44周为高峰.结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麻腮风疫苗纳入常规免疫之后,喀什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明显下降,建议在流腮高发季节加强学校等重点区域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王童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学龄前儿童体检情况及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回顾2015年辖区11所幼儿园的1638例学龄前儿童的常规性体检情况,男:女=903:735,3~岁382例(23.32%),4~岁577例(35.23%),5~岁679例(51.45%),对其身高、体重、疾患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各个年龄组的消瘦、超重、贫血等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但龋齿、视力减弱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中部分存在健康异常状况,龋齿、视力问题等疾患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所以在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中需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纠正儿童不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切实做好预防性工作,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邵玉芳;常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的情况,探究要点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中,分析患者症状对症干预,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健康行为,使得用药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廖明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ICU颈椎损伤伴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ICU颈椎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进入我院ICU病房的颈椎损伤伴气管切开患者26例,给予进行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11例患者术后2个月内成功封管,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在ICU颈椎损伤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预后和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妇科住院病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200例妇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于康复治疗患者满意率及保持患者心情平稳是有帮助的.

    作者:程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72例,女3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作者: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常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经过有效的护理,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有效的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沙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医院尝试在骨科开展下肢DVT强化护理改进活动,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改进前骨科收治手术患者420例,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3月~2016年5月,入选患者379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康复训练落实率、经穴按摩、弹力袜穿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预防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落实不到位是引起DVT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预防措施实际落实质量,进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作者:刘姚;郭琳;张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中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护理中给予我院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中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复发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参照组复发率27.27%,P<0.05,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45%显著优于参照组满意度68.18%,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中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少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发症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术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后,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尹理华;吴福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需要院内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实施综合合理干预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转运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可有效减少意外发生机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为6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特殊的无菌手术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术室中在传统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无菌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渊莹;王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1例.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回顾性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未发生子宫切除、输血以及死亡等情况.结论:加强产妇宫缩发理性产后出血,高度重视高危因素,并予以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有效保证产妇安全,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尉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少量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影响

    目的:总结少量饮水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的胃肠功能恢复所造成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救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共81例,采用数据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n=41例,于患者复苏期给予少量饮水),参照组(n=40例,于患者复苏期给予棉签蘸水),对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排气时间(2±0.5)d、排便时间(5±1.4)d、肠鸣音恢复时间(2±0.4)d、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均优于参照组(3±0.4)d、(5.5±1.2)d、(3±0.5)d、25.0%(P<0.05).结论:临床治疗胃肠道手术患者期间,于其复苏期给予其少量饮水,能缓解患者的口渴感,减少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蒋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消毒隔离与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2000例手术中,I类手术766例,占手术总数的38.3%,切口无感染(0%);Ⅱ类手术1200例(60%),其中感染4例.占0.2%.结论:加强手术室的环境、空气、物品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强化无菌操作的观念,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同时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2000例手术的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和采取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孙少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的牢固性及患者的舒适度观察.方法:将我科住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过留置针只使用一张3M透明敷贴固定的患者随机抽取30名,使用过留置针但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的患者随机抽取30名.结果: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具有牢固性好、患者的舒适度高等特点.

    作者:熊珊霞;周小琴;蒲佳雨;鲁佳;贾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选取2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患者.在护理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健康达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达标率、配合依从性优良率、注意经期卫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健康达标率、疾病知识知晓率、配合依从性优良率,对提高患者注意经期卫生意识和护理满意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誌欣;罗春娣;王晨曦;李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120例老年患者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80.0%,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适合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

    作者:胡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6年3月),30例/组.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作者:秦莉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为骨科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8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术后疼痛、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上,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2.4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31.03%(P<0.05).结论:以人为本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与服务能够降低骨科术后的疼痛,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值得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李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8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与健康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调查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范成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89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的特点和要点.方法总结一年来我院开展的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的经验,强调术前用物准备要齐全,术中护理配合要熟练和规范.结果我们通过总结一年来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护理配合流程,使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手术时间由原来的4~5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3个小时,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手术速度.

    作者:赵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资料,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不安全因素,三个不安全因素的占比分别为14.04%、5.26%和1.7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这是有效防止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4月之间在我院各科室治疗中出现的89例临床不合理用药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原有的药学服务进行整改.结果:89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中其中用药时间不合理占有比例高,达38.20%,其次是药物选择不合理,占25.84%.结论:药学服务在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健全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管理措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可靠、安全的治疗药物.

    作者:丁美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分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甲组应用基本护理,乙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造口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乙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情况均优于甲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燕玲;肖琴;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展开分析,研究临床干预方法.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60例综合ICU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每位患者的感染因素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多重耐药菌群主要分布在患者的不同部位中,其中分布在肠道的有3例,呼吸道30例,创口15例,泌尿系统8例,4例在导管内.所有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类型分别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22例,屎肠球菌10例,产气肠杆菌14例,铜绿假单胞菌14例.根据患者感染菌群分析,在60例患者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患者有35例,感染率为58.3%,医院外感染的有25例,感染率为41.2%.结论针对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和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疗,减少再次感染的发生现象,使患者尽早康复痊愈.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子宫瘢痕妊娠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更受到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周佳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重症冠心病者作为实验对象,将以上患者均分作常规组与球囊组,常规组对象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球囊组患者则需要联合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护理,对两组对象的护理效果加以比对.结果:球囊组对象的护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组,双方数据比对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主动脉内应用球囊反搏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英;汪春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达96%,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对照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症肺心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整体系统护理在重症肺心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重症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重症肺心病患者运用整体系统护理,对照组重症肺心病患者使用传统基础护理.分析比较两组重症肺心病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重症肺心病患者治愈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评分,均好于对照组重症肺心病患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重症肺心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重症肺心病患者(P<0.05).结论:通过给予重症肺心病患者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安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至2016.07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一般性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4例患者则在对照组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循证护理措施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及心绞痛发生的概率情况.结果: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分别为(33.26±4.31)分、(32.61±4.35)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并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9.26%、20.37%,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病情.

    作者:徐明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小切口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34例接受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患者,术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术中积极配合,术后对患者进行后期护理.结果: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结合手术配合,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马玉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的意义探讨

    人文精神是护理工作中固有的重要含义.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的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处于不断淡化的处境.应当从转变护理教育模式、加强护患沟通和增强护士职业感情培养几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建设.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术前心理状况、血压和心率状况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同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顾奕;邵莉华;许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妇产科医护服务中践行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从基层医院的具体工作出发,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病人107例为评估对象,依据调研活动的要求将其划分作实验组55例、对比组52例,分别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型护理的相应措施,评比两种护理法实施情况.结果:护理以后,实验组病例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服务舒适率、服务满意率都超出对比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层妇产科临床中实践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女性病人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及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值得积极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郭娅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阐述静脉穿刺及输液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了一些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范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前肺功能检查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术前肺功能检查中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前肺功能检查总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查的用时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用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用时15min以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肺功能检查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提高明显,检查用时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红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性呼吸性碱中毒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精神性呼吸性碱中毒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例精神性呼吸性碱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分别记录两组不同方式护理后,患者SCL-90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支持且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且SCL-90评分更为理想,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精神性呼吸性碱中毒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干预以及相关护理工作水平,可以提升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对于提升临床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程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一例前列腺电切术术中抢救病例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是前列腺电切术中为严重的并发症,在发生以后稍有不慎可致患者死亡.现报导一例在前列腺电切术中患者突发心率、血压骤降、意识丧失疑似为发生了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病例,整个手术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抢救,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现将整个过程进行报导,并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在未来的手术中提供经验,更好地进行手术护理配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术后手术团队对此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从麻醉、手术、护理、患者本身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再结合实际进行总结与思考.结论:通过此病例更好的为以后的手术配合提供了经验,不仅仅是遇到紧急情况如何抢救,而是要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如何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高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

    社区医院能够为各级医院提供良好的职能补充,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综合护理干预强调以基础护理工作为前提,通过多种护理干预方法,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诊疗服务.本研究随机选取所在社区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登记的200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现详细总结如下.

    作者:张兆玲;孙素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白血病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疲劳的多元化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患者癌症相关性疲劳的多元化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是否采取多元化护理,对86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社会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iper疲乏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8%,大于对照组的71.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可明显缓解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癌症相关性疲劳,且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齐亚丽;胡亭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随着我国医疗结构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微创手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患者除了需要药物治疗之外,还需在康复过程中安抚患者情绪,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因此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究舒适护理对腹腔镜患者的作用.方法从医院中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舒适护理的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中的康复状况,从而确定佳护理方式.结果在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40例的实验组患者当中有2;例并发症,占据综述5%;采用正常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数量为10例,占据对照组综述的25%.结论证明采用舒适护理帮助腹腔镜患者康复,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康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与康复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对这74例患者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措施,记录治疗期间的患者的数据,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痊愈的患者有51例,痊愈率为68.9%;显效的有17例,显效率为23.0%;有效的有6例,有效率为8.1%;无治疗无效的患者.结论对于应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使患者能尽早的得到恢复,并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患者86例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价值.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衡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探讨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偶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疾病患者8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4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蕾;冷佳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82%(45/55),实验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对肝胆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行肝胆手术以后出现胆瘘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整体组与常规组,每一组3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整体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整体组患儿治疗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梓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在临床中的麻醉工作随着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也在当前的医学发展中占领着较大的领域.而麻醉护理在临床麻醉工作中不仅仅是指麻醉一项工作,也是指疼痛治疗以及急救复苏需要用到麻醉的重要过程.而良好的麻醉管理工作是有利于当前麻醉护理工作开展,所以当前的临床麻醉工作应加强管理工作.

    作者:李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流涎的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功能训练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吞咽言语诊治仪结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流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流涎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针灸和吞咽功能基础训练进行康复,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和流涎症状中,采用基础的训练,并且结合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治疗,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治疗中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copd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copd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7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另57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COPD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提高了其配合度,改善了其身心状况,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在肝胆手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持续自控镇痛应用在肝胆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的80例为研究对象,均施予术后静脉自控持续镇痛,分成两组,40例的分析组行综合性护理,40例的基础组行常规性护理,比对镇痛效果.结果:护理后,分析组镇痛满意度是97.5%,明显比基础组的80%高,且分析组只有5%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明显较基础组的20%少,(P<0.05).结论:将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应用在肝胆手术患者中,并配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实现良好镇痛效果,使并发症减少,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通过对1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护理经验的总结,体现阴道成形术围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本例患者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进行连续的护理,总结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结果本例患者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稳定,过程顺利.结论有计划的手术护理配合对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岚;郭阳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病例导入式教学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对病例导入式教学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讲授法,实验组给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对比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护理操作实践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护理操作实践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给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病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巩固掌握的护理知识,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能力,是一种值得广泛使用的职业教育方法.

    作者:胡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66例出现不安全现象的孕产妇,另选取同期实施护理的16名医护人员,对其问卷调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发生不安全现象的66例孕产妇当中,医护人员不强的责任心占66.67%;医护人员的不安全因素占77.27%;缺乏应有业务技术水平而造成母婴意外为69.70%;孕产妇的不安全因素71.21%;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63.64%.此外,产科16名医护人员中,不安全因素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为50.0%;工作经验为6.25%;同事之间交流37.5%;院内学习培训68.75%;阅读书籍杂志62.5%.结论:产科医护人员由于所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具有较多可引起不安全现象的机会,需对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并对有关防范意识牢固树立与培养,方可对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发展给予有效避免.

    作者:王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其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近期生活状况予以了解,且依据生活质量量表实施评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评分相比于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干预组各项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肿瘤内科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可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崔建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心内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心内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睡眠的质量以及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对我院心内科100例住院患者采取临床深入访谈病人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并找出心内科患者的睡眠障碍原因和情绪低落的原因.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为常规护理)和实验组(50例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结果:心内科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和情绪状态有早醒,睡眠时间太长,睡觉醒来的次数多等,睡眠障碍原因就是患者心理,环境,自身疾病和其他及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所导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能得到有效的帮助.结论: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对心内科患者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得到有效的调整和帮助.

    作者: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增加明显,对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促使病情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荣翠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难度大,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作者:周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后全麻苏醒病人恶心呕吐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引起术后全麻苏醒病人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全麻苏醒患者120例,针对患者的恶心呕吐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在120例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为20.8%;术后全麻苏醒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晕动史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结论:针对具体原因提供防范护理,值得在临床界大力推广.

    作者:王君;渊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3例患者,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复发率11.62%,常规组复发率为18.60%,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4.65%,常规组并发症发病率20.93%,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起病急、发展迅速,需通过高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出血复发,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微创腰椎间旁突出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8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参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记录.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评分对比,均呈现为t>8,p<0.05的结果.结论: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法应用于微创腰椎间旁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护理时间有所缩短,这一研究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红;丁琳;王思思;蔡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谵妄转归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谵妄转归效果研究.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80例ICU谵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普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的同时给予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谵妄患者强化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治疗进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秦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访视护理在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观察社区访视护理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慢性疾病患者106例,按患者诊治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按常规方法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定期社区访视护理,对照组不予其它方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焦虑度、抑郁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度(53.6±7.7)、抑郁度(50.2±6.6)明显低于对照组(67.2±12.4)、(59.8±8.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82.8±5.5)、生活质量(108.4±11.2),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113.6±8.9)、(87.6±10.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访视护理可有效减轻慢性疾病患者焦虑度、抑郁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杨懿军;刘增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72例开展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术后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组)各30例,分析两组护理措施及效果差异,进行分析评价,指导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术后护理组的老年髋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并发症、肢体活动障碍、肢体功能评分等方面好于常规护理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综合预防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邹美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询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佳丽;张雨薇;王争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病房临床护理的重要安全护理措施之一,其目的就是限制患者紊乱的行为,以保护患者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周围财物毁坏,保证精神科护理治疗工作正常进行.方法采集2012年1月到3月我院慈善惠民病区供124例保护性约束患者,收集保护性约束患者的年龄、诊断、约束原因、时间、部位、持续时段、有无并发症等相关信息.降低保护性约束患者的使用率.保护性约束期间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时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焦虑、敌对、猜疑和过激行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保护性约束作为一种安全护理手段,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要适当运用.

    作者:管吉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影响的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140例常规手术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6%,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的22.8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8.57%,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同时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燕芳;邵莉华;邵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患者的满意度是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

    目的通过发放手术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方法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几个管理环节一齐抓.结果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主动服务理念和加强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的关键.患者的满意度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尤其是医院实行责任制护理以来,满意度的高低更是作为对整个科室护理工作的评价指标.

    作者:苏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烧伤科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探讨

    目的:提高BD针留置的成功率,探讨佳封管方法,延长BD针留置时间(3~5)天为成功.去除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速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对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采用正压封管方法之后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方面明显改善,提高了BD针的留置成功率,减少了患者被反复穿刺的痛苦,且输液经过顺利无渗漏.结论:正压封管方法能提高BD针留置成功率.

    作者:杨岩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孕产妇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妊娠知识、就医、行为、饮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的知识,使产妇及其家属更好渡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教会产妇及其家属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使产妇尽快恢复到孕前状态,使宝宝健康、愉快地成长.

    作者:王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泌乳分泌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母乳喂养率以及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产后母乳量的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且促进了产妇和护理人员的良好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立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医院妇产科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针对医院妇产科的护理隐患和对策,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护理安全事件5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式分析.结果:医院妇产科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中,是护理人员占据主要部分,比例52.00%,包括专业技能不成熟、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欠缺等内容.其次为病患自身原因引发安全隐患事件,比例28.00%,表现为不遵从医嘱等.后为医院因素,占据比例20.00%,包括住院环境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为提高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性,应当从医院、患者和护理人员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下,减少安全医患,保证病患安全.

    作者:徐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评估与研究

    目的:剖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病例,共计130例.按照入组时间,将所选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65例.A组接受健康教育,B组接受常规宣教.观察两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疾病认知度调查评分与患者满意率.结果:A组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疾病认知度调查评分为(90.12±6.34)分、患者满意率为96.92%,B组分别为(79.83±6.95)分、83.08%.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糖尿病护理中合理引入健康教育措施,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疾病认知度与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俞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对初产妇进行导乐分娩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对初产妇进行导乐分娩护理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1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都在21岁到34岁,平均年龄(27.1±2.3)岁,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对对照组产妇配合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导乐分娩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产时间、产程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各项数据显示无明显出别.治疗后,实验组产妇的临产时间、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的评分对比实验组的产妇也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86%,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8%,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于术中及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验组产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导乐分娩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产程的进展,保证产程的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产妇的痛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钱梅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住院部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出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康复病区35例,第一病区35例),康复病区35例为观察组,第一病区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PROS评分、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PROS量表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卫生能力、社会兴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美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运用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且无效死亡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提高,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顾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6例,按照盲选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当中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护理学当中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治疗当中应用此护理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明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2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夜间疼痛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手外伤术后患者夜间疼痛的原因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引起患者夜间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原因、体位原因等,经不同护理,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外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缓患者夜间疼痛的程度,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伍凤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营养支持应用于胃肠护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胃肠专业护理工作中行营养支持方案的意义.方法:对照观察108例因胃肠疾病、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53例A组术后展开一般干预,而55例B组则展开营养支持,给予两组住院时长及其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53例A组住院时长(19.05±2.11)d,55例B组是(9.71±3.10)d,(P<0.05);A组病例满意度79.25%(42/53),B组是98.18%(54/55),(P<0.05).结论:胃肠护理工作中,通过展开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机体病情的基础上,促进其康复,推荐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患者在ICU入住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治疗与措施.结果: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中成功抢救并治愈17例,因并发症死亡4例.结论:重症破伤风患者需要精细的护理使其顺利度过危险期,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伤口早期的正确处理不容忽视,防止窒息是关键[1].

    作者:黄春蓉;苏婷;欧春蓉;赵水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实施综合护士过程中的危险感染因素,且提出对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456例(产科918例,妇科1538例)患者,调查、统计并分析其住院期间感染情况,得出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年龄分布、主要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结果:呼吸道感染为妇科感染部位多(35.56%),泌尿道感染(28.89%)为其次;创口感染为产科感染部位多(46.67%),呼吸道感染为其次(26.67%);患者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于感染率,伴随患者年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妇产科感染和患者住院时间成正比例关系.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发生感染的因素多样而又复杂,为实现妇产科住院人员感染率的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需做到规范操作、强化培训,尽可能实现妇产科住院患者感染率的降低.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误服氢氧化钠致食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1例患者的护理

    食管球囊扩张术是消化科重要的内镜下诊疗手法,对于食管良性肿瘤以及腐蚀性化学损伤致食管狭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1例误服氢氧化钠致食狭窄行球囊扩张术1例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食管球囊扩张术的相关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经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住院10天后,好转出院,术后1月胃镜复查,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陈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两种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对比观察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老年脑梗塞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左右手边进边退配合送管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见回血后,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右手食指固定针翼位置,右手拇指延着血管方向缓慢推Y型接口送管,右手食指同时拉针翼往后缓慢退出针芯前段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观察组穿刺方法,解决了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丁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风险管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8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2年内再发心梗发生率的2.5%、3.8%、5.0%、3.8%均明显低于A组的11.3%、12.5%、17.5%、13.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运用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干预,对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惠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式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的有27例,观察组抢救成功的有35例,两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诊断发现,对照组中有8个患者出现2个脏器衰竭现象,6个患者出现2个脏器衰竭现象,3个患者出现4个脏器衰竭现象,观察组中有2个患者出现1个脏器衰竭现象,1个患者出现3个脏器衰竭现象,未有患者出现4个脏器衰竭现象.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系统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死亡风险,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提高临床救治几率.

    作者:王龙;袁芳;杨莉娟;陆丽;袁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护理分析

    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性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老年肠梗阻往往病因复杂,起病慢,并发症较多,治疗手段有限,诱发因素多,因此老年慢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保守治疗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还可以给病人节省住院费用,减轻心理负担.因此,保守治疗更适合老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早期治疗.如何针对采取保守治疗的老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病人制定综合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的思考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共5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吞咽情况、发声情况以及肺腑感染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减少患者的术后感染发声几率,宜在实际的颈椎前路手术护理干预过程中予以推广.

    作者:肖莉;肖念;洪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资料关节镜检查和镜视下手术已是关节外科重要的诊断方法和良好的治疗手段[1],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们科共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膝关节镜直视下关节清理,滑膜切除,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平均半年随访79例收到满意疗效,1例效果不满意,主管大夫建议更换膝关节.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败,手术后快速康复、舒适度提高、并发症少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ICU重症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ICU重症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6%,对照组为74.54%,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ICU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阳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肝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分别接受肝脏穿刺活检的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肝区疼痛评级.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脏穿刺活检成功17例,失败1例,肝区疼痛0级8例,1级5例,2级3例,3-5级2例;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12例,失败6例,肝区疼痛0级5例,2级2例,3-5级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进行护理,该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针对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探讨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液体渗透,有1例患者出现针头脱落,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60例患者家属有5例不满意,20例较满意,35例很满意,总满意率为91.67%.结论:对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进行分析,我们体会医护人员的专业性是改善护理效果的重点所在,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完善自身的个人修养,做好临床输液护理工作.

    作者:杜东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和分析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脊髓损伤的患者60例,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干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同时使用焦虑自评表、抑郁测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情况和状态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均小于接受心理干预之前,并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以上的对比干预治疗能够看出,针对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

    在护理干预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中,以我科室接收的100例肝胆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措施以外,还增加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病人肠胃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患者恢复效果,使得患者能够尽早摆脱病痛地折磨.

    作者:肖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120例黄疸新生儿患者为研讨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同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黄平均时间为(5.3±1.1)d,对照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为(9.8±1.2)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生理黄疸恢复速,减少患儿退黄时间,更好的控制胆红素指数,且可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出现.

    作者:孙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巨乳缩小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

    巨乳症又称乳房肥大,是指女性乳房过度发育,含腺体及脂肪结缔组织过大增生,体积超长与躯体明显失调.可发生胸部压迫感、慢性乳腺炎、疼痛、肩酸沉重及乳房下皮肤糜烂等[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指切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因乳房属于女性的私密部位,就诊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因此就对健康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12月所做的56例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大脑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配合失误.结论:手术室护士必须做到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程序和手术步骤,熟练掌握脑外科显微器械、动脉瘤夹闭器械的使用和传递方法,手术过程中主动、准确、迅速的传递器械,与手术者密切的配合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尚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63例纳入研究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血压、Bather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满足了其护理需求,提高了其依从率,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周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效果

    医院护理工作安全性的体现不在于发生安全事故后如何进行补救,而是体现在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方面,而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重点与医院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医院可采用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由其去组织、协调、评估与改进医院的护理工作.除此以外风湿免疫科还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制度,并严格监督确保制度得到落实执行,以上措施大大的提高了风湿免疫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脐部护理在新生儿脐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新生儿脐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不同脐部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4例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脐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22例.在护理对照组患儿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儿时应用不同脐部护理,将两组患儿行不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出血率、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新生儿脐炎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不同脐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

    目的: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血液科的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100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结论:针对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率.

    作者:王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牙科畏惧症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研究

    探讨了几种测试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评估方法,并对笑气作为镇静剂的使用范围进行分析,以改善儿童牙科诊疗带来的疼痛控制方法.后对不同干预策略进行评估,以促进口腔科医护人员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304例妇科手术病人.对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且就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妇科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情绪,根据具体的心理状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结论妇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由于存在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的需求,其对待手术的心理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多还原

    作者:董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困难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组81例采取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81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应急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爱立敷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引发静脉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爱立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本科室2015年06月—2016年08月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爱立敷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立敷结合护理干预治疗静脉炎具有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白细胞增殖,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效果明显可推广.

    作者:翟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46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改进,不断提高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更好地协助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46位心内科患者按年龄、病情、人数等因素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以此进行对比研究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在临床上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二者均在临床上产生了积极的康复效果.但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更好.结论: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之所以高于对照组,是由于在该组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型护理,说明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相当重要,能将心内科护理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更为有效实用的方式,值得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评价

    目的:探讨在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理论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来我院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风险发生率.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7.80%),观察组的手术风险发生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医学上推广并使用.

    作者:张思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品管圈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在执行腔镜肾癌术的执行品管圈应用前后的各30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中,未用品管圈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取品管圈应用患者30例为实验组,分析研究手术的结果,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手术治疗后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耐受性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事故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为保证肾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结合品管圈在护理流程中进行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鲍希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ICU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6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患者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13.9%.危险因素与床头抬高≥30~45°、留置胃管、再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溃疡、抗生素的使用相关.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对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芳;唐冬;王龙;刘艳丽;王本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择来我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8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运用并推广.

    作者:熊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体位改进对术后影响及护理体会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以及甲状腺手术特点,以我院往年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40例试验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体位,试验组采取改进手术体位,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躁动率、术后肩背疼痛率进行对比,以便得到手术体位改进后对患者术后影响,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希望对提升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帮助.

    作者: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6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58%,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值得临床上普遍应用.

    作者:李宝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儿科接收的300例儿科患儿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护理安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对策.结果:影响患儿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护患的沟通问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问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人手问题.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为护患的沟通、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专业技术以及人手问题.院方应从这个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儿科的护理安全.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措施的实施

    目的:对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措施的实行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该期间,在我院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相对应的教育培训,深入ICU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举措的执行认知,并对护理质量检查方法进行改善,并在护理改进结束后,并对比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和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这两个时间阶段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采取防止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举措后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3.5%,而实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5.7%.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对ICU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优化ICU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对策的执行意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颅脑创伤急诊救治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实践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65例颅脑创伤患者为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脑创伤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自接诊到住院得到有效治疗护理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使患者更快得到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一种新型导管固定装置在外科引流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研究一种新型导管固定装置方法在外科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制作一种新型导管固定装置带针导管固定带.2014年4月—2016年4月外科引流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1组为应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62例,另一组为对照组62例,应用常规引流管组,将两组患者引流管脱落、堵塞及更换次数、护理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患者引流管脱落、堵塞及更换次数、护理时间等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带针导管固定带应用于外科引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导管脱落、堵塞发生,更换次数减少、护理时间缩短,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陆军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护理体会.方法: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治疗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有一百多例,随机取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我院的进行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缓解,保持了病情的稳定.根据随访得到结果,患者术后皆无并发症发生.而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出院时间明显比护理干预的时间要长.结论: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的手术治疗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BL查房模式在提高急诊年轻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护理研究作为其重要内容,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在临床护理中,在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利用PBL查房模式的便利优势,将其应用于急诊护理诊治工作,尝试多种角度思考临床护理问题,注重引发护理人员的自主思考能力,对临床患者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PBL查房模式在提升急诊年轻护理急救能力的应用,探究当下急救护理培训方法的实际现状,为其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作者:桂文芳;干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刺激征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刺激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家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可有效减轻跌倒情况发生,大大增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并掌握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共计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756例与传统手术比较.结果: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强调术前用物准备要齐全,术中护理配合熟练和规范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结论:积极正确的做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全程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

    作者:刘雪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93.33%5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心理及护理方法、效果

    目的:针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心理以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40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发生率.结果:护理后患者各项心理不良状况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患者护理前后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进行科学的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邵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为30例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舒适护理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好;舒适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3.33%)比常规护理组的患者(23.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舒适护理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8.33%,而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5%,说明舒适护理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大大地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焦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癌患者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两组均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作为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家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理量表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通过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使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以为患者实施手术已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痛苦为目的的重要场所,存在着风险大、急危重症多、工作人员压力大等特点.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是为手术患者提供周到、细致、用心、体贴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形成一种温馨、安全、舒适、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文化.我们手术室在医院倡导的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收益良多.本文以实践为经验,总结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意义,大限度地满足手术病人和手术医生的需求,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作者:王雨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护理疗效.方法对200例阴道分娩患者进行分组,以自愿来选择分娩方式并就相关产后指证信息进行记录.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来就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5%;产后24h出血量为135.4±28.4ml;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8例,发生率18%;产后24h出血量为248.7±25.6m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上具有较高的疗效,应给予推广和重视.

    作者:张延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心理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入院治疗的44名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随机选择其中22名作为护理组,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并配合常规用药,另外22名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服药,常规护理相同,护理组则额外给予心理治疗.结果一个月之后,护理组患者自述关节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心理护理配合常规治疗疗效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风湿寒性关节痛的治疗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宫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差错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行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方法:分析在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护理差错的原因,以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得出常见的护理差错的风险因素,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大大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满意度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自护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服务技巧以及总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护能力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自护能力.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DCA循环模式在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质量环(PDCA)护理管理措施在对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发现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并按计划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经过PDCA循环,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上升,有效减少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对行PICC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减少并发症以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奕宏;文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于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2015年4月-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后48h血清泌乳素、以及初乳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段从爱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