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80例临床分析

杨彬

关键词: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78/80),对照组为80.0%(64/80),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探析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基层卫生监督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希望其能够在保证基本监督质量,改善当前监督现状的基础上也能够紧随时代的进步探索信息化监督方式,促使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基层卫生监督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持.

    作者:于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碎洗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出血量在20-30ml的患者49例,采用NHISS及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微创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大奎;吕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在临床中对贲门癌患者行以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所具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贲门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行以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以近端胃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年、术后五年生存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概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28.95%),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在临床中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作者:涂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在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率为3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利用跌倒分级护理可有效减轻跌倒情况发生,大大增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国31个省的3~12岁的儿童血清共12000份,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经对比,城市的乙肝疫苗接种率95.32%显著高于农村66.87%;而接种疫苗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儿童;此外,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1.8%)显著低于农村儿童(9.2%).两者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我国儿童乙肝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与199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且城市效果明显优于农村,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防控管理,进而降低农村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郭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分析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78/80),对照组为80.0%(64/80),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应用氨溴索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的CT临床表现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4例免疫低下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5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T临床表现.结果:两组CT临床表现均为空洞、支气管播散、结节或肿块、树芽征,患者分布与占比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洞与支气管播散为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典型CT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马民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93.33%5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物理治疗痉挛型脑瘫3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穴位药物注射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优化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物理治疗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各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肯定了局部穴位药物注射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中的临床疗效,尤以局部穴位注射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局部穴位注射能显著增加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的部分代偿或完全代偿,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早期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智力、语言及运动发育,减轻残障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效果满意.

    作者:冯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手术麻醉氯胺酮异丙芬复合利多卡因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小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与观察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患儿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DIEP)乳房再造术的配合

    我院与美国休斯敦医疗中心著名外科专家共同为一乳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转移乳房重建术(简称DIEP).乳房再造就是对人体乳房的重新建造,通过手术方式,帮助失去乳房的人们再造一个新的乳房.乳房缺失以及乳房畸形严重,都可以实施乳房再造术来新造乳房,改善胸部形态.皮瓣再造是乳房再造手术的新技术,在这种方法中,医生从手术者的身体组织部位如背部或腹部取出组织做成皮瓣、皮肤,脂肪和肌肉造成新的乳房.乳腺肿瘤为女性常见的高发肿瘤,目前的治疗措施仍以乳腺切除为主.乳房切除带给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是巨大,皮瓣以其诸多优点成为自体乳房再造的首选方法,效果良好.

    作者:曹韶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研究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外科实习的108名护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54名护生,对照组应用传统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研究组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的护理带教方法.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考核成绩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总满意度是98.1%,对照组护生总满意度是85.2%,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护生的综合素质与带教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福荣;江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3例患者,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复发率11.62%,常规组复发率为18.60%,干预组并发症发病率4.65%,常规组并发症发病率20.93%,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起病急、发展迅速,需通过高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出血复发,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为6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特殊的无菌手术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术室中在传统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无菌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渊莹;王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共81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3组,边缘叶组、抗电压-门控钾通道脑炎组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脑炎组,每组27例,比较三组的鉴别诊断差异性.结果:抗电压-门控钾通道脑炎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脑炎相比,在临床表现、核磁检查、脑脊液检查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边缘叶脑炎中的精神病、代谢性疾病、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和桥本脑病的MPI检查正常;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桥本脑病和代谢性脑炎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困倦;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Wernick-Korosakoff脑病、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代谢性脑炎以及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脑脊液正常.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不同的疾病类型表现出不一样的临床特点,应该采取对应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治疗.

    作者:郑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肝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分别接受肝脏穿刺活检的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肝区疼痛评级.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脏穿刺活检成功17例,失败1例,肝区疼痛0级8例,1级5例,2级3例,3-5级2例;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12例,失败6例,肝区疼痛0级5例,2级2例,3-5级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穿刺活检术的观察及护理措施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相关因素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足中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并且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各34例,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非糖尿病足与糖尿病足的FBG、2hFBG、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应用在糖尿病足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全;傅学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5第四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为强化中心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和规范化书写处方意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保障临床医疗安全,从2013年6月起,中心医务科及药剂科成立了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随机抽取中心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处方938张,对门诊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持续提高中心处方质量,规范药品使用,并针对不合理处方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许姝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泌尿结石治疗技术进展探究

    本研究对泌尿结石治疗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分别探究了排石汤治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法、气压弹道碎石法、激光碎石治疗法的各自的治疗方法、优劣势.

    作者:王彩红;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研究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常规8字锁骨固定带固定治疗,对观察组42例患者进行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根据疼痛VAS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均与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