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唐冬;王龙;刘艳丽;王本钢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异丙托漠按雾化液予以治疗,实验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芬;赵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绒癌误诊异位妊娠的病例资料、发生情况以及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所收治的绒癌病例资料10例.结果:10例绒癌患者中,误诊为异位妊娠病例共有3例,误诊率为30%.结论: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中,主要的还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即知识面、基本功等,不可过分依靠辅助检查.
作者:范香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并发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方法:将于我院接受医治的VAP病人72例为观察对象,VAP发病共计152例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MOFE并发率以及医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52例次VAP并发MOFE的发生率为92.76%;72例VAP患者病死率52.78%.结论:VAP是MOFE肺启动机制中的重要诱因,而MOFE可致使VAP病人死亡,VAP并发MOFE病人的病程以及医治结果有其特点,2者存在密切的联系.
作者:肖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选取2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患者.在护理对照组患者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者时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健康达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达标率、配合依从性优良率、注意经期卫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更优,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患者的健康达标率、疾病知识知晓率、配合依从性优良率,对提高患者注意经期卫生意识和护理满意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誌欣;罗春娣;王晨曦;李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ICU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6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患者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13.9%.危险因素与床头抬高≥30~45°、留置胃管、再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溃疡、抗生素的使用相关.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对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芳;唐冬;王龙;刘艳丽;王本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呼吸暂停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VLBWI患儿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患儿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照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机械刺激,效果不佳时加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1周内和出生1周后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体重变化和肠道喂养情况、平均用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生后1周内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出生1周后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及肠道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平均用氧时间和因频繁呼吸暂停需行机械通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可有效降低VLBWI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机械通气率,缩短患儿用氧时间,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304例妇科手术病人.对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且就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妇科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情绪,根据具体的心理状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结论妇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由于存在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的需求,其对待手术的心理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多还原
作者:董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例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血尿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B超后,均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snygo.via,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主要有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0年以上)进行阅片诊断,所得结论不一致时采取协商的方式得出结论,将CT诊断意见与出院诊断结果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χ2进行对比分析,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结果99例患者中,经阴性法CTU诊断泌尿系肿瘤8例(8.0%),结石75例(75.8%),炎症及结核各1例(1.0%),未明确诊断14例(14.1%).MSCTU在血尿病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4%、87.5%、98.0%、91.9%、91.9%,χ2=9.791,P<0.05.结论阴性法CT尿路成像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尤其是泌尿系结石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华;蒋兆贯;李生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以及相关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这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50例(64.10%),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28例(35.90%).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不良、是否应用抗生素或制酸剂、是否留置胃管、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对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除了要予以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与防治措施.结论: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难以完全避免并发坠积性肺炎,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着非常复杂的构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必须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坠积性肺炎,给予患者积极治疗,让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患者在ICU入住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治疗与措施.结果: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中成功抢救并治愈17例,因并发症死亡4例.结论:重症破伤风患者需要精细的护理使其顺利度过危险期,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伤口早期的正确处理不容忽视,防止窒息是关键[1].
作者:黄春蓉;苏婷;欧春蓉;赵水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65例颅脑创伤患者为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脑创伤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自接诊到住院得到有效治疗护理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使患者更快得到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没有压疮发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7%.结论对康复科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复方甲亢宁与他巴唑相互结合对于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抽取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于医院就诊的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共有150例,将其平均地随机分为两个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患者实施自拟的中药复方甲亢宁与他巴唑相互结合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他巴唑的治疗方法.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甲亢的临床症状、体征与甲状腺激素含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以及游离的甲状腺素的含量都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患者的指标减少的程度比对照组更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显著增加(86.36%,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恢复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异,特别是甲亢指数积分的改善程度(P<0.05).结论自拟中药复方甲亢宁与他巴唑相互结合对于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齐有;刘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运用不同培养方法开展结核杆菌临床检验工作的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中心接收的82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传统罗氏培养法以及BacT ALERT3D培养法展开培养检测,分析比较3种培养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全部82例患者痰液样本中,在传统罗氏培养法条件下有34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41.46%(34/82);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条件下有35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42.68%(35/82);在BacT ALERT3D培养法条件下,有32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39.02%(32/82).传统罗氏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11-52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时间为(22.1±11.4)天;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12-47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时间为(20.7±10.6)天;BacT ALERT3D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7-47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之间为(33.4±6.2)天.三种培养方法应用条件下的实验室微生物污染率均在3%以下,且导致痰液检验样本发生实验室污染的微生物主要为真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传统罗氏培养法以及BacT ALERT3D培养法展开培养检测,其在结核菌的阳性检出率、实验室微生物污染发生率和引致原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证实三种结核菌培养检测方法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当引起临床检验科医师的充分关注.
作者:竹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临床护理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重症冠心病者作为实验对象,将以上患者均分作常规组与球囊组,常规组对象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球囊组患者则需要联合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护理,对两组对象的护理效果加以比对.结果:球囊组对象的护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常规组,双方数据比对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主动脉内应用球囊反搏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金英;汪春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入银杏叶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9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各项指标功能,临床上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万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外科实习的108名护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54名护生,对照组应用传统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研究组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的护理带教方法.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考核成绩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总满意度是98.1%,对照组护生总满意度是85.2%,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护生的综合素质与带教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福荣;江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探讨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偶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60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8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心绞痛、心衰、心律失常、2年内再发心梗发生率的2.5%、3.8%、5.0%、3.8%均明显低于A组的11.3%、12.5%、17.5%、13.8%,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状况,运用风险管理加强护理干预,对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惠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82%(45/55),实验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