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创伤急诊救治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实践

刘敏

关键词:颅脑创伤, 急诊救治, 预见性护理, 应用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65例颅脑创伤患者为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脑创伤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自接诊到住院得到有效治疗护理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使患者更快得到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予以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0±0.7)mmol/L,餐后2h血糖(8.1±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同参照组患者的(7.9±1.8)mmol/L、(12.2±2.5)mmol/L、(7.5±1.4)%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是3.3%,同参照组患者的20.0%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施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宋明显;薛翠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3-2016.1期间,抽取11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观察组应用硫酸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应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探讨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根据两组数据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仔细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提高疾病认识度,早期治疗,合理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康复.

    作者:罗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中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护理中给予我院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中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复发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0%显著低于参照组复发率27.27%,P<0.05,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45%显著优于参照组满意度68.18%,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中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少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性肝损害诊治近况

    随着临床对药物的副作用进一步加强监测,研究及越来越多的新药问世,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不断增高,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损害,可进展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占黄疸住院人数的2-5%,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损害的比例高达2%〔1〕,因此,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非常重要,现将我国近年有关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近况予以介绍.

    作者:雷宗良;陈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进行护理,该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针对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探讨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液体渗透,有1例患者出现针头脱落,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60例患者家属有5例不满意,20例较满意,35例很满意,总满意率为91.67%.结论:对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进行分析,我们体会医护人员的专业性是改善护理效果的重点所在,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完善自身的个人修养,做好临床输液护理工作.

    作者:杜东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患者的满意度是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

    目的通过发放手术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方法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几个管理环节一齐抓.结果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主动服务理念和加强健康教育,是提高手术病人满意度的关键.患者的满意度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护理工作的标准,尤其是医院实行责任制护理以来,满意度的高低更是作为对整个科室护理工作的评价指标.

    作者:苏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出生治疗的34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无任何疾病的34例儿童为对照研究对象,对两组成员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值显著高于正常组成员,P<0.05;感染程度严重的患儿指标值显著高于感染程度低的患儿,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敏C反应蛋白引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开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相关因素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足中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并且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各34例,对糖尿病足患者实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非糖尿病足与糖尿病足的FBG、2hFBG、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应用在糖尿病足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全;傅学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胃肠肿瘤治疗中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HIPC)方式在胃肠肿瘤治疗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了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进展期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腹腔化疗+静脉化疗(IPC+IVC),观察组予以持续热灌注腹腔化疗+静脉化疗(HIPC+IVC),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肺HIPC+IVC组的治疗有效率(71.4%)高于IPC+IVC组(39.3%),差异具有统计下意义(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IPC相较于IPC方式对胃肠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石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口腔诊疗中异物误吸误咽预防与处理对策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及意外而导致的异物误吸误咽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带来身体伤害.分析了常见的口腔诊疗异物种类,并对误吸误咽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的120例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术前心理状况、血压和心率状况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室的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同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顾奕;邵莉华;许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分别为6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特殊的无菌手术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术室中在传统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无菌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科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渊莹;王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临床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为96.67%、6.67%,对照组为80%、20%.结论:临床护理用于产后出血产妇中能够缓解产妇症状,促进产妇恢复,综合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天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在肝胆手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持续自控镇痛应用在肝胆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的80例为研究对象,均施予术后静脉自控持续镇痛,分成两组,40例的分析组行综合性护理,40例的基础组行常规性护理,比对镇痛效果.结果:护理后,分析组镇痛满意度是97.5%,明显比基础组的80%高,且分析组只有5%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明显较基础组的20%少,(P<0.05).结论:将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应用在肝胆手术患者中,并配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实现良好镇痛效果,使并发症减少,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傅立叶OCT和A超角膜厚度测量比较

    目的:比较傅立叶OCT(RTVue-100 OCT)与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A超)在中央角膜厚度测量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Vue-100 OCT与超声角膜厚度测量仪对86名172眼拟行近视眼手术的患者进行角膜厚度测量,所得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两组数据分析其差异,Pearson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RTVue OCT和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结果分别为533.18±34.05um和543.98±34.35um,行配对t检验(t=-27.631,P<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差值均数为-10.802um.行Pearson分析(r=0.989),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TVue 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与A超测量值相关,但测量值小.临床上RTVue OCT虽然不能完全取代A超,但有较好参考价值.

    作者:宋彩萍;刘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以便为提高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采用科学、严谨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包括:严格的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和专业的仪器设备管理等.结果:经过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的护理进行管理,有效的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速度,同时还提高了患者、手术医生和护士三者的满意度.结论:科学、严谨的精细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优质高效运行的关键.

    作者:潘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处方用药配伍禁忌分类研究

    目的从处方点评来探讨药物配伍禁忌及分类,改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每月随机抽查处方500张,共计6000张处方进行点评,对可能存在的用药配伍禁忌问题进行归纳,得出化学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药理性配伍禁忌三类.结果从抽查中发现不合理处方共计58张,占调查总数的0.967%.结论在进行处方点评中发现,从药物的理化性质来降低配伍禁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药物配伍酸碱性的分析,注重药物在体内代谢状况,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要避免中西药联合用药可能带来的配伍禁忌.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随着我国医疗结构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微创手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患者除了需要药物治疗之外,还需在康复过程中安抚患者情绪,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因此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究舒适护理对腹腔镜患者的作用.方法从医院中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舒适护理的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中的康复状况,从而确定佳护理方式.结果在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40例的实验组患者当中有2;例并发症,占据综述5%;采用正常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数量为10例,占据对照组综述的25%.结论证明采用舒适护理帮助腹腔镜患者康复,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康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达96%,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对照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孕产妇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孕产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妊娠知识、就医、行为、饮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的知识,使产妇及其家属更好渡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教会产妇及其家属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使产妇尽快恢复到孕前状态,使宝宝健康、愉快地成长.

    作者:王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