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血尿病因检查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李建华;蒋兆贯;李生虎

关键词:血尿CT尿路造影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摘要:目的探讨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例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血尿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B超后,均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snygo.via,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主要有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0年以上)进行阅片诊断,所得结论不一致时采取协商的方式得出结论,将CT诊断意见与出院诊断结果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χ2进行对比分析,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结果99例患者中,经阴性法CTU诊断泌尿系肿瘤8例(8.0%),结石75例(75.8%),炎症及结核各1例(1.0%),未明确诊断14例(14.1%).MSCTU在血尿病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4%、87.5%、98.0%、91.9%、91.9%,χ2=9.791,P<0.05.结论阴性法CT尿路成像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尤其是泌尿系结石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急症手术配合

    颅脑损伤常见于车祸、外伤、意外事故等,严重的脑损伤致颅内出血.现将我院2014年至2016年间100例颅脑损伤急诊病人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颅脑损伤病人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61人,女39人,年龄小6岁,大87岁,平均年龄47岁.高血压致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硬膜下血肿40例,硬膜外血肿30例,合并广泛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疝等病人18例.开颅血肿清除60例,去骨瓣减压24例,钻孔减压、引流16例.手术成功89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3例.

    作者:吕宝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我国药品GSP认证管理的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更新了GSP认证管理条款,但是目前我国药品GSP认证管理系统仍旧不是很完善,不利于药品质量的把控以及药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逐步采取措施完善药品GSP认证管理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药品GSP认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措施.

    作者:吴璇;秦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应用MIPO技术治疗锁骨及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术治疗锁骨及胫骨骨折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病人中选择锁骨中段骨折6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10例采用MIPO技术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结果获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备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轻,感染几率低等优点.

    作者:郭华臣;娄佳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刺激征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刺激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导尿管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家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的情况,探究要点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中,分析患者症状对症干预,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健康行为,使得用药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廖明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措施的实施

    目的:对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措施的实行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该期间,在我院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对ICU护理人员进行相对应的教育培训,深入ICU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举措的执行认知,并对护理质量检查方法进行改善,并在护理改进结束后,并对比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和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这两个时间阶段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采取防止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举措后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3.5%,而实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5.7%.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对ICU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优化ICU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护对策的执行意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兴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随着我国医疗结构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微创手术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患者除了需要药物治疗之外,还需在康复过程中安抚患者情绪,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因此本文主要的目的是探究舒适护理对腹腔镜患者的作用.方法从医院中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舒适护理的实验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中的康复状况,从而确定佳护理方式.结果在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40例的实验组患者当中有2;例并发症,占据综述5%;采用正常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数量为10例,占据对照组综述的25%.结论证明采用舒适护理帮助腹腔镜患者康复,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康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1例.在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回顾性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效果.结果:经有效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未发生子宫切除、输血以及死亡等情况.结论:加强产妇宫缩发理性产后出血,高度重视高危因素,并予以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有效保证产妇安全,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尉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救治探讨

    目的: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其中21例患者入院时昏迷,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21例患者入院时无昏迷,无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结合GOS评定法,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结果:昏迷组患者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死亡.无昏迷组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入院后立刻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治疗方案,给与开颅清除术或者相应的其他辅助治疗清除额叶底部血肿、解除颅内高压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王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微创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治疗中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治疗中予以腹腔镜微创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微创术应用在老年直肠癌治疗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出血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4月之间在我院各科室治疗中出现的89例临床不合理用药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原有的药学服务进行整改.结果:89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中其中用药时间不合理占有比例高,达38.20%,其次是药物选择不合理,占25.84%.结论:药学服务在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健全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管理措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可靠、安全的治疗药物.

    作者:丁美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的医疗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人性化的医疗工作体系,通过为医学人文和医疗实践工作提供相互融合的工作平台,实现对两者的充分结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对相关工作的优化与进步,从而达到拓展需求,推进我国社会医疗文明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的结合是时代进步的客观需求,两者的进步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推动人性化的医疗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子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研究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对照组42例患者进行常规8字锁骨固定带固定治疗,对观察组42例患者进行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根据疼痛VAS评分及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均与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手法复位树脂绷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艳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舍曲林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酒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戒断症状评分(CIWA A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戒断症状评分、HAMD及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对酒依赖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福;吕娅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在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4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术后遗留疤痕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孟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泌尿结石治疗技术进展探究

    本研究对泌尿结石治疗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分别探究了排石汤治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法、气压弹道碎石法、激光碎石治疗法的各自的治疗方法、优劣势.

    作者:王彩红;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营养支持应用于胃肠护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胃肠专业护理工作中行营养支持方案的意义.方法:对照观察108例因胃肠疾病、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53例A组术后展开一般干预,而55例B组则展开营养支持,给予两组住院时长及其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53例A组住院时长(19.05±2.11)d,55例B组是(9.71±3.10)d,(P<0.05);A组病例满意度79.25%(42/53),B组是98.18%(54/55),(P<0.05).结论:胃肠护理工作中,通过展开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机体病情的基础上,促进其康复,推荐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病人1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98例.观察组病人接受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实施治疗,对照组病人则单纯的接受糖皮质激素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6个月相关指标的改变,以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缓解率达到89.9%,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所选取的病人血白蛋白的水平和治疗之前比较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4小时尿蛋白量和血肌酐和治疗之前对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治疗之后观察组的血白蛋白以及24小时尿蛋白量、血肌酐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结合环磷酰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覃武林;张文;秦雪飞;罗绍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6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患者临床超声学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肿瘤大直径、回升高低、外周声晕、回声均匀性等影像特征.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发现,女性、年龄≤40岁群体发病率较高;超声检查可见患者临床体征为:甲状腺局限性增大,出现椭圆形或者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且包膜完整,多数患者晕环内部回声较均匀,多见高回声、等回声.结论:甲状腺滤泡状腺瘤的超声学影像特征明显且清晰,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胡曼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资料,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不安全因素,三个不安全因素的占比分别为14.04%、5.26%和1.7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这是有效防止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