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急症手术配合

吕宝芳

关键词:神经, 外科急症, 颅脑损伤病人, 颅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去骨瓣减压, 钻孔减压, 意外事故, 手术配合, 平均年龄, 脑挫裂伤, 颅骨骨折, 临床资料, 急诊病人, 广泛性, 高血压, 引流
摘要:颅脑损伤常见于车祸、外伤、意外事故等,严重的脑损伤致颅内出血.现将我院2014年至2016年间100例颅脑损伤急诊病人的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颅脑损伤病人全部经CT检查确诊.其中男61人,女39人,年龄小6岁,大87岁,平均年龄47岁.高血压致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硬膜下血肿40例,硬膜外血肿30例,合并广泛性脑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出血、脑疝等病人18例.开颅血肿清除60例,去骨瓣减压24例,钻孔减压、引流16例.手术成功89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3例.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CT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定量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诊断中采用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不同侵犯类型分组方式将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患者6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外周侵犯型患者,实验组患者为中心侵犯型患者,2组患者均行CT检查,并与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相比,实验组患者CT检查骨侵犯范围缩小(2.54±1.45)cm,差异对比P<0.05;对照组患者CT检查骨侵犯范围缩小(1.41±0.33)cm,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诊断中CT检查方法可对侵犯范围准确估测,有效防止在手术中下颌骨切除过多,以此保存下颌骨功能,对下颌骨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白岩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训练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6周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58%,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延伸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值得临床上普遍应用.

    作者:李宝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资料,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不安全因素,三个不安全因素的占比分别为14.04%、5.26%和1.7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这是有效防止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难度大,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作者:周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对比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肩周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85%,对比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注射、局封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将康复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异对比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孙洪海;曾艳;姚瑞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120例黄疸新生儿患者为研讨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同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黄平均时间为(5.3±1.1)d,对照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为(9.8±1.2)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生理黄疸恢复速,减少患儿退黄时间,更好的控制胆红素指数,且可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出现.

    作者:孙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的医疗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人性化的医疗工作体系,通过为医学人文和医疗实践工作提供相互融合的工作平台,实现对两者的充分结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对相关工作的优化与进步,从而达到拓展需求,推进我国社会医疗文明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的结合是时代进步的客观需求,两者的进步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推动人性化的医疗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子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4.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LVEF、LVESd、LVEDd等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昝学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住院药房盘点账物不符原因及对策分析

    账物相符率是衡量住院药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做好账物管理能保证药房的正常运转.此文通过分析住院药房盘点账物不符的原因及对策,以期提高住院药房账物相符率.

    作者:凃远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在肝胆手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持续自控镇痛应用在肝胆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这一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的80例为研究对象,均施予术后静脉自控持续镇痛,分成两组,40例的分析组行综合性护理,40例的基础组行常规性护理,比对镇痛效果.结果:护理后,分析组镇痛满意度是97.5%,明显比基础组的80%高,且分析组只有5%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明显较基础组的20%少,(P<0.05).结论:将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应用在肝胆手术患者中,并配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实现良好镇痛效果,使并发症减少,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破伤风患者在ICU入住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科收治的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治疗与措施.结果:21例重症破伤风患者中成功抢救并治愈17例,因并发症死亡4例.结论:重症破伤风患者需要精细的护理使其顺利度过危险期,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伤口早期的正确处理不容忽视,防止窒息是关键[1].

    作者:黄春蓉;苏婷;欧春蓉;赵水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临床护理方式对产妇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为96.67%、6.67%,对照组为80%、20%.结论:临床护理用于产后出血产妇中能够缓解产妇症状,促进产妇恢复,综合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天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若干建议

    随着近几年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医药在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但就目前的社区中医药的开展工作情况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社区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专业人员少,社区对中医药的具体管理能力不够等问题,本文从目前我国社区开展中医药工作的现状为基础,分析问题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促使中医药的管理工作在社区的建设中越来越完善.

    作者:蒋维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于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2015年4月-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后48h血清泌乳素、以及初乳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段从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出生治疗的34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无任何疾病的34例儿童为对照研究对象,对两组成员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值显著高于正常组成员,P<0.05;感染程度严重的患儿指标值显著高于感染程度低的患儿,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敏C反应蛋白引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开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青岛市市民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分析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青岛市市民对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以便有效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民口腔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参观者1148名,当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内容需求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高,达到97.56%,而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普遍乐于接受的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占95.40%.结论:青岛市民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较高;市民普遍乐于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因此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宣传力度,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市民口腔卫生健康水平.

    作者:赵久旭;吕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冷循环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随着射频仪器性能的不断完善,射频消融电极的进一步改进,治疗技术手法的逐渐成熟,目前射频消融技术已成为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和护理干预是确保该技术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目的:回顾和总结25例B超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在B超引导下行冷循环肝癌射频消融手术,术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中密切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中隔新鲜穿孔外用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总结

    目的:观察总结溃疡散作用于鼻中隔新鲜穿孔的治疗效果,发现其治疗该疾病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0例鼻中隔穿孔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康复新液组、外用溃疡组和红霉素眼膏组,通过分析比较5次换药后鼻中隔穿孔愈合情况和愈合率得出结论.结果:首先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三组愈合率对比统,显示存在差异性.通过三组两两的分析发现外用溃疡组总愈合例数和有效率大于康复新液组,远大于红霉素眼膏组对比显示不存在差异性.结论:外用溃疡散对患者鼻中隔新鲜穿孔影响较大,能促进穿孔愈合有效效提高新鲜穿孔愈合的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亚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使用生长抑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的不同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制素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术后观察指标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