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珊霞;周小琴;蒲佳雨;鲁佳;贾欢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03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患者,给予患者彻底清洗睑缘部,按摩睑板腺,热敷眼睑以及局部用药等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治疗后,终患者治愈84例(81.6%),好转19例(18.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治疗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消除患者干眼症.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20例手指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实验组)和传统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病例(对照组)的对照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术式对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情况,功能、感觉恢复及外观影响,并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指移植皮瓣均成活,切口一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良好.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术后随访3-12个月,手部整体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皮瓣感觉部分恢复,外形饱满,与原有手指外形极其相似,患者及其家属满意.供区切取后可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对供足无明显影响.结论采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可恢复手指外形、功能以及精细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术式.且具有供区隐蔽,皮瓣可携带神经,不需要二次手术整形,对病人简化治疗、功能恢复、外形美观等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盟森;张普;陈金家;景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选择依那普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使用,可以更有效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外科实习的108名护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54名护生,对照组应用传统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研究组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的护理带教方法.结果:研究组护生的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考核成绩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生总满意度是98.1%,对照组护生总满意度是85.2%,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目标教学联合阶段性实习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护生的综合素质与带教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福荣;江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行肝胆手术以后出现胆瘘的6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整体组与常规组,每一组3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整体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整体组患儿治疗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术后出现胆瘘患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梓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血液科的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100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结论:针对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率.
作者:王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ICU重症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ICU重症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6%,对照组为74.54%,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在ICU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阳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将康复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异对比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孙洪海;曾艳;姚瑞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6例,按照盲选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当中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和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护理学当中一种先进的护理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治疗当中应用此护理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明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方面临床治疗上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为别为30例心律失常患者.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于常规组的患者只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通过对这6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哪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更高.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到改善的有22例,占比为73.33%;常规组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到改善的仅有14例,占比为46.67%,说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通过治疗,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改善的时间也比常规组的患者来得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从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明确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上,辛伐他汀的治疗有效性非常高,而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熊银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剖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病例,共计130例.按照入组时间,将所选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65例.A组接受健康教育,B组接受常规宣教.观察两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疾病认知度调查评分与患者满意率.结果:A组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疾病认知度调查评分为(90.12±6.34)分、患者满意率为96.92%,B组分别为(79.83±6.95)分、83.08%.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糖尿病护理中合理引入健康教育措施,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疾病认知度与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俞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腹膜透析(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保护残肾功能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一人群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四年来患者死亡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毕光宇;陈蕊;卜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CT和MRI检查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8例,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CT和MRI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率均为100%,MRI对炎症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2%、特异性为95.7,明显高于CT 76.1%的敏感度、78.3%的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CT和MR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I对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的牢固性及患者的舒适度观察.方法:将我科住院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使用过留置针只使用一张3M透明敷贴固定的患者随机抽取30名,使用过留置针但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的患者随机抽取30名.结果:使用两张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具有牢固性好、患者的舒适度高等特点.
作者:熊珊霞;周小琴;蒲佳雨;鲁佳;贾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其中21例患者入院时昏迷,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21例患者入院时无昏迷,无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结合GOS评定法,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结果:昏迷组患者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死亡.无昏迷组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入院后立刻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治疗方案,给与开颅清除术或者相应的其他辅助治疗清除额叶底部血肿、解除颅内高压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王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办公室是医院为关键的部分,占有主导地位,承担着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相互协调与沟通的重要职责,对于医院内外部分的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医院办公室的特点与职能的分析,提出几点工作作用观点,以供医院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郭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汉中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作者: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120例老年患者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80.0%,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适合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
作者:胡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小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氯胺酮麻醉)与观察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患儿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实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26例,参照组治疗中给予氯沙坦钾,实验组在予以氯沙坦钾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舒张压(85.27±7.68)、收缩压(129.25±6.34)以及总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参照组舒张压(110.28±6.24)、收缩压(191.28±5.48)以及总有效率9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沙坦钾与吲达帕胺联合疗法应用在老年高血压中具体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郑亚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