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毕光宇;陈蕊;卜玲

关键词:单中心, 腹膜透析, 透析患者, 死亡病因,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动力学, 治疗方法, 透析中心, 残肾功能, 死亡率, 应用, 人群, 临床, 操作, 保护
摘要:腹膜透析(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保护残肾功能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一人群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四年来患者死亡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护理分析

    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性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老年肠梗阻往往病因复杂,起病慢,并发症较多,治疗手段有限,诱发因素多,因此老年慢性肠梗阻的治疗及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保守治疗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还可以给病人节省住院费用,减轻心理负担.因此,保守治疗更适合老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的早期治疗.如何针对采取保守治疗的老年慢性不全性肠梗阻病人制定综合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成为目前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绩效计分考核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探讨计分绩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服务质量、技术质量、工作数量、专业考核、业务学习等要素对手术室各级护士进行计分考核.结果:通过计分绩效管理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改进,提高了护士的素质.结论:通过计分绩效考核可以改善护士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态度.

    作者:秦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50例,随机5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小针刀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臭氧联合小针刀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小针刀痛点治疗肩周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者的疼痛较快缓解,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心内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心内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睡眠的质量以及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3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对我院心内科100例住院患者采取临床深入访谈病人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并找出心内科患者的睡眠障碍原因和情绪低落的原因.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为常规护理)和实验组(50例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结果:心内科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和情绪状态有早醒,睡眠时间太长,睡觉醒来的次数多等,睡眠障碍原因就是患者心理,环境,自身疾病和其他及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所导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能得到有效的帮助.结论: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因素和心理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对心内科患者的睡眠情况和情绪状态得到有效的调整和帮助.

    作者: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以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率高达100%,治疗依从率95.4%(62/65).空腹血糖(7.3±1.8)mmol/L,餐后2h血糖(8.5±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2.1)mmol/L,血糖情况控制良好.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丹;刘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碎洗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出血量在20-30ml的患者49例,采用NHISS及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微创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大奎;吕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械产品分类与管理策略研究

    探讨了当前医院药械产品的分类特点,并就现存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完善药械产品管理对策上,着重从政策监管、构建药械产品数据库、提升临床用药安全性、有计划的实现医疗保险报销机制,来推进药械产品的科学管理.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结合:人性化的医疗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人性化的医疗工作体系,通过为医学人文和医疗实践工作提供相互融合的工作平台,实现对两者的充分结合.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对相关工作的优化与进步,从而达到拓展需求,推进我国社会医疗文明事业的发展.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的结合是时代进步的客观需求,两者的进步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推动人性化的医疗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子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诊断中高频彩超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高频彩超运用在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5例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高频彩超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本组的105例患者均存在低回声结节,呈现出不均匀特点,其中呈囊实性38例,占36.19%;102例合并后方回声增强,占97.14%;100例病灶内呈现分布不规则的条索样或者点块状强回声,占95.24%;102例与皮肤有着密切联系,占97.14%,并且没有发生破裂患者大部分具有清晰的边界,表现为椭圆形结节,形态规则,且内部及周边没有发现血流信号;合并炎性反应或者出现破裂患者边界模糊,结节形态不规则,且周边存在血流信号.结论:临床上给予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患者高频彩超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梁亚茹;石俊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时使用小儿肺咳颗粒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共38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191例)和观察组(191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噻肟钠静滴,观察组则联合小儿肺咳颗粒,将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症状消失时间而言,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儿肺咳颗粒能够使患儿获得更佳疗效,且缓解症状更加迅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婴儿重症肺炎诊治病原学分析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目的:对我院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解.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148例重症肺炎婴儿,对婴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痰液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婴儿重症肺炎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其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臭鼻克雷伯菌;其中8例婴儿为细菌合并支原体感染、3例婴儿为细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婴儿为单纯支原体感染.从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方面来看,病原菌与青霉素、一代头孢、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要的情况,并且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对婴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要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同时对本地婴儿重症肺炎病原学特征及抗生素敏感性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与康复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的患者,对这74例患者进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康复措施,记录治疗期间的患者的数据,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对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痊愈的患者有51例,痊愈率为68.9%;显效的有17例,显效率为23.0%;有效的有6例,有效率为8.1%;无治疗无效的患者.结论对于应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使患者能尽早的得到恢复,并且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将康复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异对比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孙洪海;曾艳;姚瑞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联用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尤瑞克林注射液联合使用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尤瑞克林.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宜,记录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ES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ES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吴洁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随机选取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6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为30例患者.对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舒适护理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好;舒适护理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3.33%)比常规护理组的患者(23.33%)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舒适护理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8.33%,而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5%,说明舒适护理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大大地减少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焦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儿科接收的300例儿科患儿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护理安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对策.结果:影响患儿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护患的沟通问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问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人手问题.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为护患的沟通、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专业技术以及人手问题.院方应从这个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儿科的护理安全.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角妊娠治疗方式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5年荆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宫角妊娠病例的资料.结果86例宫颈妊娠病例中B超误诊率为19.10%.39.33%有阴道出血,49.44%出现腹痛,同时伴有阴道出血及腹痛,16.85%;23.60%无阴道出血及腹痛.治疗方式,开腹手术34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组25例,微创手术组20例,单纯药物治疗7例.患者年龄在治疗上无显著性差异,单纯药物治疗组的治疗前孕囊直径明显小于开腹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清宫组及微创组的治疗前孕囊大小无显著性差异.对各组的HCG水平的比较中,单纯药物治疗组的HCG水平明显低.清宫组、微创组及开腹组的HCG的差异无显著性.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清宫组及微创组织.单纯药物治疗组住院费用低,微创组与开腹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宫角妊娠成功治疗的关键,超声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并可以指导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应根据病情采取适合的治疗方式.

    作者:邹清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微创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治疗中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治疗中予以腹腔镜微创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微创术应用在老年直肠癌治疗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出血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00例复方左炔诺孕酮片临床避孕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复方左炔诺孕酮片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施开放性对照试验调查的单次无保护性性交并且在72h内需要紧急避孕的妇女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妇女随机分为参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参照组患者予以口服左炔诺孕酮片避孕,实验组患者予以复方左炔诺孕酮片避孕,对比分析两组妇女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与避孕成功率98%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24%与避孕成功率84%,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对于单次无保护性性交且72h内实施紧急避孕的妇女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微创腰椎间旁突出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8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参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记录.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评分对比,均呈现为t>8,p<0.05的结果.结论: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法应用于微创腰椎间旁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护理时间有所缩短,这一研究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红;丁琳;王思思;蔡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