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向道友;叶元海

关键词:医用臭氧, 肱骨外上髁炎, 局部药物注射
摘要: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医用注射臭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疾病治愈率,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制定措施,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2月出现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结果:2016年1~2月收集血片数为320例;血片不合格数为16例,发生率为5.0%,其中未浸透占56.25%,面积不足占25%,重复滴血占12.5%,标本污染占6.25%.结论: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标本贮存环境及管理工作确实存在问题,需提出相关改正措施.

    作者:童珠;李敏;张艳;何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医院尝试在骨科开展下肢DVT强化护理改进活动,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改进前骨科收治手术患者420例,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3月~2016年5月,入选患者379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康复训练落实率、经穴按摩、弹力袜穿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预防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落实不到位是引起DVT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预防措施实际落实质量,进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作者:刘姚;郭琳;张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舒利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临床体会

    儿童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症,是严重影响小儿成长发育的慢性疾病.而且在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发展环境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攀升,我国目前存在有约1000万以上儿童哮喘患儿亟待治疗.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会诊经验,联系到当前国内外儿童哮喘诊断治疗的相关研究发展近况,立足于我国医疗条件下实现更好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的目的,通过本文详细讨论了推广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临床体会,以供今后医疗方面对治疗儿童哮喘研究参考.

    作者:魏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如何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探析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基层卫生监督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希望其能够在保证基本监督质量,改善当前监督现状的基础上也能够紧随时代的进步探索信息化监督方式,促使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基层卫生监督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支持.

    作者:于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论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教学中应用

    急诊一般都是要求在尽量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实习的医生与护士来说,在实习的阶段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相应的急诊案例,这对于急诊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本文提出了情境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的教学中以此提高急诊教学质量.

    作者:干文芳;高礼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常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经过有效的护理,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有效的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沙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15例,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10例.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1—1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各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均可有效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各有优缺点,应视患者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戴军;王甫刚;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奈达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奈达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晚期胃癌合并大量恶性腹水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2例)采用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并发症及腹水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1.9%(13/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奈达铂应用于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胃癌恶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张焕虎;宫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提高精神专科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的探讨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即我们通常叫的检验科,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由于病人丧失自知力与自制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检验科人员综合素养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开展,从而延误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本文从专业本领、专科知识、患者沟通、自我保护、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力进行探讨,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及时服务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智润;张豪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体位改进对术后影响及护理体会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以及甲状腺手术特点,以我院往年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40例试验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体位,试验组采取改进手术体位,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躁动率、术后肩背疼痛率进行对比,以便得到手术体位改进后对患者术后影响,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希望对提升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帮助.

    作者: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03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患者,给予患者彻底清洗睑缘部,按摩睑板腺,热敷眼睑以及局部用药等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治疗后,终患者治愈84例(81.6%),好转19例(18.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治疗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消除患者干眼症.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实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26例,参照组治疗中给予氯沙坦钾,实验组在予以氯沙坦钾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舒张压(85.27±7.68)、收缩压(129.25±6.34)以及总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参照组舒张压(110.28±6.24)、收缩压(191.28±5.48)以及总有效率9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沙坦钾与吲达帕胺联合疗法应用在老年高血压中具体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郑亚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爱立敷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引发静脉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爱立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本科室2015年06月—2016年08月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爱立敷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立敷结合护理干预治疗静脉炎具有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白细胞增殖,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效果明显可推广.

    作者:翟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需要院内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实施综合合理干预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转运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可有效减少意外发生机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型纳米药物克服肿瘤化疗抗药性的研究

    现阶段,癌症是人类必须直面的可怕的病魔之一.由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化学治疗成为目前可以有效抑制癌症的不错方法.但是由于化学治疗所使用药物具有较高的毒性以及重复使用所带来的抗药性问题,使得化学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近九成的癌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抗药性有直接关系.所以找到一个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并且提高它对化疗的敏感度的方法成为了许多肿瘤专家的梦想,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不过近有好消息传来,由于纳米颗粒进去癌症细胞比较容易,那我们就可以对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进行适当的改造,这样改造后的颗粒既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抗药性又对肿瘤细胞内吞顺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血尿病因检查中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阴性法CT尿路成像(CTU)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9例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血尿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B超后,均使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导入后处理工作站snygo.via,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后处理,主要有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所得图像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0年以上)进行阅片诊断,所得结论不一致时采取协商的方式得出结论,将CT诊断意见与出院诊断结果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χ2进行对比分析,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结果99例患者中,经阴性法CTU诊断泌尿系肿瘤8例(8.0%),结石75例(75.8%),炎症及结核各1例(1.0%),未明确诊断14例(14.1%).MSCTU在血尿病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4%、87.5%、98.0%、91.9%、91.9%,χ2=9.791,P<0.05.结论阴性法CT尿路成像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尤其是泌尿系结石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建华;蒋兆贯;李生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国31个省的3~12岁的儿童血清共12000份,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经对比,城市的乙肝疫苗接种率95.32%显著高于农村66.87%;而接种疫苗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儿童;此外,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1.8%)显著低于农村儿童(9.2%).两者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我国儿童乙肝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与199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且城市效果明显优于农村,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防控管理,进而降低农村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郭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士质量与效果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实习护士的素质与水平,为提高儿科的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质量保障.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对于实习护士来讲,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士的质量,不仅是临床实习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样也临床带教老师重点研究的内容.采用更适合临床更贴合实习护士本身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质量.

    作者:何成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对我院骨质疏松患者用药进行分析,以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录的11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类型的差异,将其分为3组.ABC三组各39例,分别使用降钙素,双磷酸盐和VitD3进行治疗.经过相同时间的观察和护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临床用药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骨质疏松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B组患者使用双磷酸盐药物的治疗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A组治疗效果较C组而言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体表现在患者的骨密度情况有较大好转.结论:降钙素,双磷酸盐和VitD3应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