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珠;李敏;张艳;何佳
目的: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穴位药物注射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优化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7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物理治疗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各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肯定了局部穴位药物注射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中的临床疗效,尤以局部穴位注射结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局部穴位注射能显著增加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功能的部分代偿或完全代偿,对脑组织的修复及功能的可塑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早期局部穴位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智力、语言及运动发育,减轻残障程度,改善患肢功能,效果满意.
作者:冯军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医院尝试在骨科开展下肢DVT强化护理改进活动,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改进前骨科收治手术患者420例,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3月~2016年5月,入选患者379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康复训练落实率、经穴按摩、弹力袜穿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预防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落实不到位是引起DVT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预防措施实际落实质量,进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作者:刘姚;郭琳;张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引起术后全麻苏醒病人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全麻苏醒患者120例,针对患者的恶心呕吐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在120例患者中,共有25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为20.8%;术后全麻苏醒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晕动史等因素具有密切联系.结论:针对具体原因提供防范护理,值得在临床界大力推广.
作者:王君;渊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人评价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对嘉兴市某综合性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组的大学生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体育运动和个人评价总分等维度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个人评价各因子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r=0.106~0.574),多数维度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个人评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密切相关,初步推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可提升个体自信心.
作者:陈俏廷;雷璇;雷浩;陈敏佳;方宏杰;张怡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在执行腔镜肾癌术的执行品管圈应用前后的各30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中,未用品管圈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取品管圈应用患者30例为实验组,分析研究手术的结果,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手术治疗后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耐受性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事故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为保证肾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结合品管圈在护理流程中进行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鲍希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直肠癌患者术后造口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分组,即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甲组应用基本护理,乙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造口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乙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情况均优于甲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燕玲;肖琴;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BD针留置的成功率,探讨佳封管方法,延长BD针留置时间(3~5)天为成功.去除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速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对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采用正压封管方法之后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方面明显改善,提高了BD针的留置成功率,减少了患者被反复穿刺的痛苦,且输液经过顺利无渗漏.结论:正压封管方法能提高BD针留置成功率.
作者:杨岩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腹膜透析(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保护残肾功能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一人群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四年来患者死亡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毕光宇;陈蕊;卜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8例进行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以抽签发为分组依据,将其平均分为对照及实验2组,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而实验组44例患者治疗方法为常规及乌司他丁腹腔灌洗联合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27%,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明显较高,同时实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采用乌司他丁腹腔灌洗进行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人文精神是护理工作中固有的重要含义.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当前的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处于不断淡化的处境.应当从转变护理教育模式、加强护患沟通和增强护士职业感情培养几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建设.
作者:王会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骨关节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疾病患者83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4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蕾;冷佳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后可知:1.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2.对照组的语言功能评分为(5.6±1.2),研究组的语言功能评分为(8.2±0.9)分,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讨论: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申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探讨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是控制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偶莲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304例妇科手术病人.对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且就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妇科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情绪,根据具体的心理状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结论妇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由于存在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的需求,其对待手术的心理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多还原
作者:董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呼吸暂停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1例VLBWI患儿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患儿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对照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时,及时给予机械刺激,效果不佳时加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儿出生后1周内和出生1周后呼吸暂停发生情况、体重变化和肠道喂养情况、平均用氧时间及机械通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出生后1周内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出生1周后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及肠道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平均用氧时间和因频繁呼吸暂停需行机械通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持续应用小剂量氨茶碱可有效降低VLBWI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机械通气率,缩短患儿用氧时间,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腹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67%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银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理论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来我院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之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与风险发生率.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7.80%),观察组的手术风险发生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医学上推广并使用.
作者:张思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复方左炔诺孕酮片的避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实施开放性对照试验调查的单次无保护性性交并且在72h内需要紧急避孕的妇女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妇女随机分为参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参照组患者予以口服左炔诺孕酮片避孕,实验组患者予以复方左炔诺孕酮片避孕,对比分析两组妇女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与避孕成功率98%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24%与避孕成功率84%,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左炔诺孕酮片对于单次无保护性性交且72h内实施紧急避孕的妇女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护理体会.方法: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治疗的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有一百多例,随机取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记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我院的进行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缓解,保持了病情的稳定.根据随访得到结果,患者术后皆无并发症发生.而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出院时间明显比护理干预的时间要长.结论: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的手术治疗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晓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藏医对仲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藏医在这类疾病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尤其是利用药浴等方法加以治疗,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