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对基层医院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张富军

关键词:基层医院, 闭合性, 性损伤, 检查手段, 诊断价值, 治疗手段, 无创伤性, 损伤治疗, 损伤类型, 受伤部位, 生存质量, 皮肤黏膜, 临床表现, 快速扫描, 发生部位, 病人, 影像学, 完整性, 分辨率, 组织
摘要:闭合性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保持完整性,深层组织没有裸露的损伤.依据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多样,大多为昏迷和联合损伤的病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闭合性损伤治疗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手段和生存质量.近十几年来,尽管影像学检查手段发展及应用日新月异,但对于基层医院来说,CT由于具备快速扫描、横断成像,以及高度分辨率呈无创伤性等优势,仍然为目前对闭合性损伤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60例患者进行护理,该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针对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探讨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反复穿刺的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液体渗透,有1例患者出现针头脱落,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60例患者家属有5例不满意,20例较满意,35例很满意,总满意率为91.67%.结论:对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进行分析,我们体会医护人员的专业性是改善护理效果的重点所在,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完善自身的个人修养,做好临床输液护理工作.

    作者:杜东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利迭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舒利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利迭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难度大,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作者:周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和设定目标、要因分析、拟定措施.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缺陷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贵人药液配合三拐五疗法治疗急慢性腰痛120例观察

    目的:运用中药注射疗法和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术治疗各类腰痛.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来我所治疗腰痛患者总计120例,采用该疗法治疗一疗程观察效果总有效率为94.17%.结论:该疗法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余东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型纳米药物克服肿瘤化疗抗药性的研究

    现阶段,癌症是人类必须直面的可怕的病魔之一.由于其他方法的不确定性,化学治疗成为目前可以有效抑制癌症的不错方法.但是由于化学治疗所使用药物具有较高的毒性以及重复使用所带来的抗药性问题,使得化学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近九成的癌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抗药性有直接关系.所以找到一个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并且提高它对化疗的敏感度的方法成为了许多肿瘤专家的梦想,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不过近有好消息传来,由于纳米颗粒进去癌症细胞比较容易,那我们就可以对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进行适当的改造,这样改造后的颗粒既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抗药性又对肿瘤细胞内吞顺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评估与研究

    目的:剖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病例,共计130例.按照入组时间,将所选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65例.A组接受健康教育,B组接受常规宣教.观察两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疾病认知度调查评分与患者满意率.结果:A组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疾病认知度调查评分为(90.12±6.34)分、患者满意率为96.92%,B组分别为(79.83±6.95)分、83.08%.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糖尿病护理中合理引入健康教育措施,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疾病认知度与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俞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差错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行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方法:分析在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护理差错的原因,以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得出常见的护理差错的风险因素,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大大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BL查房模式在提高急诊年轻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护理研究作为其重要内容,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在临床护理中,在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利用PBL查房模式的便利优势,将其应用于急诊护理诊治工作,尝试多种角度思考临床护理问题,注重引发护理人员的自主思考能力,对临床患者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PBL查房模式在提升急诊年轻护理急救能力的应用,探究当下急救护理培训方法的实际现状,为其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作者:桂文芳;干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目的:探析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发展情况.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7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遮盖疗法;实验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仪器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视力恢复情况及预后复发情况.结果: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视力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预后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进行依次比较后发现,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后,效果良好,改善了患儿视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患儿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汝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并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不同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出发,对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了不尽相同的影响.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要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就应该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针对性预防措施和方法的运用减少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高桂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的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增加明显,对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促使病情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荣翠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核菌培养方法对照与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运用不同培养方法开展结核杆菌临床检验工作的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中心接收的82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样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运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传统罗氏培养法以及BacT ALERT3D培养法展开培养检测,分析比较3种培养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全部82例患者痰液样本中,在传统罗氏培养法条件下有34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41.46%(34/82);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条件下有35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42.68%(35/82);在BacT ALERT3D培养法条件下,有32例患者痰液样本成功分离获取结核菌,其阳性检出率为39.02%(32/82).传统罗氏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11-52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时间为(22.1±11.4)天;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12-47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时间为(20.7±10.6)天;BacT ALERT3D培养法条件下的阳性报告时间介于7-47天之间,平均阳性报告之间为(33.4±6.2)天.三种培养方法应用条件下的实验室微生物污染率均在3%以下,且导致痰液检验样本发生实验室污染的微生物主要为真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结论:针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简易结核菌血清琼脂斜面培养法、传统罗氏培养法以及BacT ALERT3D培养法展开培养检测,其在结核菌的阳性检出率、实验室微生物污染发生率和引致原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证实三种结核菌培养检测方法均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当引起临床检验科医师的充分关注.

    作者:竹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予以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共有6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率高达100%,治疗依从率95.4%(62/65).空腹血糖(7.3±1.8)mmol/L,餐后2h血糖(8.5±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2.1)mmol/L,血糖情况控制良好.结论:健康教育在提高T2DM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丹;刘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需要院内转运的危急重症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院内转运,观察组实施综合合理干预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转运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可有效减少意外发生机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6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均减少,其中减少50%的占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整体而言尿蛋白含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正常的比例为85.3%,明显比对照组的63.6%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尿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强;周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应急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呼吸困难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组81例采取应急护理干预,对照组81例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应急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继续研究和推广.

    作者:高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清开灵注射液对无并发症的上呼吸道感染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计100例,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所选取的是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利用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的反应的记录等.结果:有效率,观察组的93.3%低于对照组的98%,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观察组的46.51%,P<0.05,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者进行治疗时,利用清开灵注射液不仅能使临床疗效明显,还可以减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能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曙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在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42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时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应性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术后遗留疤痕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且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治疗阑尾炎患者时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孟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妇科住院病房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将200例妇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控制等要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于康复治疗患者满意率及保持患者心情平稳是有帮助的.

    作者:程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