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英
目的: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其中21例患者入院时昏迷,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21例患者入院时无昏迷,无昏迷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结合GOS评定法,探究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救治疗效.结果:昏迷组患者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死亡.无昏迷组中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枕部着力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入院后立刻进行颅脑CT检查,观察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治疗方案,给与开颅清除术或者相应的其他辅助治疗清除额叶底部血肿、解除颅内高压可以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王光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措施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8至2016.07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4例采取一般性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4例患者则在对照组一般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循证护理措施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及心绞痛发生的概率情况.结果:2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分别为(33.26±4.31)分、(32.61±4.35)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并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9.26%、20.37%,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病情.
作者:徐明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为单纯性肛瘘患者行隧道拖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单纯性肛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挂线疗法予以治疗,而研究组则行隧道式拖线术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时间以及住院花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痊愈时间以及住院花销相比对照组明显偏低,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计算,结果为该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疗效优于挂线疗法,不仅可提升治疗质量,还能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李显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解.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148例重症肺炎婴儿,对婴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痰液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婴儿重症肺炎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其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臭鼻克雷伯菌;其中8例婴儿为细菌合并支原体感染、3例婴儿为细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婴儿为单纯支原体感染.从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方面来看,病原菌与青霉素、一代头孢、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要的情况,并且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对婴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要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同时对本地婴儿重症肺炎病原学特征及抗生素敏感性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利福昔明在急性细菌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队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腹泻患者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利福昔明治疗,分析利福昔明在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结果经过治疗后,31例患者中,显效18例(58.1%),有效13例(41.9%),无效0例(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用药第1天后有14例(45.2%)患者腹泻停止,第2天后有21例(67.8%)患者腹泻停止,第3天后有30例(96.8%)患者腹泻停止.经过治疗后,进行细菌学检验,发现所有患者细菌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细菌清除率为100%.在进行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福昔明在治疗急性细菌性腹泻中,可以改善腹泻等临床症状,消除细菌效果较好,疗效安全确切.
作者:孙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胃镜治疗术中应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的临床效果,旨在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时间段内在接受胃镜的患者76例,根据随机原则,将之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给予不同的镇静麻醉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胃镜治疗手术中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组患者胃镜操作进行的更顺利,操作用时短,手术中、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更少,满意度更高,各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意义(均P<0.05).结论:胃镜治疗术中应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镇静麻醉,使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操作更顺利、用时更短,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左光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谵妄转归效果研究.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80例ICU谵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普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的同时给予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谵妄患者强化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治疗进度,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秦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产科行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数字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24例,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2h、24h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17%,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以迅速止血,降低出血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6年3月),30例/组.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
作者:秦莉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以及甲状腺手术特点,以我院往年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40例试验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体位,试验组采取改进手术体位,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躁动率、术后肩背疼痛率进行对比,以便得到手术体位改进后对患者术后影响,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希望对提升甲状腺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帮助.
作者: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专业护理工作中行营养支持方案的意义.方法:对照观察108例因胃肠疾病、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53例A组术后展开一般干预,而55例B组则展开营养支持,给予两组住院时长及其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53例A组住院时长(19.05±2.11)d,55例B组是(9.71±3.10)d,(P<0.05);A组病例满意度79.25%(42/53),B组是98.18%(54/55),(P<0.05).结论:胃肠护理工作中,通过展开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机体病情的基础上,促进其康复,推荐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入银杏叶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9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各项指标功能,临床上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万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103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患者,给予患者彻底清洗睑缘部,按摩睑板腺,热敷眼睑以及局部用药等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性治疗后,终患者治愈84例(81.6%),好转19例(18.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治疗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手段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眼部症状,消除患者干眼症.
作者:许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护理工作安全性的体现不在于发生安全事故后如何进行补救,而是体现在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方面,而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重点与医院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医院可采用成立质量监督小组,由其去组织、协调、评估与改进医院的护理工作.除此以外风湿免疫科还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制度,并严格监督确保制度得到落实执行,以上措施大大的提高了风湿免疫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效预防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80份,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溶血前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分析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溶血前后WBC及Hbg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血前后RBC、Hct、MCV、MCH、MCHC、RDW、N百分数、L百分数、Plt、PDW、MPV及PCT12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血常规检查的多个检测指标产生影响,造成血常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在检测过程中应积极预防标本溶血的发生.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尤瑞克林注射液联合使用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尤瑞克林.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为宜,记录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ESS评分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ES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给予丁苯酞、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吴洁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急诊一般都是要求在尽量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实习的医生与护士来说,在实习的阶段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相应的急诊案例,这对于急诊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本文提出了情境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的教学中以此提高急诊教学质量.
作者:干文芳;高礼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国31个省的3~12岁的儿童血清共12000份,并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监测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经对比,城市的乙肝疫苗接种率95.32%显著高于农村66.87%;而接种疫苗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的儿童;此外,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1.8%)显著低于农村儿童(9.2%).两者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我国儿童乙肝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与1992年比较,有明显下降,且城市效果明显优于农村,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防控管理,进而降低农村儿童乙肝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郭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对老年居民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14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为研究主体.分为A组与B组,A组76例,B组64例.A组给予全科团队综合干预,B组给予泻药治疗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半年内的排便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74%,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1.25%,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3个月后第1周与6个月后第1周的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与大便性状评分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团队对老年居民慢性便秘的综合干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增加患者每周的排便次数,控制慢性便秘的病情发展,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孔令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骨质疏松患者用药进行分析,以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录的11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类型的差异,将其分为3组.ABC三组各39例,分别使用降钙素,双磷酸盐和VitD3进行治疗.经过相同时间的观察和护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临床用药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骨质疏松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B组患者使用双磷酸盐药物的治疗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A组治疗效果较C组而言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体表现在患者的骨密度情况有较大好转.结论:降钙素,双磷酸盐和VitD3应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赵高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