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王惠媛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西药药剂, 效果
摘要:目的:对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头孢他啶的方式来对炎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方式来对炎症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有效治疗炎症,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PBL查房模式在提高急诊年轻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护理研究作为其重要内容,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在临床护理中,在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利用PBL查房模式的便利优势,将其应用于急诊护理诊治工作,尝试多种角度思考临床护理问题,注重引发护理人员的自主思考能力,对临床患者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PBL查房模式在提升急诊年轻护理急救能力的应用,探究当下急救护理培训方法的实际现状,为其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作者:桂文芳;干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卫生室接收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而观察组则采取阿莫西林联合果胶秘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观察,对照组患者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提升其医学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献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下表现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与胃镜下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胃镜诊断下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来获取胃镜下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关性,从而确定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结果胃镜下诊断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透见或结节状表现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0.47%;黏膜呈颗粒状表现确诊符合率为78.57%;对黏膜皱襞变平或消失,血管透见或结节状表现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2.85%,与胃镜下诊断结果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病理诊断与胃镜下诊断中,两者具有差异性,需要从两者诊断方案的结合中来提升确诊率.

    作者:王永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英夫利昔单抗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36例作为临床对象,实施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且分析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后,临床患儿指标明显降低,CRP水平也显著下降,经统计学分析,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研究意义.结论:对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实施英夫利昔单抗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对关节功能有改善作用,在应用之中不会损害肝肾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

    作者:周志强;丁国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效果

    目的:对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超声雾化液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好转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耳鼻喉科急性炎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MSM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同伴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县的200例MSM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案,并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应用应答者招募法对MSM人群进行基线期、中期、期终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艾滋病的总共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HIV可以通过胎传、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IV传播风险、衣原体感染有药可治等,其余知识点的干预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MSM人群实施POL干预方案,并结合网络宣传和外展服务等进行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升其健康意识.

    作者:郭洪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疼的手术配合过程,总结护理配合经验.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体位特出,术中配合难度大,专业性强,术中配合专业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键.

    作者:周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医院尝试在骨科开展下肢DVT强化护理改进活动,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改进前骨科收治手术患者420例,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3月~2016年5月,入选患者379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康复训练落实率、经穴按摩、弹力袜穿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预防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落实不到位是引起DVT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预防措施实际落实质量,进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作者:刘姚;郭琳;张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中隔新鲜穿孔外用溃疡散的治疗效果总结

    目的:观察总结溃疡散作用于鼻中隔新鲜穿孔的治疗效果,发现其治疗该疾病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0例鼻中隔穿孔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康复新液组、外用溃疡组和红霉素眼膏组,通过分析比较5次换药后鼻中隔穿孔愈合情况和愈合率得出结论.结果:首先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三组愈合率对比统,显示存在差异性.通过三组两两的分析发现外用溃疡组总愈合例数和有效率大于康复新液组,远大于红霉素眼膏组对比显示不存在差异性.结论:外用溃疡散对患者鼻中隔新鲜穿孔影响较大,能促进穿孔愈合有效效提高新鲜穿孔愈合的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亚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学生个人评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人评价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对嘉兴市某综合性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组的大学生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体育运动和个人评价总分等维度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个人评价各因子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r=0.106~0.574),多数维度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个人评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密切相关,初步推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可提升个体自信心.

    作者:陈俏廷;雷璇;雷浩;陈敏佳;方宏杰;张怡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医用注射臭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疾病治愈率,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的改善效果

    目的研究在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针灸操作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后实施康复护理及加用针灸操作,对比两组病情改善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控制能力.

    作者:沈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对基层医院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闭合性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的皮肤黏膜保持完整性,深层组织没有裸露的损伤.依据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多样,大多为昏迷和联合损伤的病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闭合性损伤治疗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手段和生存质量.近十几年来,尽管影像学检查手段发展及应用日新月异,但对于基层医院来说,CT由于具备快速扫描、横断成像,以及高度分辨率呈无创伤性等优势,仍然为目前对闭合性损伤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术前肺功能检查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术前肺功能检查中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前肺功能检查总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查的用时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用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用时15min以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肺功能检查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提高明显,检查用时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红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目的:探讨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腹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30例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67%vs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张银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超声造影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了103例来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112个结节,令患者进行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常规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2%,结合造影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0.2%,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中,恶性结节的AT、TTP时间要低于良性结节,恶性中不均匀强化比例高于良性而环形强化比例低于良性,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难以明确的结节鉴别能力上升,并且结合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鲁韬;杨莹美;李雪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此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之后,77例患者中出现2例神经痛的患者,血清肿以及阴囊血肿分别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5.19%.对患者随访1年,发现1例复发患者,复发率为1.30%.结论: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汝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资料关节镜检查和镜视下手术已是关节外科重要的诊断方法和良好的治疗手段[1],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们科共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膝关节镜直视下关节清理,滑膜切除,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平均半年随访79例收到满意疗效,1例效果不满意,主管大夫建议更换膝关节.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手术的成败,手术后快速康复、舒适度提高、并发症少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陈春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式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的有27例,观察组抢救成功的有35例,两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诊断发现,对照组中有8个患者出现2个脏器衰竭现象,6个患者出现2个脏器衰竭现象,3个患者出现4个脏器衰竭现象,观察组中有2个患者出现1个脏器衰竭现象,1个患者出现3个脏器衰竭现象,未有患者出现4个脏器衰竭现象.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系统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死亡风险,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提高临床救治几率.

    作者:王龙;袁芳;杨莉娟;陆丽;袁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分析医院妇产科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针对医院妇产科的护理隐患和对策,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妇产科护理安全事件50例为研究对象,展开回顾式分析.结果:医院妇产科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中,是护理人员占据主要部分,比例52.00%,包括专业技能不成熟、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欠缺等内容.其次为病患自身原因引发安全隐患事件,比例28.00%,表现为不遵从医嘱等.后为医院因素,占据比例20.00%,包括住院环境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结论:为提高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性,应当从医院、患者和护理人员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下,减少安全医患,保证病患安全.

    作者:徐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