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英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120例老年患者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80.0%,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护理中适合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
作者:胡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三组均为45例,比较联合治疗组、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WOMAC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WOMAC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臭氧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97.78%)显著优于单纯臭氧组(86.67%)和单纯透明质酸钠组(77.7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熏洗配合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元海;马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孕妇的孕期管理.方法:通过选取医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进行试管婴儿技术临床300例孕妇作为实际的研究对象,改善并实施对她们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心理辅导,并与随机选取本次研究之前的3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结果管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可明显改善试管婴儿孕妇的妊娠结果,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并推广.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治疗酒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酒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戒断症状评分(CIWA A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戒断症状评分、HAMD及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氯硝西泮对酒依赖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福;吕娅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82%(45/55),实验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一种新型导管固定装置方法在外科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制作一种新型导管固定装置带针导管固定带.2014年4月—2016年4月外科引流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1组为应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62例,另一组为对照组62例,应用常规引流管组,将两组患者引流管脱落、堵塞及更换次数、护理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患者引流管脱落、堵塞及更换次数、护理时间等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带针导管固定带应用于外科引流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导管脱落、堵塞发生,更换次数减少、护理时间缩短,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陆军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微创腰椎间旁突出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8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40)和参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记录.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实验组护理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评分对比,均呈现为t>8,p<0.05的结果.结论:将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法应用于微创腰椎间旁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护理时间有所缩短,这一研究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红;丁琳;王思思;蔡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联合侧隐窝阻滞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与对照组(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关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护理研究作为其重要内容,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在临床护理中,在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利用PBL查房模式的便利优势,将其应用于急诊护理诊治工作,尝试多种角度思考临床护理问题,注重引发护理人员的自主思考能力,对临床患者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PBL查房模式在提升急诊年轻护理急救能力的应用,探究当下急救护理培训方法的实际现状,为其提供几点优化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作者:桂文芳;干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法分期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初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对照组43例,只采用电针治疗.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x2=6.5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早期治疗中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上隔物温和灸能显著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作者:杨树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人评价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个人评价问卷对嘉兴市某综合性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组的大学生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关系、总体自信水平、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体育运动和个人评价总分等维度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个人评价各因子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间均呈正相关(r=0.106~0.574),多数维度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个人评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密切相关,初步推测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可提升个体自信心.
作者:陈俏廷;雷璇;雷浩;陈敏佳;方宏杰;张怡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妊娠结局.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共7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妊娠成功率为62.9%,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48.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活产率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应用于早期宫颈癌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脊髓损伤的患者60例,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干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同时使用焦虑自评表、抑郁测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情况和状态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均小于接受心理干预之前,并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以上的对比干预治疗能够看出,针对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案而将其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案,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增加明显,对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两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促使病情快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荣翠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绩效考核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探讨计分绩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及作用.方法:从服务质量、技术质量、工作数量、专业考核、业务学习等要素对手术室各级护士进行计分考核.结果:通过计分绩效管理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改进,提高了护士的素质.结论:通过计分绩效考核可以改善护士的服务理念,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态度.
作者:秦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肠套叠的B超特点和治疗体会,提高儿童小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73例小儿单发小肠套叠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成2组,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病例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手术组小肠套叠的套叠长度显著长于非手术组,套叠肠管直径显著大于非手术组,手术组2.68±0.29cm,非手术组1.5±0.45cm,二者差异显著(p<0.001).结论暂时性小肠套叠有自行复位可能,可能无需治疗.持续性小肠套叠,仍有机会通过空气灌肠成功治愈,避免手术创伤.
作者:孟立祥;戚士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本研究对泌尿结石治疗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分别探究了排石汤治疗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法、气压弹道碎石法、激光碎石治疗法的各自的治疗方法、优劣势.
作者:王彩红;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爱立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本科室2015年06月—2016年08月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爱立敷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结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立敷结合护理干预治疗静脉炎具有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白细胞增殖,减轻疼痛、消肿的作用,效果明显可推广.
作者:翟慧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8例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两组均采用传统护理措施作为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家用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理量表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患者通过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使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方面临床治疗上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为别为30例心律失常患者.对于研究组的患者在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于常规组的患者只采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通过对这6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哪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更高.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到改善的有22例,占比为73.33%;常规组的患者心律失常状况得到改善的仅有14例,占比为46.67%,说明研究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通过治疗,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改善的时间也比常规组的患者来得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从此次研究中,我们可以明确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上,辛伐他汀的治疗有效性非常高,而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熊银瓶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