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吉祥
目的探讨和分析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脊髓损伤的患者60例,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干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同时使用焦虑自评表、抑郁测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情况和状态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均小于接受心理干预之前,并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以上的对比干预治疗能够看出,针对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新生儿艾滋病毒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乡城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734份新生儿血清标本作为研究资料,所有新生儿年龄均低于18个月.对1734份新生儿血清标本分别采用快速检验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如果两次结果均呈现为阴性,则报告为阴性,如果两次检测结果分别为阴性和阳性或均为阳性,则再次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进行确定,观察比较两种检验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等.结果:快速检验法诊断阳性率为0.92%,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阳性率为0.75%,两种检测方式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快速检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与金标准比较,其中快速检验法敏感性为61.5%(16/16+10),准确性为100.00%(16+10/26);酶联免疫吸附法误诊率为0.76%(13/13+1605),准确性为98.5%(13+1605/1734),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虽然相差不大,但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快速检验方法更加简单,能够快速应用以新生儿艾滋病毒检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裕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一种医院独具的组织结构模式、经营管理理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包括全体职工对医院的关爱程序,依赖程度及职工本身具有责任感、荣誉感等.医院文化能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理念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家医院特有的文化,就是一家医院的灵魂.在医院管理中,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医院的品牌战略成为每一位员工的理念,融入每一位员工的奋斗目标中,使全体干部职工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共同事业中来,这就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神奇作用,更是医院管理的更高层次要求.
作者:吕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实习护士的素质与水平,为提高儿科的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质量保障.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对于实习护士来讲,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士的质量,不仅是临床实习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样也临床带教老师重点研究的内容.采用更适合临床更贴合实习护士本身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质量.
作者:何成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中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65例颅脑创伤患者为例,使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颅脑创伤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其自接诊到住院得到有效治疗护理的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脑创伤急诊救治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使患者更快得到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是指对取自人体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并为临床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的实验室[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即我们通常叫的检验科,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由于病人丧失自知力与自制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检验科人员综合素养能力不足,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开展,从而延误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本文从专业本领、专科知识、患者沟通、自我保护、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力进行探讨,为精神病专科医院检验科及时服务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作者:张智润;张豪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治疗中行腹腔镜微创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1例,参照组治疗中予以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治疗中予以腹腔镜微创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微创术应用在老年直肠癌治疗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出血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术前肺功能检查中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前肺功能检查总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查的用时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结果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用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用时15min以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肺功能检查经循证护理干预后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提高明显,检查用时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红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0例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5例患者.在护理对策中,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终护理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较好改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谢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以及相关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这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50例(64.10%),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28例(35.90%).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不良、是否应用抗生素或制酸剂、是否留置胃管、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对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除了要予以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与防治措施.结论: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难以完全避免并发坠积性肺炎,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着非常复杂的构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必须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坠积性肺炎,给予患者积极治疗,让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针对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特征的有效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县的200例MSM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心同伴宣传(POL)干预方案,并结合网络宣传、外展服务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宣教,应用应答者招募法对MSM人群进行基线期、中期、期终进行评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艾滋病的总共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升,干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HIV可以通过胎传、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HIV传播风险、衣原体感染有药可治等,其余知识点的干预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MSM人群实施POL干预方案,并结合网络宣传和外展服务等进行健康宣教,可显著提高MSM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升其健康意识.
作者:郭洪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93.33%5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BD针留置的成功率,探讨佳封管方法,延长BD针留置时间(3~5)天为成功.去除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大限速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对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采用正压封管方法之后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等方面明显改善,提高了BD针的留置成功率,减少了患者被反复穿刺的痛苦,且输液经过顺利无渗漏.结论:正压封管方法能提高BD针留置成功率.
作者:杨岩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出生治疗的34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无任何疾病的34例儿童为对照研究对象,对两组成员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值显著高于正常组成员,P<0.05;感染程度严重的患儿指标值显著高于感染程度低的患儿,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敏C反应蛋白引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开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制定措施,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质量.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2月出现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不合格原因.结果:2016年1~2月收集血片数为320例;血片不合格数为16例,发生率为5.0%,其中未浸透占56.25%,面积不足占25%,重复滴血占12.5%,标本污染占6.25%.结论: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标本贮存环境及管理工作确实存在问题,需提出相关改正措施.
作者:童珠;李敏;张艳;何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心理在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选择2015年入院治疗的44名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随机选择其中22名作为护理组,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并配合常规用药,另外22名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服药,常规护理相同,护理组则额外给予心理治疗.结果一个月之后,护理组患者自述关节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心理护理配合常规治疗疗效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风湿寒性关节痛的治疗中,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宫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并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从不同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出发,对药物对医学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其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造成了不尽相同的影响.结论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要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就应该对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针对性预防措施和方法的运用减少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高桂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此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之后,77例患者中出现2例神经痛的患者,血清肿以及阴囊血肿分别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5.19%.对患者随访1年,发现1例复发患者,复发率为1.30%.结论:腹腔镜腹腔内网片植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汝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在消毒供应工作流程中,对工作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潜在的职业危害原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因素,职业防护意识淡薄.结论:认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职业暴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姚代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苏州市某城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现状,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学龄前儿童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市某城区2015-2016学年的43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问题依次为龋齿(32.88%)、视力异常(12.78%)、超重/肥胖(6.85%)等.男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结论]该区学龄前儿童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以龋齿、视力异常、超重/肥胖为主;男生存在的超重/肥胖问题更为突出.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从而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美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