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和设定目标、要因分析、拟定措施.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缺陷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臭氧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臭氧组与冲击组,每组各56例,臭氧组采用臭氧治疗,冲击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评分.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臭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冲击组,疼痛评分低于冲击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重复利用性较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以及相关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这78例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50例(64.10%),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有28例(35.90%).引起坠积性肺炎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营养不良、是否应用抗生素或制酸剂、是否留置胃管、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对卧床老年痴呆并发坠积性肺炎患者除了要予以对症支持综合治疗之外,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切开气管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通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与防治措施.结论: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难以完全避免并发坠积性肺炎,其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有着非常复杂的构成因素与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必须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其发生坠积性肺炎,给予患者积极治疗,让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93.33%5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达96%,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对照组为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围术期,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实施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从我科随机抽选早期中风偏瘫患者90例,抽样分成三组:针灸疗法A组,共30例;高压氧疗法B组,共30例;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C组,共30例,统计疾病治疗结果.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疾病优良率分别为66.7%、70.0%、93.3%,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高压氧、针灸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学习.
作者:穆晓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实习护士的素质与水平,为提高儿科的整体服务水平提供了人才质量保障.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对于实习护士来讲,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护士的质量,不仅是临床实习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样也临床带教老师重点研究的内容.采用更适合临床更贴合实习护士本身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质量.
作者:何成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将保守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NSE水平、血清S-100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天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颈脊髓损伤的患者60例,并且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干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同时使用焦虑自评表、抑郁测量表,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情况和状态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均小于接受心理干预之前,并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和抑郁的症状测量之后得出的结果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经过以上的对比干预治疗能够看出,针对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调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专业护理工作中行营养支持方案的意义.方法:对照观察108例因胃肠疾病、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53例A组术后展开一般干预,而55例B组则展开营养支持,给予两组住院时长及其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53例A组住院时长(19.05±2.11)d,55例B组是(9.71±3.10)d,(P<0.05);A组病例满意度79.25%(42/53),B组是98.18%(54/55),(P<0.05).结论:胃肠护理工作中,通过展开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机体病情的基础上,促进其康复,推荐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巨乳症又称乳房肥大,是指女性乳房过度发育,含腺体及脂肪结缔组织过大增生,体积超长与躯体明显失调.可发生胸部压迫感、慢性乳腺炎、疼痛、肩酸沉重及乳房下皮肤糜烂等[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指切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因乳房属于女性的私密部位,就诊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因此就对健康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3-2016.1期间,抽取11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观察组应用硫酸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应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探讨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根据两组数据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仔细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提高疾病认识度,早期治疗,合理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康复.
作者:罗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40例,B组(给予红霉素治疗)4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患者,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模式有着更为明显的治疗成效和相对更高的安全度,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院前急诊急救干预模式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中心救治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不实施院前急诊急救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诊急救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急性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家属对急诊救治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院前急诊急救干预模式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姚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胺碘酮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0d,将其作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治疗周期内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在明显风湿活动的患者中出现5例多形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发生率为20.0%(5/25);在75例患者当中共出现了17例胸闷心慌的患者,发生率为22.67%(17/75).结论:虽然胺碘酮治风湿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副作用比较多,特别是存在明显风湿活动的患者容易出现多形性心动过速的情况,对患者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临床应用胺碘酮需要慎重.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局部药物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医用注射臭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三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和复发率,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疾病治愈率,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向道友;叶元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病例导入式教学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讲授法,实验组给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对比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护理操作实践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和护理操作实践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给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病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巩固掌握的护理知识,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能力,是一种值得广泛使用的职业教育方法.
作者:胡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没有压疮发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7%.结论对康复科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中超声造影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了103例来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112个结节,令患者进行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增强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超声常规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2%,结合造影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0.2%,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中,恶性结节的AT、TTP时间要低于良性结节,恶性中不均匀强化比例高于良性而环形强化比例低于良性,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难以明确的结节鉴别能力上升,并且结合常规超声对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鲁韬;杨莹美;李雪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了准确了解青岛市市民对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以便有效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市民口腔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参观者1148名,当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内容需求上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高,达到97.56%,而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普遍乐于接受的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占95.40%.结论:青岛市民对口腔预防保健知识需求较高;市民普遍乐于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方式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预防保健教育,因此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宣传力度,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市民口腔卫生健康水平.
作者:赵久旭;吕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