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占比指标的探讨

王海涛

关键词:药占比, 政策, 控制, 措施
摘要:通过国家层面控制药占比的政策,分析其成因及后果,总结我院控制药占比的经验、措施及效果,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取其4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指导设为对照组,另外45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两组实施教育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等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增强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能力,从而促进患者临床恢复健康,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通过对1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护理经验的总结,体现阴道成形术围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本例患者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进行连续的护理,总结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结果本例患者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手术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稳定,过程顺利.结论有计划的手术护理配合对腹腔镜辅助下生物补片法阴道成形术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岚;郭阳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强消毒隔离与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探讨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例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2000例手术中,I类手术766例,占手术总数的38.3%,切口无感染(0%);Ⅱ类手术1200例(60%),其中感染4例.占0.2%.结论:加强手术室的环境、空气、物品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强化无菌操作的观念,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同时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2000例手术的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和采取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孙少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以为患者实施手术已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痛苦为目的的重要场所,存在着风险大、急危重症多、工作人员压力大等特点.加强手术室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是为手术患者提供周到、细致、用心、体贴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形成一种温馨、安全、舒适、人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文化.我们手术室在医院倡导的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收益良多.本文以实践为经验,总结了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意义,大限度地满足手术病人和手术医生的需求,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作者:王雨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误服氢氧化钠致食管狭窄行球囊扩张术1例患者的护理

    食管球囊扩张术是消化科重要的内镜下诊疗手法,对于食管良性肿瘤以及腐蚀性化学损伤致食管狭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1例误服氢氧化钠致食狭窄行球囊扩张术1例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食管球囊扩张术的相关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经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住院10天后,好转出院,术后1月胃镜复查,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陈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版GSP认证对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版的GSP认证已经无法适应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逐步完善了新版GSP认证,以促使医药行业在新的环境中取得较快速的发展,新版GSP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版GSP认证对医药行业发展产生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作者:秦磊;吴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儿科接收的300例儿科患儿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护理安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对策.结果:影响患儿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护患的沟通问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问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问题以及护理人员的人手问题.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为护患的沟通、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专业技术以及人手问题.院方应从这个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儿科的护理安全.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4月之间在我院各科室治疗中出现的89例临床不合理用药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出现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原有的药学服务进行整改.结果:89例出现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中其中用药时间不合理占有比例高,达38.20%,其次是药物选择不合理,占25.84%.结论:药学服务在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健全基层医院药学服务管理措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可靠、安全的治疗药物.

    作者:丁美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8.18%(54/5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1.82%(45/55),实验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高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婴儿重症肺炎诊治病原学分析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目的:对我院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解.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148例重症肺炎婴儿,对婴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痰液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婴儿重症肺炎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其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臭鼻克雷伯菌;其中8例婴儿为细菌合并支原体感染、3例婴儿为细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婴儿为单纯支原体感染.从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方面来看,病原菌与青霉素、一代头孢、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要的情况,并且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对婴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要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同时对本地婴儿重症肺炎病原学特征及抗生素敏感性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ICU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6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患者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13.9%.危险因素与床头抬高≥30~45°、留置胃管、再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溃疡、抗生素的使用相关.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对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芳;唐冬;王龙;刘艳丽;王本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差错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可行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方法:分析在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护理差错的原因,以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分析得出常见的护理差错的风险因素,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护理,有助于大大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宇;陈亚玲;岳中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的CT临床表现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4例免疫低下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5例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T临床表现.结果:两组CT临床表现均为空洞、支气管播散、结节或肿块、树芽征,患者分布与占比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洞与支气管播散为免疫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病典型CT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马民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急诊ICU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没有压疮发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7%.结论对康复科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级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当今,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脑部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脑屏障的存在,选择性地阻碍物质向脑部递进并到达脑部病灶发挥作用.基于此,治疗药物中有一部分难以跨越血脑屏障.其中双级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可实现药物脑内的精准递送,从而提高药物的转运及药物于脑部病灶区浓集,有利于脑部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很好的医疗应用前景.

    作者:李灵芝;丁昕;李甜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目的:评估基层医院妇产科医护服务中践行优质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从基层医院的具体工作出发,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病人107例为评估对象,依据调研活动的要求将其划分作实验组55例、对比组52例,分别施行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型护理的相应措施,评比两种护理法实施情况.结果:护理以后,实验组病例的健康知识认知率、服务舒适率、服务满意率都超出对比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层妇产科临床中实践优质护理服务,能提升女性病人的舒适程度、满意程度及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值得积极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郭娅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copd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copd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7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另57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率及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SGRQ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COPD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提高了其配合度,改善了其身心状况,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巨乳缩小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

    巨乳症又称乳房肥大,是指女性乳房过度发育,含腺体及脂肪结缔组织过大增生,体积超长与躯体明显失调.可发生胸部压迫感、慢性乳腺炎、疼痛、肩酸沉重及乳房下皮肤糜烂等[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指切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因乳房属于女性的私密部位,就诊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因此就对健康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病中感染病情的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患者感染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病感染患者40例的资料,诊断患者病情,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评定治疗效果.结果:40例糖尿病足病感染患者经由针对性治疗后,1例患者截肢,占比2.5%.从治疗结果上来看,12例患者疾病得以治愈,16例患者疾病得以好转,12例患者疾病治疗无效,疾病好转率为70.0%.结论:临床及时诊断糖尿病足病感染病情,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对于降低截肢率、提高总体效果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其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近期生活状况予以了解,且依据生活质量量表实施评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评分相比于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干预组各项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肿瘤内科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可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崔建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