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CCM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伍小芝

关键词:护理组长负责制CCM, 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对护理组长责任制在CCM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CCM的质量管理中采取护理组长责任制,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并在本科室护理人员中选取年资高、临床经验丰富、责任感极强、具有较佳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护士担任组长,并确定其岗位职责后,享受相对应的待遇,帮助护士长开展二级管理.对比护理组长负责制实行前后6个月内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度、准确度等以及对选取60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开展比较.结果:经实行护理组长制度后,科室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操作技术、护理质量评分等相关方面均优于实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M的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组长负责制效果显著,提升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流涎的吞咽言语诊治仪配合功能训练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吞咽言语诊治仪结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流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出现吞咽障碍、流涎的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针灸和吞咽功能基础训练进行康复,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采用的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和流涎症状中,采用基础的训练,并且结合吞咽言语诊治仪进行治疗,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治疗中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资料,总结其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以及医院不安全因素,三个不安全因素的占比分别为14.04%、5.26%和1.7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医院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教育,这是有效防止发生不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眼科术前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院前管理的模式进行临床病症治疗的干预方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620例患者资料,其中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3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的310例患者资料划分为实验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住院手术管理方法进行干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院前的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管理干预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比对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院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实验组患者对于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且具备较好的手术前自我准备程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的退住院占据几率从之前的3.84%降低到当下的2.64%,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眼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的护理干预,提升院前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功能,能够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依从性,对于患者自我进行的服药和自我照顾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医护干预.

    作者:童海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实习的实习学生50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病历评分.结果:观察组学生病历评分为(87.52±9.13)分,对照组学生病历评分为(71.11±8.54)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及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剧松立;邓时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40例,B组(给予红霉素治疗)4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患者,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模式有着更为明显的治疗成效和相对更高的安全度,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CCM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组长责任制在CCM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CCM的质量管理中采取护理组长责任制,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并在本科室护理人员中选取年资高、临床经验丰富、责任感极强、具有较佳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护士担任组长,并确定其岗位职责后,享受相对应的待遇,帮助护士长开展二级管理.对比护理组长负责制实行前后6个月内科室护理人员的相关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度、准确度等以及对选取60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开展比较.结果:经实行护理组长制度后,科室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操作技术、护理质量评分等相关方面均优于实行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CM的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组长负责制效果显著,提升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小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评估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将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14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材料的核桩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观察组在修复后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修复满意率均显著优于采用金属核桩修复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达98.3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修复满意率达98.31%,所有比较差异值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修复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患者满意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保佑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营养支持应用于胃肠护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胃肠专业护理工作中行营养支持方案的意义.方法:对照观察108例因胃肠疾病、于2014年07月至2016年10月间进入本院实施手术的患者,53例A组术后展开一般干预,而55例B组则展开营养支持,给予两组住院时长及其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53例A组住院时长(19.05±2.11)d,55例B组是(9.71±3.10)d,(P<0.05);A组病例满意度79.25%(42/53),B组是98.18%(54/55),(P<0.05).结论:胃肠护理工作中,通过展开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机体病情的基础上,促进其康复,推荐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共81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3组,边缘叶组、抗电压-门控钾通道脑炎组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脑炎组,每组27例,比较三组的鉴别诊断差异性.结果:抗电压-门控钾通道脑炎和抗N-甲基-D-天冬氨酸脑炎相比,在临床表现、核磁检查、脑脊液检查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边缘叶脑炎中的精神病、代谢性疾病、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和桥本脑病的MPI检查正常;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桥本脑病和代谢性脑炎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困倦;非血管炎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Wernick-Korosakoff脑病、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代谢性脑炎以及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脑脊液正常.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不同的疾病类型表现出不一样的临床特点,应该采取对应的检查方式进行诊断治疗.

    作者:郑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药占比指标的探讨

    通过国家层面控制药占比的政策,分析其成因及后果,总结我院控制药占比的经验、措施及效果,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而将其分为糖皮质激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55例,对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糖皮质激素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效果明显,治疗效果显著,两组患者指标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效果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伍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并发症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口腔颌面外科术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后,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尹理华;吴福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6年符合标准的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选择依那普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使用,可以更有效的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武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6例,男72例,女34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56例,肝硬化20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例,胃癌4例,胆道出血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作者: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患者86例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价值.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衡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品管圈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腔镜肾癌术后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品管圈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在执行腔镜肾癌术的执行品管圈应用前后的各30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中,未用品管圈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取品管圈应用患者30例为实验组,分析研究手术的结果,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手术治疗后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耐受性以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事故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为保证肾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结合品管圈在护理流程中进行应用,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鲍希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措施分析

    目的:探析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有检验科明确标记的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调查分析误差原因及类型,找寻解决措施.结果:94例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具有高发生率,其次为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者;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高(43.62%),相比于其他因素,差异显著(P<0.05),其次为采集因素(23.40%);送检因素所导致误差中,送检时间过长所致高(27.66%).结论:临床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引起因素多样且较为常见,需在各环节多加重视,提升操作者责任心与临床技能,强化送检工作,并规范化整治标本检验操作与流程,以此实现临床检验质量的大化提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关于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的情况,探究要点并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呼吸疾病临床用药中,分析患者症状对症干预,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健康行为,使得用药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作者:廖明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择来我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67.8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运用并推广.

    作者:熊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146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改进,不断提高对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更好地协助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将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46位心内科患者按年龄、病情、人数等因素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以此进行对比研究两种方法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在临床上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二者均在临床上产生了积极的康复效果.但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更好.结论: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之所以高于对照组,是由于在该组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型护理,说明在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相当重要,能将心内科护理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更为有效实用的方式,值得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