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美仙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住院, 精神分裂症, 护理满意度IPROS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住院部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出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康复病区35例,第一病区35例),康复病区35例为观察组,第一病区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PROS评分、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PROS量表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卫生能力、社会兴趣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

    目的:分析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进入我院血液科的存在感染危险因素患者100例,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加强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发生感染情况,2例肺部感染,1例口腔感染,1例肛周感染.结论:针对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感染率.

    作者:王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80例小儿肺炎患儿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40例,B组(给予红霉素治疗)40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患者,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模式有着更为明显的治疗成效和相对更高的安全度,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推广和研究.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童牙科畏惧症综合护理干预应用研究

    探讨了几种测试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评估方法,并对笑气作为镇静剂的使用范围进行分析,以改善儿童牙科诊疗带来的疼痛控制方法.后对不同干预策略进行评估,以促进口腔科医护人员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新进展分析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疾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将会危及患者的健康,因此,及时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至关重要.实际情况中,我国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虽然有了较大进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周玉晗;杜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

    目的:探讨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及细胞形态学变化在鉴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另选取同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所选取患者临床资料及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三系血细胞在巨幼程度方面相比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更为明显,HDL-C、α-HBDH、LDH和血生化BIL明显升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除巨幼样出现变化之外,还存有形态异常状况.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细胞形态上,除具有诸多相似性之外,彼此间还具有各自特性,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点在HDL-C、α-HBDH、LDH、血生化BIL检测及细胞形态上表现为突出.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眼科术前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采取院前管理的模式进行临床病症治疗的干预方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本次研究需要进行患者资料收集,在本院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620例患者资料,其中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3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8月到2014年1月的310例患者资料划分为实验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住院手术管理方法进行干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院前的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管理干预的信息,为后续的研究比对提供数据信息支持.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院前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实验组患者对于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高,而且具备较好的手术前自我准备程度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房的退住院占据几率从之前的3.84%降低到当下的2.64%,实验组患者接受手术前的住院时间平均比对照组缩短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眼科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术前的护理干预,提升院前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功能,能够提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依从性,对于患者自我进行的服药和自我照顾具有良好的协助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并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医院的相关医护干预.

    作者:童海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站进行治疗的304例妇科手术病人.对妇科手术患者的手术中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且就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妇科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情绪,根据具体的心理状态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结论妇科手术病人术前术中由于存在生理、心理、社会不同的需求,其对待手术的心理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和满足病人的需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多还原

    作者:董秀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7例.甲组患者应用常规经腹超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乙组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子宫肌瘤残留率、复发情况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甲组和乙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差异小,结果无显著性(P>0.05);乙组患者肌瘤残留率更小,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乙组患者复发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超声辅助行腹腔镜剔除术的疗效好、术后残留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腹腔镜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对照

    目的:对比三孔法与四孔法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7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使用三孔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四孔法,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要短于实验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等数据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孔法腹腔镜对于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四孔法.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医学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医学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选取3名检验科工作人员和12名临床医师作为对象,统计、比较了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落实前后的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和检验结果判读失误率.结果: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落实后微生物检验质量及时反馈率和检验结果判读失误率分别为96.0%和10.0%,优于落实前的85.0%和22.0%(P<0.05).结论:加强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检验结果判读失误有所减少,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薛得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ICU颈椎损伤伴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ICU颈椎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进入我院ICU病房的颈椎损伤伴气管切开患者26例,给予进行ICU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11例患者术后2个月内成功封管,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在ICU颈椎损伤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应用效果显著,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预后和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卜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巨乳缩小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

    巨乳症又称乳房肥大,是指女性乳房过度发育,含腺体及脂肪结缔组织过大增生,体积超长与躯体明显失调.可发生胸部压迫感、慢性乳腺炎、疼痛、肩酸沉重及乳房下皮肤糜烂等[1].乳房缩小成形术是指切除部分乳房皮肤、乳腺组织,使乳房体积缩小和乳房位置改善并进行乳头乳晕整形的一类整形术.因乳房属于女性的私密部位,就诊患者往往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因此就对健康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晓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浅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存在的感染情况进行探究,分析患者内科感染的具体病因及病症,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2011年到2012年我院在两年内接受的四十例消化内科临床感染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接收的四十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从体内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抗生素抗药性呈现出不断升高的发展状态.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临床治疗当中,需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感染做好预防,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抗生菌药物,以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康复的佳成效.

    作者:徐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口腔诊疗中异物误吸误咽预防与处理对策

    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及意外而导致的异物误吸误咽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带来身体伤害.分析了常见的口腔诊疗异物种类,并对误吸误咽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5第四季度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为强化中心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和规范化书写处方意识,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保障临床医疗安全,从2013年6月起,中心医务科及药剂科成立了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随机抽取中心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处方938张,对门诊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持续提高中心处方质量,规范药品使用,并针对不合理处方的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许姝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包括退热、化痰、止咳及湿化呼吸道等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使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速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可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润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影响的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140例常规手术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6%,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的22.8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98.57%,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同时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燕芳;邵莉华;邵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目的:医院尝试在骨科开展下肢DVT强化护理改进活动,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改进前骨科收治手术患者420例,纳入对照组,改进后2015年3月~2016年5月,入选患者379例,纳入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内康复训练落实率、经穴按摩、弹力袜穿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下肢DVT发生率较高,预防护理方法基本成熟,但落实不到位是引起DVT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预防措施实际落实质量,进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作者:刘姚;郭琳;张元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3-2016.1期间,抽取11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观察组应用硫酸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应用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探讨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根据两组数据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仔细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提高疾病认识度,早期治疗,合理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康复.

    作者:罗忠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及免疫预防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容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人群的主要特征,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策略及免疫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疾控中心防疫科搜集的资料,分析该地区流行性腮泉炎的发病率,发病的主要年龄层次及病因等.结果: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发病例数为6例,幼儿和小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3.3%和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岁至6岁发病患者占发病总数的16.7%,6岁以上小学生占发病总数的83.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女性占发病总数的16.7%,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调查研究可知,主要发病年龄层次为青少年,发病原因主要与人群密集型有关,可以采取及时注射疫苗和隔离的方式起到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作者:樊章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