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俊春
藏医对仲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藏医在这类疾病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尤其是利用药浴等方法加以治疗,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质量环(PDCA)护理管理措施在对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现状调查,发现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并按计划实施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经过PDCA循环,护士对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上升,有效减少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对行PICC治疗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减少并发症以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奕宏;文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实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26例,参照组治疗中给予氯沙坦钾,实验组在予以氯沙坦钾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舒张压(85.27±7.68)、收缩压(129.25±6.34)以及总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参照组舒张压(110.28±6.24)、收缩压(191.28±5.48)以及总有效率9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沙坦钾与吲达帕胺联合疗法应用在老年高血压中具体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郑亚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将保守治疗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NSE水平、血清S-100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天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通过对我科2014年2月- 2016年9月份收治的21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在移植期间健康教育落实情况的调查,发现其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提高了康教育的成功率,增强了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了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移植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存质量.对降低病死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者:魏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的120例黄疸新生儿患者为研讨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同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退黄平均时间为(5.3±1.1)d,对照组患儿平均退黄时间为(9.8±1.2)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新生儿生理黄疸恢复速,减少患儿退黄时间,更好的控制胆红素指数,且可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出现.
作者:孙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在我院出生治疗的34例儿童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无任何疾病的34例儿童为对照研究对象,对两组成员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分析,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值显著高于正常组成员,P<0.05;感染程度严重的患儿指标值显著高于感染程度低的患儿,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超敏C反应蛋白引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开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子宫瘢痕妊娠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疗程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刮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更受到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周佳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老年脑梗塞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左右手边进边退配合送管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见回血后,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右手食指固定针翼位置,右手拇指延着血管方向缓慢推Y型接口送管,右手食指同时拉针翼往后缓慢退出针芯前段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观察组穿刺方法,解决了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丁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实施综合护士过程中的危险感染因素,且提出对应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456例(产科918例,妇科1538例)患者,调查、统计并分析其住院期间感染情况,得出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年龄分布、主要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结果:呼吸道感染为妇科感染部位多(35.56%),泌尿道感染(28.89%)为其次;创口感染为产科感染部位多(46.67%),呼吸道感染为其次(26.67%);患者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于感染率,伴随患者年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妇产科感染和患者住院时间成正比例关系.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发生感染的因素多样而又复杂,为实现妇产科住院人员感染率的有效降低,护理人员需做到规范操作、强化培训,尽可能实现妇产科住院患者感染率的降低.
作者:张亚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测法作为临床诊断方案,并对患者临床诊断所得结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得出,在8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有1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4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炎,例患者诊断为子宫内膜下肌瘤,22例患者被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在符合率对比上,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与终的病理诊断结果接近,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接近的依次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癌,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测技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现象,为患者临床治疗带来准确依据.
作者:卓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解.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148例重症肺炎婴儿,对婴儿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PCR检测,痰液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婴儿重症肺炎主要致病病原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其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臭鼻克雷伯菌;其中8例婴儿为细菌合并支原体感染、3例婴儿为细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婴儿为单纯支原体感染.从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方面来看,病原菌与青霉素、一代头孢、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要的情况,并且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结论:对婴儿重症肺炎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要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同时对本地婴儿重症肺炎病原学特征及抗生素敏感性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陆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结核病依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特别是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痰结核病菌阳性患者,对异烟肼(H)、利福平(R)两药以及其他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耐多药结核病是引人注目也是多活跃的一种耐药结核病.自1990年美国发现MDR-TB以来至今已经26年,在我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耐多药患者大约已经达到了50万人.根据WHO新完成的《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2010年全球监测与反应》中的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也已达到10万人.而MDR-TB的危害不言而喻,DR-TB防治困难重重.MDR-TB的治疗还是存在着疗程长、治愈率低、不良反应大、费用高等问题.目前,WHO推荐的MDR-TB治疗强化期包含至少4种可能有效的二线抗结核药品及吡嗪酰胺,强化期疗程至少6个月.
作者:朱海娟;陈海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版的GSP认证已经无法适应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逐步完善了新版GSP认证,以促使医药行业在新的环境中取得较快速的发展,新版GSP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版GSP认证对医药行业发展产生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作者:秦磊;吴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其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将康复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MBI评分及FMA评分均得以改善,前后差异对比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MA评分明显更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给予运动想象疗法对上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孙洪海;曾艳;姚瑞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汉中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作者: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探讨了几种测试儿童牙科畏惧症的评估方法,并对笑气作为镇静剂的使用范围进行分析,以改善儿童牙科诊疗带来的疼痛控制方法.后对不同干预策略进行评估,以促进口腔科医护人员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0例2015年4月-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产后48h血清泌乳素、以及初乳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子宫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患者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段从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并掌握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共计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756例与传统手术比较.结果: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强调术前用物准备要齐全,术中护理配合熟练和规范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结论:积极正确的做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全程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
作者:刘雪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体护理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高,手术患者的知情权备受关注.接受手术的患者,往往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非常需要人们的关心与安慰,尤其是得到医务人员的帮助和安慰.手术室护士工作范围由单纯的手术配合扩展到了参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术中与患者的交流,体现手术室护士沟通技巧的重要性. 每一台手术的开展手术室的护士都要与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师、血库、设备科、患者家属、供应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室护士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有效沟通角色,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沟通技巧是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