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佐治婴幼儿肺炎的效果

罗小珍;罗盛华;黄洁

关键词:肺炎, 婴幼儿, 激光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激光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改善通气、对症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激光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50/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 (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122,P<0.01);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漱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3±0.8),(3.5±0.9),(2.8±0.6),(5.3±2.1)d;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1±0.9)(5.3±1.1),(4.1±0.8),(8.6±2.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70,8.955,9.192,7.492;P <0.01).结论 激光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治疗,该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肢体残端采血的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交通或建筑作业意外及人为纠纷伤害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肢体离断伤因短时间内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致重度失血性休克,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急救的关键.但因患者静脉塌陷,常致采集血样失败,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阻断休克的进展,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近期我科通过由肢体残端采集血样成功配血后,及时进行大量输血,挽救了2例患者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家长陪同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诱导期优质护理服务中增加家长陪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接受全麻下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将89例麻醉诱导期由家长陪同的患儿作为实验组,89例由护士直接带人手术室进行麻醉诱导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后血压与脉搏的变化,麻醉诱导时的情绪状况,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80.9%平静、合作,13.5%不安、尚能合作,5.6%焦躁、哭闹;对照组患儿52.8%平静、合作,36.1%不安、尚能合作,18.1%焦躁、哭闹;实验组麻醉诱导时的情绪状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10,P<0.05).麻醉诱导前,实验组血压、脉搏较基础值升高20%以上的患儿分别为34.8%,43.8%;对照组分别为58.4%,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55,11.045;P <0.05);实验组患儿家长术前情绪反应与对术前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长陪同能够有效缓解麻醉诱导期患儿与家属双方的焦虑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晶;刘敏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2例22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及时实施激素冲击治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甘露醇静脉点滴等治疗.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患者药疗后的反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各疗程的药物治疗.结果 22眼经药物治疗后随诊1~6个月,视力提高13眼,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激素性胃肠道反应3例;烦燥、失眠1例;肌内注射部位疼痛13例.结论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对患者视力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颖;马小青;庞秀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关节置换术中巧用脑外护皮膜回收袋制作隔离防护挡板

    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常常发生血液、骨渣四处飞溅现象,主要在摆锯的使用、假体的击打植入、脉冲冲洗器的使用时.可以说这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此时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工作中,常遇到因术者对防护眼镜佩戴的不适应,或助手、洗手护士因侥幸心理未佩戴防护用具而发生血液溅入脸部皮肤或眼内.鉴此,笔者本着节约的宗旨,就地取材,采用手术所用到的脑外护皮膜中弃之不用的回收袋做手术野的防护隔离挡板,经2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萍;张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气管内套管消毒的研究进展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用以解除和防止患者上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方便给氧或机械通气的临床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及时合理的套管消毒护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国内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及评价不一,现将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君;梁冬;吴少君;郭泽霞;李小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通过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因手术在椎管外操作,对脊髓损伤机会少,可减少术后瘢痕粘连的机会.该术式能恢复和重建了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能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症状,改善脊髓供血状况,缓解或解除脊髓受压的症状,现已被广泛用于颈椎退变性疾病,如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椎管狭窄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造成的脊髓压迫性损害.早期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肩疼痛,甚至复发等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刘心;赵岩;李波;刘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疼痛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干封闭疗法,治疗组还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给予人文关怀、照顾者同步实施居家护理指导、希望护理、电话家访指导治疗.采用0 ~ 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30 d及60d优良率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56±22.5),(79±11.9),(73±17.8)分较高于对照组得分(44±16.7),(63±21.2),(59±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4.16,3.63;P <0.05);治疗后60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68±21.7),(82±14.8),(79±18)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46.6±14.3),(70±22.3),(66±1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1,2.84,3.21;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门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医疗质量.

    作者:朱兆珍;董振航;李金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哀伤护理对孕期畸胎死胎引产产妇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哀伤护理对孕期畸胎、死胎引产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畸胎、死胎需要进行引产的孕妇150例为引产组,正常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正常分娩组,分别给予哀伤护理和常规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别在引产和分娩后第1,6,42天进行抑郁状态测量,比较两组产妇抑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在引产或正常分娩后第1,6,42天,引产组产妇的抑郁率分别为50.6%,30.6%,14.0%,正常分娩组分别为23.4%,16.0%,12.0%,在第1,6天两组抑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786,11.768;P<0.01),在第42天两组抑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畸胎、死胎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严重,给予哀伤护理对改善产后抑郁情况有帮助.

    作者:黄小林;蓝院琴;付义霞;陈小荷;蒋玉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品管圈活动在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高3~4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由9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患者术前访视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活动后因访视内容不完善而发生缺陷的目标达成率为233.3%,进步率为77.8%;因术前未访视而发生缺陷的目标达成率为161.5%,进步率为91.3%;因术中物品及应急措施准备不充分而发生缺陷的目标达成率为130.0%,进步率为92.9%.QCC活动前缺陷发生次数为86例次,缺陷发生率为43.0%,QCC活动后发现缺陷12次,缺陷发生率为6.0%,与改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179,P<0.01);活动前后9名圈员对QCC小组无形成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患者术前访视质量有效,同时提高了圈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护理品质意识和脑力开发.

    作者:喻晓芬;洪敏;蒋怡;戴小熠;胡弦琴;张琴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康复锻炼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将7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书面康复锻炼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资料,指导患者自我锻炼.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 本研究70例患者中,61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失访9例,失访率为12.8%.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3.5%,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3,P<0.05);术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分别为,生理功能(55.4±11.2)分,生理职能(49.6±7.5)分,躯体疼痛(78.1±10.5)分,总体健康(67.5±14.5)分,活力(72.3±12.2)分,社会功能(77.0±18.1)分,情感职能(68.6±23.2)分,精神健康(78.9±1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3,4.321,3.012,2.102,2.412,2.210,2.120,2.321;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康复锻炼计划,能达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显著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碧;刘康;陈柯;张杰敏;杜励;陈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全程康复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与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康复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8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得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8周后HAMD得分为(13.00±3.13),(6.15 ±2.50)分,HAMA得分分别为(9.20±2.31),(4.80±2.12)分;对照组干预4,8周后HAMD得分分别为(15.05 ±2.89),(8.00±2.73)分,HAMA得分分别为(11.20±2.55),(6.60±1.47)分,两组HAMD及HAM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3.13,-2.15,-2.23;P<0.05).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在社会适应、遵嘱服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2.71,-2.44,-3.33;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为抑郁症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尤红;刘虹;崔卫华;杨林霖;辛博;刘小玉;马香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法律问题的研究进展

    精神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由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1].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等暴力行为.为避免患者的暴力行为伤及自身或他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护士常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虽然使用保护性约束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患者的危险行为,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据资料显示,精神科医疗争议中5%以上都涉及保护性约束问题[2].因此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了解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精神科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现就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法律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恒温恒湿系统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恒温恒湿系统(MR850湿化系统)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MR850湿化系统,对照组采用普通呼吸回路系统,比较两组在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倾倒冷凝水、吸痰时间、管道护理等护理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VAP发生率对照组为46.67%,实验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P<0.05);吸痰时间对照组为(7±3)s/次,实验组为(5±2)s/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4,P<0.01);实验组患者在痰液的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及在倾倒冷凝水、添加湿化水、管道护理等护理工作量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温恒湿系统应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平波;骆敏霞;顾惠娟;栾丹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指套在整理编写出院病历目录中的应用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整理编写出院病历目录是指将出院病历按规范要求排列,然后按页码填入目录表,要求书写字迹清晰、不能涂改、目录正确.

    作者:张妤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润兴牙龈炎冲洗器联合洁悠神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用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9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口腔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研究组40例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26例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x2 =10.51,P=0.001).研究组3例患者因口腔黏膜反应而延迟治疗,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延迟了至少3d以上(x2=7.57,P=0.006).研究组40例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6例出现Ⅲ级口腔黏膜反应;对照组23例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23例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两组Ⅱ~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06,P<0.01).除了治疗方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抽烟和男性患者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相关.结论 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联合使用能明显减少Ⅱ~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并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抽烟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相关.

    作者:陈思;缪娟;蒋丽丽;何栋成;于长华;李涛;朱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胶质瘤术后化疗的护理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5%~50%,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全切,术后容易复发,预后差,生存期短.临床回顾性分析已证实术后放化疗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传统静脉化疗到达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来对116例胶质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在肿瘤腔内留置Ommagy化疗囊,术后2周开始用盐酸尼莫司汀行静脉全身化疗及瘤腔局部化疗,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陈聪;王钦玉;戢翰升;汪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癫痫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临床癫痫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电活动情况、治疗中断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率15.5%,治疗中断率6.9%,对照组分别为81.0%,36.2%,2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3,6.47,7.62;P <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异常脑电活动、减少治疗中断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培;廖沛光;姚慧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手卫生状况调查表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编制合适的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量表,进行信效度检测,为下一步的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作准备.方法 应用文献检索分析、专题小组讨论及专家咨询法制定量表,采取系统抽样法抽取300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调查1个月后对首次参与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 终量表包含洗手的意识、洗手的指征、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患者不愿洗手因素及患者洗手方式5个维度共34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2,洗手的意识为0.813,洗手的指征为0.909,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为0.846,患者不愿洗手因素为0.853,患者洗手方式为0.898.将量表的34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KMO值为0.807,Bartlett's球形检验近似x2值为1282.1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特征根≥1提取6个公因子,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41%.实验验证分析表明各个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的重测信度r均大于0.8,信度比较好.结论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量表编制要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测评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分析.

    作者:张耀全;顾美红;胡宏;夏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特需高端查体客户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构建特需高端查体客户的护理服务体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简化入院护理评估,设置体检计划及合理流程,专职人员全程陪同,采用多种方式宣教及严格评价检查准备效果等措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通过高端查体客户接受入院评估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特殊检查的准备效果来评价服务体系建立前后的效果.结果 新的服务体系建立后,和建立前相比,入院评估所需时间由8.2 min减少到3.2 min;住院时间由8d缩短到1.8d;满意度由96.44%提高到98.1%.新的服务体系建立后,未发生因客户遗忘注意事项而延误检查的事件,检查注意事项知晓率达到100%;胃肠镜肠道准备效果,由之前的1.71提高到3.43.结论 通过构建特需高端查体客户的护理服务体系,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护理文件书写时间,提升了检查前准备的效果,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作者:李慧;丰荣;胡宇翔;刘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移动护士工作站使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影响因素,为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4名护士长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PDA软、硬件支持不足;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PDA整体质控薄弱;患者配合不好,与其沟通不到位;PDA的推广应用仍需持续改进.结论 多方面因素影响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应建立、健全整改措施,促进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

    作者:王玲玲;李萍;贲艳丽;麻春英;梁宗桦;余喜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