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张冬梅
目的 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疼痛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干封闭疗法,治疗组还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给予人文关怀、照顾者同步实施居家护理指导、希望护理、电话家访指导治疗.采用0 ~ 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30 d及60d优良率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56±22.5),(79±11.9),(73±17.8)分较高于对照组得分(44±16.7),(63±21.2),(59±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4.16,3.63;P <0.05);治疗后60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68±21.7),(82±14.8),(79±18)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46.6±14.3),(70±22.3),(66±1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1,2.84,3.21;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门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医疗质量.
作者:朱兆珍;董振航;李金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课堂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对老年病房护士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康复护理继续教育网络课堂,对老年医学研究所15个病房的251个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教育前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康复护理知识试卷进行测评,比较教育前后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病人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251名护士中有3名未完成课程.对老年病房护士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后,248名护士康复知识中老年康复护理总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心肺功能评定、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老年卧床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知识总分分别为(8.24±1.54),(6.12±1.87),(6.34±1.49),(7.66±1.94),(7.8±1.59),(44.32 ±3.68)分,均高于教育前的(2.56±1.47),(4.23±1.53),(2.78±1.25),(4.5±1.87),(4.56±1.89),(26.31±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1,2.67,3.22,3.13,2.88,3.82;P<0.01);教育后直肠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的得分(8.16±1.69)分和教育前的(7.68±1.5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经过网络课堂进行培训后,护士康复技能中的良肢位的摆放、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体位转移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康复技能总分分别为(6.26±2.06),(8.19±1.58),(7.89±2.06),(6.18±2.69),(28.52±3.58)分,均高于教育前的(2.39±1.59),(5.15±2.68),(4.23±2.36),(1.89±1.56),(13.66±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2.69,2.76,4.56,3.98;P<0.05).结论 通过网络课堂对老年病房护士进行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房护士的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和技能.
作者:卢少萍;任晓晓;李绣球;徐永能;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恒温恒湿系统(MR850湿化系统)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MR850湿化系统,对照组采用普通呼吸回路系统,比较两组在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倾倒冷凝水、吸痰时间、管道护理等护理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VAP发生率对照组为46.67%,实验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P<0.05);吸痰时间对照组为(7±3)s/次,实验组为(5±2)s/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4,P<0.01);实验组患者在痰液的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刺激性咳嗽的发生率及在倾倒冷凝水、添加湿化水、管道护理等护理工作量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温恒湿系统应用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平波;骆敏霞;顾惠娟;栾丹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患者对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服务的满意度,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于2012年6,9,12月份第2个周三的上午进行调查,每次发放问卷200份,对3个时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6个维度平均满意度分别为医院环境87.22%,挂号候诊79.17%,诊疗90.14%,辅助检查80.89%,取药和交费82.97%,投诉78.71%.医院环境和诊疗3个时点满意度均较高;挂号候诊和投诉满意度均逐步提高;辅助检查、取药和交费较6月份均有所提高,3个时点各维度比较除投诉维度(x2=4.683,P>0.05)外,医院环境、挂号候诊、诊疗、辅助检查、取药和交费,3个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5.310,10.718,7.278,59.704,31.840;P <0.05);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低的条目为“当您有意见时,知道找哪个部门解决”,平均满意度67.21%.结论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诊疗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医院管理的终目标,不断促进医院管理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
作者:吴建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逐年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医患纠纷,成为医疗管理者所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国医患纠纷产生原因,现状,新趋势及国内外解决方式现状的综述,并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积极推行第三方调解,并借助媒体正面宣传的力量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周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CoxAl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型多见,夏秋季高发,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以发热,伴有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特征,部分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多由EV71型感染引起,可出现中枢神经和呼吸循环系统病变,甚至导致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有研究报道,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连续2年高发、隔1年或隔2年出现较大规模暴发的情况[1].近年来亚洲手足口病的暴发以EV71型多见[2].有文献报道,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已成为一个新兴的传染病威胁着中国[3].
作者:耿守凡;鞠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构建特需高端查体客户的护理服务体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简化入院护理评估,设置体检计划及合理流程,专职人员全程陪同,采用多种方式宣教及严格评价检查准备效果等措施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通过高端查体客户接受入院评估所需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特殊检查的准备效果来评价服务体系建立前后的效果.结果 新的服务体系建立后,和建立前相比,入院评估所需时间由8.2 min减少到3.2 min;住院时间由8d缩短到1.8d;满意度由96.44%提高到98.1%.新的服务体系建立后,未发生因客户遗忘注意事项而延误检查的事件,检查注意事项知晓率达到100%;胃肠镜肠道准备效果,由之前的1.71提高到3.43.结论 通过构建特需高端查体客户的护理服务体系,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护理文件书写时间,提升了检查前准备的效果,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作者:李慧;丰荣;胡宇翔;刘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在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护士会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注射器进行气管内滴药,注射器上的针头与乳头连接不紧,滴药时会将针头掉进气管内,增加患者的痛苦,病人看见护士在用注射器滴药时,会对针头产生恐惧的心理,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2010年起,我科用一次性头皮针进行气管内滴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娟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交通或建筑作业意外及人为纠纷伤害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肢体离断伤因短时间内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致重度失血性休克,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急救的关键.但因患者静脉塌陷,常致采集血样失败,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阻断休克的进展,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近期我科通过由肢体残端采集血样成功配血后,及时进行大量输血,挽救了2例患者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20例胃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45~101分,平均(69.92 ±9.85)分,单题平均得分为(2.80±0.39)分,不确定性因素得分为29 ~71分,平均(45.32±8.18)分,复杂性因素得分为14~35分,平均(24.61±4.14)分.处于低程度不确定感的患者6例占5%,中等程度者108例占90%,高程度者6例占5%.术前、术后至化疗前及化疗中3个治疗阶段的胃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别为(80.12±8.31),(64.08±5.33),(64.82±4.86)分,其两因子不明确性因素得分分别为(52.83±8.31),(40.78±5.01),(41.79±3.51)分,复杂性因素得分分别为(27.29±3.72),(23.30±3.91),(23.03±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81,50.10,17.27;P <0.01);术前、术后至化疗前及化疗中3个治疗阶段患者的应对方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两因子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需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张婷;李金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不同学历护士对棒式玻璃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120名护士,采用自制“体温计破碎后汞处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分别对汞处理的整体认知、汞基本知识、汞的危害、汞泄露后的处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20名护士对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总体认知得分(37.53±8.89)分,其中中专学历护士(42.63±9.15)分、大专(30.43±4.47)分、本科(40.15±7.33)分,不同学历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4.094,P<0.01).不同学历护士对汞基本知识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汞的危害认知及对汞泄漏后处理办法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汞基本知识这一维度包括5个条目,不同学历人员得分均较高,中专护士得分低,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得分高;其中对于“汞是有毒的重金属”,所有人员均选择了3分,表明不同学历护士对此都非常熟悉.汞的危害这一维度包括6个条目,得分均降低,各条目中专护士得分高,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低;汞泄露后处理办法汞的危害这一维度包括10个条目,中专护士得分高,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护士对体温计汞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对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总体认知较低,加强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汞泄露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体温计破碎后处理流程,提高对汞危害的认识,逐渐推进无汞化医院进程将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惠;李晓宇;李冰;张瑶;杨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垂体腺瘤再次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复发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5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57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脑积水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复发性垂体腺瘤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多且严重,应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瑞燕;侯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6例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婴幼儿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6例婴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论 做好术前人院评估及宣教工作,监测各项生化指标,防止出血,术后预防血管瘤破溃、体循环栓塞、肺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治疗血管瘤成功的关健.
作者:曲斌;梁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通过将椎板一侧或两侧切开,使椎板向外侧移位,以扩大椎管.因手术在椎管外操作,对脊髓损伤机会少,可减少术后瘢痕粘连的机会.该术式能恢复和重建了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能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症状,改善脊髓供血状况,缓解或解除脊髓受压的症状,现已被广泛用于颈椎退变性疾病,如多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发育性椎管狭窄及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等造成的脊髓压迫性损害.早期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颈肩疼痛,甚至复发等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刘心;赵岩;李波;刘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癫痫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临床癫痫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电活动情况、治疗中断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率15.5%,治疗中断率6.9%,对照组分别为81.0%,36.2%,2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3,6.47,7.62;P <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异常脑电活动、减少治疗中断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培;廖沛光;姚慧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用以解除和防止患者上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方便给氧或机械通气的临床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及时合理的套管消毒护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国内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及评价不一,现将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君;梁冬;吴少君;郭泽霞;李小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量伤情复杂、病情危重的伤员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证静脉通道安全、通畅是救治伤病员的工作重点.在伤员转运途中为避免造成管路阻塞、导致管路脱出、莫非滴管倒置致空气进入引起气栓等,要求医护人员与伤病员同步移动并高举液体,否则可能对伤病员均造成再次伤害.为适应灾害救援、野战救护伤员发生密集、伤情严重,地理环境复杂,野外、战地条件下进行抢救及治疗医疗救治的需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设计出一种便携式输液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珍;吴育云;支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1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积极护理和处理措施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为90.9%.结论 对肺癌PICC置管并发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控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仲茹;刘畅;李玉婷;闫晓明;封常美;王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影响因素,为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4名护士长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PDA软、硬件支持不足;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PDA整体质控薄弱;患者配合不好,与其沟通不到位;PDA的推广应用仍需持续改进.结论 多方面因素影响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应建立、健全整改措施,促进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
作者:王玲玲;李萍;贲艳丽;麻春英;梁宗桦;余喜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2例22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及时实施激素冲击治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甘露醇静脉点滴等治疗.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患者药疗后的反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各疗程的药物治疗.结果 22眼经药物治疗后随诊1~6个月,视力提高13眼,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激素性胃肠道反应3例;烦燥、失眠1例;肌内注射部位疼痛13例.结论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对患者视力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颖;马小青;庞秀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