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珍;吴育云;支晨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课堂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对老年病房护士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康复护理继续教育网络课堂,对老年医学研究所15个病房的251个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的康复护理继续教育,教育前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康复护理知识试卷进行测评,比较教育前后老年病房护士对老年病人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 251名护士中有3名未完成课程.对老年病房护士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后,248名护士康复知识中老年康复护理总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心肺功能评定、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老年卧床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知识总分分别为(8.24±1.54),(6.12±1.87),(6.34±1.49),(7.66±1.94),(7.8±1.59),(44.32 ±3.68)分,均高于教育前的(2.56±1.47),(4.23±1.53),(2.78±1.25),(4.5±1.87),(4.56±1.89),(26.31±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1,2.67,3.22,3.13,2.88,3.82;P<0.01);教育后直肠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的得分(8.16±1.69)分和教育前的(7.68±1.5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经过网络课堂进行培训后,护士康复技能中的良肢位的摆放、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体位转移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康复技能总分分别为(6.26±2.06),(8.19±1.58),(7.89±2.06),(6.18±2.69),(28.52±3.58)分,均高于教育前的(2.39±1.59),(5.15±2.68),(4.23±2.36),(1.89±1.56),(13.66±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6,2.69,2.76,4.56,3.98;P<0.05).结论 通过网络课堂对老年病房护士进行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房护士的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和技能.
作者:卢少萍;任晓晓;李绣球;徐永能;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并比较民营和公立医院聘任制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民营医院315名和公立医院394名聘任制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比较两种医院聘任制护士SCL-90各因子评分.结果 民营医院聘任制护士SCL-90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分别为(1.52±0.61),(1.22±0.32)分,均高于公立医院[(0.95±0.36),(0.53±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1,14.30;P <0.05);两种类型医院聘任制护士SCL-90中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医院聘任制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民营医院情况较严重.为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医院管理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应文娟;杨丽霞;陈惜遂;陈书盈;黄海星;刘丽珠;郭郁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对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以提高一线护士对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认知.方法 随机抽取山西省汾阳医院临床护士372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临床护士进行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调查.结果 普通病房护士中接受过培训的占28.37%,特殊病房护士中接受过培训的占85.52%.372名临床护士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方式中,以宣传小册方式和讲座授课方式需求高,分别占67.74%和56.45%.通过各种宣传、板报、讲座、网络等方式进行培训后,临床护士对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知晓率从34.14%提高到9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724.6,P<0.01).结论 通过进行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对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知晓率及认知,是预防、避免和治疗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心爱;张海燕;田苗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20例胃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45~101分,平均(69.92 ±9.85)分,单题平均得分为(2.80±0.39)分,不确定性因素得分为29 ~71分,平均(45.32±8.18)分,复杂性因素得分为14~35分,平均(24.61±4.14)分.处于低程度不确定感的患者6例占5%,中等程度者108例占90%,高程度者6例占5%.术前、术后至化疗前及化疗中3个治疗阶段的胃癌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别为(80.12±8.31),(64.08±5.33),(64.82±4.86)分,其两因子不明确性因素得分分别为(52.83±8.31),(40.78±5.01),(41.79±3.51)分,复杂性因素得分分别为(27.29±3.72),(23.30±3.91),(23.03±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1.81,50.10,17.27;P <0.01);术前、术后至化疗前及化疗中3个治疗阶段患者的应对方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两因子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且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需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作者:张婷;李金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常常发生血液、骨渣四处飞溅现象,主要在摆锯的使用、假体的击打植入、脉冲冲洗器的使用时.可以说这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贯穿整个手术过程,此时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工作中,常遇到因术者对防护眼镜佩戴的不适应,或助手、洗手护士因侥幸心理未佩戴防护用具而发生血液溅入脸部皮肤或眼内.鉴此,笔者本着节约的宗旨,就地取材,采用手术所用到的脑外护皮膜中弃之不用的回收袋做手术野的防护隔离挡板,经2年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萍;张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垂体腺瘤再次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复发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5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57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脑积水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复发性垂体腺瘤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多且严重,应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瑞燕;侯春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精神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由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1].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等暴力行为.为避免患者的暴力行为伤及自身或他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护士常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虽然使用保护性约束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患者的危险行为,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据资料显示,精神科医疗争议中5%以上都涉及保护性约束问题[2].因此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了解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精神科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现就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法律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常用的护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穿刺次数,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一般可以保留3~5d,长可保留1周,然而,因静脉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有一个小缺口,在使用若干天后,常会造成小夹子的丢失,从而造成留置针封管完毕后,无法夹闭延长管.鉴此,我科使用回形针代替小夹子夹闭延长管,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菲;张天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与心理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有效地减轻和改善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532名,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工作压力状况及心理状况.结果 工作压力分析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压力5个维度中,患者护理方面得分(2.73±0.62)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61±0.61)分,居于前2位.SCL-90中护理人员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3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80±0.50),(2.07±0.55),(1.82±0.52)分,均高于常模[(1.37±0.48),(1.62±0.58),(1.65±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37,15.43,6.49;P <0.01);SCL-90其他各因子护理人员得分也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不同性别之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编制、职称护理人员之间心理健康得分比较,40岁及以上护理人员、正式在编人员、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的躯体化因子得分较高(P<0.05),40岁以下人员、非正式在编人员及主管护师职称以下人员的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较高(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称、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及工作四个方面是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重要性顺序为职称>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心理状况欠佳,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高桃;马爱国;邵丽萍;汪求真;王爱敏;高玉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用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9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进行口腔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结果 研究组40例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26例完成了2个周期的化疗(x2 =10.51,P=0.001).研究组3例患者因口腔黏膜反应而延迟治疗,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延迟了至少3d以上(x2=7.57,P=0.006).研究组40例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6例出现Ⅲ级口腔黏膜反应;对照组23例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23例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两组Ⅱ~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06,P<0.01).除了治疗方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抽烟和男性患者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相关.结论 润兴牙龈炎冲洗器和洁悠神联合使用能明显减少Ⅱ~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并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抽烟与严重口腔黏膜炎发生相关.
作者:陈思;缪娟;蒋丽丽;何栋成;于长华;李涛;朱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癫痫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临床癫痫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电活动情况、治疗中断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率15.5%,治疗中断率6.9%,对照组分别为81.0%,36.2%,2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3,6.47,7.62;P <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异常脑电活动、减少治疗中断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培;廖沛光;姚慧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逐年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医患纠纷,成为医疗管理者所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国医患纠纷产生原因,现状,新趋势及国内外解决方式现状的综述,并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积极推行第三方调解,并借助媒体正面宣传的力量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周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6例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婴幼儿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6例婴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论 做好术前人院评估及宣教工作,监测各项生化指标,防止出血,术后预防血管瘤破溃、体循环栓塞、肺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治疗血管瘤成功的关健.
作者:曲斌;梁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络操群组运动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个社区开展中医经络操运动干预6个月,其中1个社区为实验组,采用经络操群组运动干预,另1个社区为对照组,采用个体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采用运动行为自我评价、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价两组患者运动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行为自我评价、DMQL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运动行为得分(37.00±8.367)分,DMQLS的生理、心理、社会、满意度纬度和总分分别为(51.33±4.358),(51.13±3.937),(50.70±3.098),(50.13 ±3.902),(249.30±8.918)分;对照组各项得分分别为(31.00±9.229),(47.93±1.946),(47.27±2.212),(46.63±2.684),(46.63±2.812),(234.03±6.139)分;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8,3.902,4.690,5.434,4.441,7.732;P<0.05);实验组运动干预后生活质量除疾病维度外其他维度和总分均较干预前高,对照组除疾病、满意度维度外其他维度和总分较干预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络操群组运动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雅娟;沈勤;叶会玲;陈国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影响因素,为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4名护士长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PDA软、硬件支持不足;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PDA整体质控薄弱;患者配合不好,与其沟通不到位;PDA的推广应用仍需持续改进.结论 多方面因素影响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应建立、健全整改措施,促进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
作者:王玲玲;李萍;贲艳丽;麻春英;梁宗桦;余喜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不同学历护士对棒式玻璃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120名护士,采用自制“体温计破碎后汞处理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分别对汞处理的整体认知、汞基本知识、汞的危害、汞泄露后的处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20名护士对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总体认知得分(37.53±8.89)分,其中中专学历护士(42.63±9.15)分、大专(30.43±4.47)分、本科(40.15±7.33)分,不同学历护士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4.094,P<0.01).不同学历护士对汞基本知识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汞的危害认知及对汞泄漏后处理办法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汞基本知识这一维度包括5个条目,不同学历人员得分均较高,中专护士得分低,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得分高;其中对于“汞是有毒的重金属”,所有人员均选择了3分,表明不同学历护士对此都非常熟悉.汞的危害这一维度包括6个条目,得分均降低,各条目中专护士得分高,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低;汞泄露后处理办法汞的危害这一维度包括10个条目,中专护士得分高,大专护士居中,本科护士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护士对体温计汞相关知识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对体温计破碎后汞泄露的总体认知较低,加强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汞泄露知识培训,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完善体温计破碎后处理流程,提高对汞危害的认识,逐渐推进无汞化医院进程将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惠;李晓宇;李冰;张瑶;杨艳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麻醉诱导期优质护理服务中增加家长陪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接受全麻下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将89例麻醉诱导期由家长陪同的患儿作为实验组,89例由护士直接带人手术室进行麻醉诱导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后血压与脉搏的变化,麻醉诱导时的情绪状况,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80.9%平静、合作,13.5%不安、尚能合作,5.6%焦躁、哭闹;对照组患儿52.8%平静、合作,36.1%不安、尚能合作,18.1%焦躁、哭闹;实验组麻醉诱导时的情绪状况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10,P<0.05).麻醉诱导前,实验组血压、脉搏较基础值升高20%以上的患儿分别为34.8%,43.8%;对照组分别为58.4%,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55,11.045;P <0.05);实验组患儿家长术前情绪反应与对术前护理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长陪同能够有效缓解麻醉诱导期患儿与家属双方的焦虑情绪,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晶;刘敏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气管插管适用于任何确实需要气道管理的状况,如需要全身麻醉行手术治疗或危重症患者需要重症监护者时的一项操作技术.近年来国内护士学者多关注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特别是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护理[1-3],而国外学者则较关注在对于困难气管插管的预测.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的定义,困难气管插管(difficult tracheal intubation,DTI)是指无论是否存在气管病变,经规范化培训的麻醉医师借助普通喉镜直视下显露声门困难,需要反复多次插管者[4].
作者:刘传永;厉瑛;桂莉;张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哀伤护理对孕期畸胎、死胎引产产妇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畸胎、死胎需要进行引产的孕妇150例为引产组,正常分娩的产妇150例作为正常分娩组,分别给予哀伤护理和常规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别在引产和分娩后第1,6,42天进行抑郁状态测量,比较两组产妇抑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在引产或正常分娩后第1,6,42天,引产组产妇的抑郁率分别为50.6%,30.6%,14.0%,正常分娩组分别为23.4%,16.0%,12.0%,在第1,6天两组抑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786,11.768;P<0.01),在第42天两组抑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畸胎、死胎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严重,给予哀伤护理对改善产后抑郁情况有帮助.
作者:黄小林;蓝院琴;付义霞;陈小荷;蒋玉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将7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书面康复锻炼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资料,指导患者自我锻炼.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 本研究70例患者中,61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失访9例,失访率为12.8%.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3.5%,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3,P<0.05);术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分别为,生理功能(55.4±11.2)分,生理职能(49.6±7.5)分,躯体疼痛(78.1±10.5)分,总体健康(67.5±14.5)分,活力(72.3±12.2)分,社会功能(77.0±18.1)分,情感职能(68.6±23.2)分,精神健康(78.9±1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3,4.321,3.012,2.102,2.412,2.210,2.120,2.321;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康复锻炼计划,能达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显著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碧;刘康;陈柯;张杰敏;杜励;陈竹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