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斌;梁琍
目的 探讨全程康复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8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得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8周后HAMD得分为(13.00±3.13),(6.15 ±2.50)分,HAMA得分分别为(9.20±2.31),(4.80±2.12)分;对照组干预4,8周后HAMD得分分别为(15.05 ±2.89),(8.00±2.73)分,HAMA得分分别为(11.20±2.55),(6.60±1.47)分,两组HAMD及HAM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0,-3.13,-2.15,-2.23;P<0.05).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在社会适应、遵嘱服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2.71,-2.44,-3.33;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为抑郁症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尤红;刘虹;崔卫华;杨林霖;辛博;刘小玉;马香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用以解除和防止患者上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方便给氧或机械通气的临床常见手术.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内套管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及时合理的套管消毒护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国内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及评价不一,现将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君;梁冬;吴少君;郭泽霞;李小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周期性充气加压(IPC)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及药物预防;IPC组44例在对照组预防措施基础上加用周期性充气加压.观察患者术后第3,7,14天D-二聚体变化和下肢周径差值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周径差值在第3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含量在第7,14天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术后下肢周径差值第7天(2.8698 ±0.8887)cm,第14天(3.3558±0.9064)cm,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71,-2.702;P<0.01).术后第3天D-二聚体含量IPC组(0.6498 ±0.2175) ng/L,对照组(0.7541±0.2380)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5).IPC组DVT发生率为13.95% (6/43),对照组31.82% (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0,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期性充气加压可明显缓解患者下肢肿胀,降低D-二聚体含量,具有明显的血栓预防效果.
作者:宫瑜;于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癫痫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临床癫痫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脑电活动情况、治疗中断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率15.5%,治疗中断率6.9%,对照组分别为81.0%,36.2%,2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03,6.47,7.62;P <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异常脑电活动、减少治疗中断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培;廖沛光;姚慧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疼痛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干封闭疗法,治疗组还同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给予人文关怀、照顾者同步实施居家护理指导、希望护理、电话家访指导治疗.采用0 ~ 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30 d及60d优良率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7.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56±22.5),(79±11.9),(73±17.8)分较高于对照组得分(44±16.7),(63±21.2),(59±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4.16,3.63;P <0.05);治疗后60d生理职能、肌体疼痛及总体健康得分治疗组分别为(68±21.7),(82±14.8),(79±18)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46.6±14.3),(70±22.3),(66±1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1,2.84,3.21;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门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医疗质量.
作者:朱兆珍;董振航;李金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全过程的记录.也是对采集到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病历既是临床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探索疾病规律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病历对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医院管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整理编写出院病历目录是指将出院病历按规范要求排列,然后按页码填入目录表,要求书写字迹清晰、不能涂改、目录正确.
作者:张妤如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使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影响因素,为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推广及我国移动护理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8名临床护理人员、4名护士长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进行现场录音和速记,并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PDA软、硬件支持不足;护理人员执行意识欠缺、培训不足;PDA整体质控薄弱;患者配合不好,与其沟通不到位;PDA的推广应用仍需持续改进.结论 多方面因素影响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应建立、健全整改措施,促进PDA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
作者:王玲玲;李萍;贲艳丽;麻春英;梁宗桦;余喜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量伤情复杂、病情危重的伤员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证静脉通道安全、通畅是救治伤病员的工作重点.在伤员转运途中为避免造成管路阻塞、导致管路脱出、莫非滴管倒置致空气进入引起气栓等,要求医护人员与伤病员同步移动并高举液体,否则可能对伤病员均造成再次伤害.为适应灾害救援、野战救护伤员发生密集、伤情严重,地理环境复杂,野外、战地条件下进行抢救及治疗医疗救治的需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设计出一种便携式输液架,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珍;吴育云;支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精神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由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有些可伴有生理功能障碍[1].精神病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常会出现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等暴力行为.为避免患者的暴力行为伤及自身或他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疗的顺利进行,护士常采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虽然使用保护性约束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止患者的危险行为,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层出不穷,而且随着我国卫生法制的不断健全,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据资料显示,精神科医疗争议中5%以上都涉及保护性约束问题[2].因此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了解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高精神科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现就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法律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络操群组运动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个社区开展中医经络操运动干预6个月,其中1个社区为实验组,采用经络操群组运动干预,另1个社区为对照组,采用个体运动干预.运动干预前后采用运动行为自我评价、生活质量量表(DMQLS)评价两组患者运动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行为自我评价、DMQL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运动行为得分(37.00±8.367)分,DMQLS的生理、心理、社会、满意度纬度和总分分别为(51.33±4.358),(51.13±3.937),(50.70±3.098),(50.13 ±3.902),(249.30±8.918)分;对照组各项得分分别为(31.00±9.229),(47.93±1.946),(47.27±2.212),(46.63±2.684),(46.63±2.812),(234.03±6.139)分;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8,3.902,4.690,5.434,4.441,7.732;P<0.05);实验组运动干预后生活质量除疾病维度外其他维度和总分均较干预前高,对照组除疾病、满意度维度外其他维度和总分较干预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络操群组运动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变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雅娟;沈勤;叶会玲;陈国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因交通或建筑作业意外及人为纠纷伤害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肢体离断伤因短时间内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致重度失血性休克,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急救的关键.但因患者静脉塌陷,常致采集血样失败,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阻断休克的进展,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近期我科通过由肢体残端采集血样成功配血后,及时进行大量输血,挽救了2例患者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将70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锻炼计划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书面康复锻炼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等资料,指导患者自我锻炼.采用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 本研究70例患者中,61例患者完成了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失访9例,失访率为12.8%.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3.5%,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63,P<0.05);术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分别为,生理功能(55.4±11.2)分,生理职能(49.6±7.5)分,躯体疼痛(78.1±10.5)分,总体健康(67.5±14.5)分,活力(72.3±12.2)分,社会功能(77.0±18.1)分,情感职能(68.6±23.2)分,精神健康(78.9±1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3,4.321,3.012,2.102,2.412,2.210,2.120,2.321;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康复锻炼计划,能达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显著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碧;刘康;陈柯;张杰敏;杜励;陈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在临床上,气管切开患者当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护士会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用注射器进行气管内滴药,注射器上的针头与乳头连接不紧,滴药时会将针头掉进气管内,增加患者的痛苦,病人看见护士在用注射器滴药时,会对针头产生恐惧的心理,而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2010年起,我科用一次性头皮针进行气管内滴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娟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肺癌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1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积极护理和处理措施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为90.9%.结论 对肺癌PICC置管并发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控制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仲茹;刘畅;李玉婷;闫晓明;封常美;王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当今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逐年增多,如何有效解决医患纠纷,成为医疗管理者所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我国医患纠纷产生原因,现状,新趋势及国内外解决方式现状的综述,并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积极推行第三方调解,并借助媒体正面宣传的力量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周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2例22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及时实施激素冲击治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甘露醇静脉点滴等治疗.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患者药疗后的反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各疗程的药物治疗.结果 22眼经药物治疗后随诊1~6个月,视力提高13眼,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激素性胃肠道反应3例;烦燥、失眠1例;肌内注射部位疼痛13例.结论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对患者视力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颖;马小青;庞秀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在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为实施安全管理查房前,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物品存放、消防应急、人工气道、设备状态、医院感染控制、纠纷隐患、抢救药品、人工喂养安全、患者及其家属权利9方面的质控情况.采用自制量表评价实施效果,该量查表内容包括院内护理质量评分(满分100分)、不良事件数、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 实施安全管理查房后消防应急、设备状态、医院感染控制、纠纷隐患、抢救药品、人工气道、人工喂养安全、患者及其家属权利以及物品存放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9.6±0.33),(98.49±2.46),(97.72±2.17),(99.26±0.63),(99.88±.0.24),(99.73±1.47),(99.25±0.76),(98.73±2.62),(98.92±0.78)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4.21±2.52),(95.33±3.18),(93.81±2.58),(97.78±2.11),(98.97±1.03),(95.15±3.48),(97.23±1.96),(94.52±3.36),(91.69±2.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38,2.894,2.621,3.138,3.265,3.841,3.562,3.435,2.973;P<0.05);实施后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分为(98.86±0.75)分,高于实施前的(95.32±1.96)分;而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6%,低于实施前的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3;x2=3.92;P <0.01);实施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分别为94.24%和96.80%,均高于实施前的88.63%和93.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3,7.32;P <0.01).结论实施“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可明显降低ICU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和安全的高品质医疗护理服务,该模式同样适用于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的安全管理,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任国琴;张燕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编制合适的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量表,进行信效度检测,为下一步的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作准备.方法 应用文献检索分析、专题小组讨论及专家咨询法制定量表,采取系统抽样法抽取300例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调查1个月后对首次参与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 终量表包含洗手的意识、洗手的指征、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患者不愿洗手因素及患者洗手方式5个维度共34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2,洗手的意识为0.813,洗手的指征为0.909,手卫生知识及正确洗手的方法为0.846,患者不愿洗手因素为0.853,患者洗手方式为0.898.将量表的34个条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KMO值为0.807,Bartlett's球形检验近似x2值为1282.1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特征根≥1提取6个公因子,6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9.41%.实验验证分析表明各个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的重测信度r均大于0.8,信度比较好.结论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量表编制要求,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测评MHD患者手卫生状况的分析.
作者:张耀全;顾美红;胡宏;夏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高3~4类手术患者术前访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由9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患者术前访视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活动后因访视内容不完善而发生缺陷的目标达成率为233.3%,进步率为77.8%;因术前未访视而发生缺陷的目标达成率为161.5%,进步率为91.3%;因术中物品及应急措施准备不充分而发生缺陷的目标达成率为130.0%,进步率为92.9%.QCC活动前缺陷发生次数为86例次,缺陷发生率为43.0%,QCC活动后发现缺陷12次,缺陷发生率为6.0%,与改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179,P<0.01);活动前后9名圈员对QCC小组无形成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患者术前访视质量有效,同时提高了圈员的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护理品质意识和脑力开发.
作者:喻晓芬;洪敏;蒋怡;戴小熠;胡弦琴;张琴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6例巨大血管瘤合并卡梅综合征婴幼儿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6例婴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结论 做好术前人院评估及宣教工作,监测各项生化指标,防止出血,术后预防血管瘤破溃、体循环栓塞、肺循环栓塞等并发症的护理是治疗血管瘤成功的关健.
作者:曲斌;梁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