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拉帕米联合卡托普利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沙壮;李佳鼎;王丽;李旸

关键词:维拉帕米, 卡托普利,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摘要:目的:观察维拉帕米与卡托普利联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30例,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2.1ml/kg)、维拉帕米组(0.2ml/kg),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组(2.1ml/kg,0.2ml/kg)。心肌缺血复灌后抽取颈静脉脉血100ml分别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灌注后药物治疗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膀胱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比较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与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并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分析方式基础上,本院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选取同期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未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表现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过敏史、饮食习惯以及饮酒等方面的因素均与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存在联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医护人员而言,需准确掌握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药学知识水平,熟知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避免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丁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思路治疗脑梗死肢体偏瘫的探索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思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推拿、针灸、理疗等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n=20)与联用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n=2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NFI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NFI均有程度不等降低,FMA、MBI评分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观察组降低和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应用体外反搏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功能障碍,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王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巧妙固定头颈外科术口负压引流球的方法

    头颈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都会放置一根或多根术区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引流球。应用的优点在于能有效清除创腔内积血、积液、积气,进创口快速愈合,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促,同时能有效避免敷料潮湿污染带来不适感,减少物品消耗和敷料的更换次数。但由于头颈部活动量大,表面不平整,存在较高脱管风险,对此我科室不断改进负压引流管的固定方法,终总结出一个有效固定负压引流装置的方法,该方法显著降低了脱管的发生率,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舱内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也是继发癫痫的主要病因,此类病人如何预防舱内癫痫发作,舱内发作时如何应急处理,是高压氧治疗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作者:李顺勇;王培玺;钟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挑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8月,将30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对其中一组患者进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称为普通组,另一组患者接受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称为锁定组,比较普通组患者及锁定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锁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14/15)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0.00%(9/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促进恢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疗效显著,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谢伟军;苏自清;陆进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单纯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治疗后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以及病毒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医学临床检验技术当中会对质量产生的影响包含了生理因素、仪器与试剂因素、标本采集因素以及诸种人为因素。想要令其检验质量得到控制,则需要在检验前、检验中以及检验后将相关工作的质量控制落实到位。

    作者:陈刚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化疗前后,专职护士给予患者合理护理,密切关注其各项生理指标。治疗3个月后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治疗后55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发热26例;疼痛20例,呕吐17例,腹泻11例,均无异位栓塞。针对患者各种症状给予相应护理,其症状有效控制,恢复迅速。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前后依据患者症状对其实施系统、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动脉栓塞化疗临床效果。

    作者:吕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妇科疾病的普查结果进行回顾式分析与研究。方法:使用回顾性方法对2002年至2010年本公司女性职工的妇科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统一表格对女性职工的相关情况进行普查,做好记录,并对普查的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以两年为一个阶段,对比妇科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定期对本公司女性职工妇科疾病普查活动,对结果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得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附件疾病等是危及女性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宫颈类疾病的发病率高,居妇科疾病的第一位。普查结果提示女性职工各种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减趋势。

    作者:李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治疗。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接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出38例,对患者的急救和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并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方法可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两个部分,其中院前急救以缓解治疗为主,院内治疗则包括催吐、静脉通路建立、药物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本次38例患者中35例患者为轻中度酒精中毒,在入院治疗(1.27±0.15)d后出院,另外3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则在治疗(6.28±0.29)d后出院,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酒精中毒的院前和院内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步骤,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对身体的损伤。

    作者:王泽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阑尾炎患者社区外科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社区医疗机构诊治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随机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中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详细询问病情,并在B超检查基础上进行病症诊断和治疗。总结老年阑尾炎病症特点,统计入选病例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急性患者病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低热、恶心、呕吐等,但病症表现不突出。患者中,21例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7例保守治疗,2例转院。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10.3±1.6)天,20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96.43%(27/28),并发症发生率4.76%(1/28)。结论:老年阑尾炎临床表现不明显,社区医生需充分掌握患者病症特征,并结合科学诊断准确选择佳治疗方法,以提高老年阑尾炎治愈率,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黄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西京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再住院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降低再住院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杨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现今国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简称AS)正将其防治重心不断前移,众多的医学学者也开始关注AS的临床前期,目前对于动脉硬化方面的证据已经充分掌握,但对由严重狭窄动脉血管引发的临床症状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此就AS早期形成与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之间影响现有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后续关于AS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相关参考依据。

    作者:汤梦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的食道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食道癌患者采取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有临床疗效,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食道癌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食道癌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均有临床意义,且小切口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疫苗的质量管理与监管检查

    疫苗属于高风险的特殊商品,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新生儿。而疫苗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其是一项复杂的工序,为了保证疫苗的质量,生产企业在进行疫苗生产和运输等过程时需要严格保证其质量。但由于疫苗生产和运输等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其质量管理控制较为困难,像在山东疫苗事件中,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在疫苗的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出现问题。

    作者:廖鸿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置入PICC后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次性置管成功114例,成功率95%。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2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破损漏液1例、静脉炎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结论:化疗患者应用外周静脉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加强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出现后积极护理应对。

    作者:廖梅文;李曼;逄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77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抽检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探讨,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改进对策。方法:2015年8月,医院试抽检77例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处方,调取患者住院病历、药历,了解患儿年龄等基本情况,临床诊断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离与限定日剂量(DDD),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细菌学感染疾病占85.71%、真菌性感染1.30%、病毒性感染占12.99%;一种抗菌药物66.23%,采用二联药物25.97%,三联药物7.79%,非限制抗菌药物使用率70.13%,限制性药物使用97.40%,特殊抗菌药物使用6.49%,限制性药物送检率69.33%(52/75),特殊抗菌药物送检率80.00%(4/5);使用强度居前4位药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垃维酸钾;用药期间换药10.39%;不合理用药49.35%,病毒疾病使用抗菌药物8例、不合理联合用药24例、抗生素使用强度过高6例。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问题集中在不合理联合用药、病毒感染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

    作者:崔海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例1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8年的回顾性报告

    报告了一例1型糖尿病患者8年的糖尿病自我管理,以及接受专科知识培训后自我管理的改变,反应了临床上特别是非糖尿病科室教育的不足之处,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督促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杨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靶剂量倍他乐克在心功能不全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靶剂量倍他乐克在心功能不全康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处于康复期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靶剂量倍他乐克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