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仙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胃癌术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运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前后各蛋白指数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感染率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长上,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代开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老年患者具有资历深、经验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等特点,与青年患者相比往往更加希望受到尊敬与关爱。在健康体检中进行有效地护理沟通能督促老年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与老年人群相关的阳性指标。
作者:黄洁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多样性护理(观察组,n=42)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依从性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P<0.05).从血糖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
作者:周彩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通常在治疗中采用药物治疗,本文则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对当前高血压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陈锡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判负性情绪,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及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章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危重病的抢救率。方法:调查商河县人民医院内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妇产科患者,选择出现产科危重病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记录妇产科患者发生产科危重病后,抢救时和抢救后对患者的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55例产科危重病妇产科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4.5%,抢救成功的患者终健康出院。结论:妇产科患者一旦出现产科危重病,需采取紧急抢救,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抢救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纠正酸中毒和缺氧,防止肾功能衰竭和心脏衰竭,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休克的再次出现,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健康出院。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慢性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添加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状态的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管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艾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CTP在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行灌注扫描,术前后相对灌注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后rTTP比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血管非供血区术前后rTTP及狭窄血管供血区和非供血区术前后rCBV、rCBF、rMT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P可较好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rTTP较敏感。
作者:杨宏志;李延静;高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本院收治的18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次研究的重点就是针对妇产科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掌握切实有效的干预手段进行治疗和护理。妇科患者出现的疾病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伴随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以及女性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妇产科就诊人数不断扩充。另外,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承担生育的重大责任,因此也扩曾了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几率。针对接受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为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进行相关的病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从妇产科腹部手术的病理因素入手,通过中医护理治疗和西医干预方式,以及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干预三方面入手,希望能够提升当下的医学进步水平,奠定良好的医学干预发展基础。
作者:赵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次对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采用雷利度胺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雷利度胺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2~6个疗程,平均(3.98±0.65)个疗程,其中有效患者3例,病情完全缓解患者2例,死亡1例;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疲倦与乏力的情况,但是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腹泻、恶心、皮疹、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而针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均遵循医嘱给药,患者不良情况得以好转。结论:对于难治复发性粒细胞白血病首选雷利度胺,但是此药物存在轻度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能够得到缓解,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步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间患牙周病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药膜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药膜治疗牙周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症状,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汪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69例进行临床护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4例与实验组35例。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的护理风险率(38.24%)与实验组(14.29%)相比较高(x2=5.13,P<0.05);该组护理满意度(94.29%)与实验组(70.59%)相比较低,且x2=6.74,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极佳,该方法不仅能从根本上降低护理风险率,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且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在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治疗,同时围术期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迅速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病毒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将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3例。参照组患儿接受补液+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的基础上,接受喜炎平+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次数、治疗有效率均显著由于参照组患儿,相应数据组间差异满足P<0.05,即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病毒腹泻临床治疗中,在对患儿行补液+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喜炎平、双歧杆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保证患儿生命健康。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方法进行探析,从而更好的护理和抢救。方法 pcnl术后并发尿毒症的患者有8例,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有4例,多发结石的患者有6例,2例患者患有输尿管上段结石,2例患者上盏入路,6例患者中盏入路。医务人员可以用到的护理措施包括管道监管护理和感染控制等。结果 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有较强的隐蔽性,发病速度比较快,病情蔓延速度也很快,生命逐渐平稳的患者有6例,尿量处于正常状态,在5天的时间内,患者恢复正常的血常规。转入ICU救治的患者有1例,3天后生命进入平稳期,逐渐消失之前的症状。结论如果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要及早发现,及早展开抗感染和抗休克的治疗。
作者:张萌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烧烫伤后应用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烧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而治疗组给予自拟烧烫伤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为59.3%,总有效率达到95.3%,而单纯采取西药治疗患者临床显效率只有25.0%,临床总有效率为68.8%;且治疗组患者创伤面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创面用药止痛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烧伤膏联合西药治疗烧烫伤创面愈合好,恢复时间短,且止痛效果佳,是治疗烧烫伤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梅毒患者机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总结其与血清学固定的梅毒患者的相关性。方法:从梅毒患者机体内的各种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情况来推测血清学固定的梅毒患者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情况。结果:机体内T细胞的异常免疫应答与患者的梅毒血清学固定有一定的关系。结论:通过研究梅毒患者机体内的细胞免疫应答体制与其血清学固定的发生机制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治疗梅毒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楠;韩少先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盆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严重盆骨骨折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即实验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实验组的25例患者行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米立东;刘晓强;陈广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疼痛即为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坏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1]。而手术导致的疼痛,是人体组织在受损后,进行修复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每个手术患者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疼痛已经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与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是临床常见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实施疼痛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