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艾波

关键词:慢阻肺, 健康教育, 行为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慢性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添加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服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状态的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管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讨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手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与观察组(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手术),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手术具有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常见阴道炎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针对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阴道炎症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接诊的患有阴道炎症的女性患者100名,对其行以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清洗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总结100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以分析记录。结果:100名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总体有效概率是97%,不良反应发作概率是2%,且在经过停药处理之后好转。结论:针对在临床中治疗常见的阴道炎症,适当行以药物治疗以及外用药物的冲洗相互联合的方式,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院287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术的配合,提出循证问题。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缩减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梁莹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腹腔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非外伤性,非妇科源性腹腔出血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28例抽出不凝血。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发生于高血压病引起血管出血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血管出血12例,肝癌出血5例,胃癌破裂出血3例,自发性脾破裂2例,腹膜后出血2例,脾脏自发性破裂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例,大网膜扭转1例。结论非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病因复杂,术前诊断困难,腹腔穿刺及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积极的手术探查、确切的止血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

    作者:陈志奇;柳福海;徐流波;马宁;张磊;魏斌;于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生素在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采用单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行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61.1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9.32,P<0.01);实验组满意度83.33%,对照组满意度47.44%,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结论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药物使用满意度良好,值得参考与借鉴。

    作者: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将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了手术的患者32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共160例,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也是16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它是以人的主观需求为中心来提供护理服务,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增强手术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成燕;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行全麻+硬膜外麻醉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行全麻+硬膜外麻醉术后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妇科手术行全麻+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伤口疼痛8例,寒战32例,肺炎1例,急性眼炎8例。结论:全麻+硬膜外麻醉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术后伤口疼痛,寒战,肺炎,急性眼炎。给予有效心理护理、加被保暖、实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有效抗生素、补充营养、镇痛剂及眼睑人为闭合,可预防麻醉术后并发症,增强总体效果。

    作者:李秀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探析

    老年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脂及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代谢病,是常见的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包括60岁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以及60岁以前发生糖尿病延续至60岁以后的患者。下一世纪初,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糖尿病将是21世纪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本文就老年糖尿病的护理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王能花;雷德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进行分析。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患儿能耐受活动,活动后无心悸、气促等表现,学会掌握活动量。获得足够的营养与能量。不发生心力衰竭、感染、脑血栓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保持情绪稳定。

    作者:韩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的效果影响

    目的:探析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本院收治的18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呼吸道真菌感染180例临床研究

    目的:对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180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内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氟康唑(对照组,n=90)与抗霉方联合氟康唑(观察组,n=90)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真菌清除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3.33%,53.33%,(P<0.05).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67%,74.45%(P<0.05)。结论:为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清除真菌,提高治疗效率,建议对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联合治疗方案,即:抗霉方联合氟康唑。

    作者:罗升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酸镁及其联合用药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在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及生命,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尚未发现对妊高征有相对优越、治疗确切地药物。阅读相关文献时发现,硫酸镁是临床上治疗妊高征的首选药物,且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酚妥拉明方案在治疗妊高征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疗效。

    作者:杨梅红;季梦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简析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型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分型进行探讨。方法:选取36527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产前检查,观察胎儿是否存在心脏畸形的情况。结果:在这些孕妇中,一共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436例心脏畸形胎儿,其中单一结构畸形192例、联合结构畸形232例以及非机构性畸形的例数12例。结论:在孕妇的产前检查中运用彩色多普率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检查出大部分的胎儿心脏畸形,具有安全、无创以及准确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A125与NT Pro-BNP浓度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III、IV级心功能血清CA125与NT Pro-BNP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0例选为研究对象,心功能为III级、IV级,检测血清CA125与NT Pro-BNP浓度,探讨二者间相关性。结果心功能IV级血清CA125水平与NT 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CA125与NT Pro-BNP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CA125与NT Pro-BNP浓度呈正相关;对慢性心衰患者可采取CA125、NT Pro-BNP联合检测法。

    作者:李金怡;吕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方法:研究选取我站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健康检查的孕前妇女1000例,对其行酶联免疫吸附法以检测TORCH特异性抗体(风疹病毒RV-IgG、弓形虫TOX-IgG、弓形虫TOX-IgM、巨细胞病毒CMV-IgG、巨细胞病毒CMV-IgM),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风疹病毒RV-IgG阳性率95.2%、弓形虫TOX-IgG阳性率2.2%、弓形虫TOX-IgM阳性率6.5%、巨细胞病毒CMV-IgG阳性率93.2%、巨细胞病毒CMV-IgM阳性率0.4%。结论:对孕前妇女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仅可有效降低婴儿出生缺陷机率、降低宫内感染机率,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因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茶争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教育效应的思考

    目的:评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之后的康复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收治的10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观察者,将50例未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研究对象。比较临床护理结束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有效率分别为92%(46/50)和64%(32/50),组间差异相比,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冠心病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问题,因而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乐朝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患者的满意度为95.31%均高于对照组76.56%、89.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眼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琳;陈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健康教育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100例患者于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患者中抽选,按入院编号分成对照组、干预组,其中,对照组于住院期间实施基础性健康教育,干预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式的健康教育,评定预后的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了解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杨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惠尔透明贴对于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康惠尔透明贴对于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红臀新生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惠尔透明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6.47%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在新生儿重度臀红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蒋艳;张秀兰;高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疼痛程度影响的护理体会

    疼痛即为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坏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1]。而手术导致的疼痛,是人体组织在受损后,进行修复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每个手术患者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疼痛已经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与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是临床常见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实施疼痛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