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阴道炎症的治疗体会

祝丽

关键词:常见阴道炎症, 治疗方式,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针对在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阴道炎症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接诊的患有阴道炎症的女性患者100名,对其行以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清洗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总结100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以分析记录。结果:100名患者接受治疗之后,总体有效概率是97%,不良反应发作概率是2%,且在经过停药处理之后好转。结论:针对在临床中治疗常见的阴道炎症,适当行以药物治疗以及外用药物的冲洗相互联合的方式,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作用。方法:抽选脑卒中患者105例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跌倒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率7.5%(4例),对照组患者跌倒率23.1%(12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有效防止患者跌倒,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秀兰;石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入院实施手术的先后顺序抽取68例患者,全部患者均满足结直肠癌诊断标准,时间2013年6月-2015年11月,平分68例患者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组人数均34例,前组病人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后组病人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进行比较。结果:经对比分析,腹腔镜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开腹组短,同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率均少于开腹组,两组各指标对比,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临床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优势明显,创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临床中值得运用。

    作者:刘自忠;杨邦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巧妙固定头颈外科术口负压引流球的方法

    头颈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都会放置一根或多根术区引流管并连接负压引流球。应用的优点在于能有效清除创腔内积血、积液、积气,进创口快速愈合,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促,同时能有效避免敷料潮湿污染带来不适感,减少物品消耗和敷料的更换次数。但由于头颈部活动量大,表面不平整,存在较高脱管风险,对此我科室不断改进负压引流管的固定方法,终总结出一个有效固定负压引流装置的方法,该方法显著降低了脱管的发生率,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琼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年经历对亲密关系中施受虐倾向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探讨早年抚养经历对亲密伴侣关系中施受虐倾向的影响。方法:使用冲突策略量表2CTS2及补充问题作为测量工具,在网络上收集893名女性样本,完成定量研究。结果:早年子女过早与父母分离或父母婚姻不稳定都可能与子女成年后在关系中更大的施受虐倾向有关。

    作者:刘昭;訾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和比较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及导尿管留置时间上比较无差异(P>0.05),但研究组在出血量、流质饮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5年生存率28.1%,而研究组为31.25%,远期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近的远近期疗效,但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在相关临床指标上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抢救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抢救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胃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玛莉娜·努尔扎提汗;杨静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梗塞病人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置入PICC后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次性置管成功114例,成功率95%。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2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破损漏液1例、静脉炎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结论:化疗患者应用外周静脉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加强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出现后积极护理应对。

    作者:廖梅文;李曼;逄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亲情式护理在前列腺手术患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究亲情式护理在前列腺手术患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72例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亲情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1.7%,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亲情式护理能够提高前列腺手术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其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王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剖宫产护理过程中人性化护理起到的作用。方法:通过研究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护理治疗的16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剖宫产孕妇接受的护理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80例。其中这160例剖宫产妇分别接受相同情况下的手术前剖宫产护理。对研究组80例剖宫产妇在常规剖宫产护理的同时再采取人性化护理进行合理化护理。结果:依照相关数据分析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分析,对研究组和对照度进行剖宫产孕妇手术之前的综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孕妇进行相关剖宫产手术以后发现研究组综合观察评价分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研究评价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帮助剖宫产孕妇缓解伤口的疼痛、可以帮助剖宫产孕妇稳定情绪。人性化护理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可以带来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何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高血压急症采用硝普钠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试验组(硝普钠治疗)各25例。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至(82.1±5.7)次/min、(156.6±9.4)mmHg、(94.5±4.2)mmHg,对照组降低至(85.2±6.3)次/min、(162.4±8.8)mmHg、(99.7±5.1)mmHg;不良反应分别发生1例(4.0%)、6例(2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确切,降压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推荐患者应用。

    作者:许美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4小时平均脉压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索分析24h平均脉压同心血管损害的联系。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24h平均脉压分组,观察其不同的心血管受损情况。结果: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明显超过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P<0.05);血压越高,其二、三支病变以及主干病变几率也显著性增加(P<0.05);随着脉压升高,其ASBP、ADBP以及AMBP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24h平均脉压高低同心血管损害存在着正比关系。这一数据对于预测心血管损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董杰;曹凯;何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TORCH检测结果。方法:研究选取我站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健康检查的孕前妇女1000例,对其行酶联免疫吸附法以检测TORCH特异性抗体(风疹病毒RV-IgG、弓形虫TOX-IgG、弓形虫TOX-IgM、巨细胞病毒CMV-IgG、巨细胞病毒CMV-IgM),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风疹病毒RV-IgG阳性率95.2%、弓形虫TOX-IgG阳性率2.2%、弓形虫TOX-IgM阳性率6.5%、巨细胞病毒CMV-IgG阳性率93.2%、巨细胞病毒CMV-IgM阳性率0.4%。结论:对孕前妇女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仅可有效降低婴儿出生缺陷机率、降低宫内感染机率,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优生优育,因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茶争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腹腔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非外伤性,非妇科源性腹腔出血患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28例抽出不凝血。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发生于高血压病引起血管出血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引起血管出血12例,肝癌出血5例,胃癌破裂出血3例,自发性脾破裂2例,腹膜后出血2例,脾脏自发性破裂2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例,大网膜扭转1例。结论非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病因复杂,术前诊断困难,腹腔穿刺及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积极的手术探查、确切的止血措施能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死亡率。

    作者:陈志奇;柳福海;徐流波;马宁;张磊;魏斌;于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蒙药嘎日迪五味丸的化学成分研究

    对蒙药嘎日迪五味丸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综合利用该蒙医传统药方提供参考。

    作者:春芳;吉日木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6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3)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3)应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87.9%,高于对照组63.6%,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麦海妙;区燕文;刘美好;曾爱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颅内外动脉支架术前后脑CT灌注评价

    目的:CTP在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行灌注扫描,术前后相对灌注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后rTTP比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血管非供血区术前后rTTP及狭窄血管供血区和非供血区术前后rCBV、rCBF、rMT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P可较好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rTTP较敏感。

    作者:杨宏志;李延静;高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运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p<0.05;在疾病相关评估指数上,观察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益生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快速改善临床异常症状。

    作者:苏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心理变化的特点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孕妇12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63名和实验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措施)63名,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孕妇的症状自评量表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抑郁焦虑等评分水平明显下降,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年龄阶段未孕的妇女,容易发生情绪障碍性疾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孕妇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林晓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