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姜琛
本文对儿科护理纠纷的细节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经验对儿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促进我院儿科护理服务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季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将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了手术的患者32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共160例,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也是16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焦虑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它是以人的主观需求为中心来提供护理服务,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增强手术护理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成燕;杨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工作模式主要是以省政府为主导,从省到市,依次开展,层层递进,严把四个关口,加强四项建设,坚持四项原则,稳抓四个环节,将全省市国企开办的医疗机构所需药品纳入药品集中网上竞价采购范围,不但能减少药品购销中的不良行为,而且能起到降低药价、惠及民生的目的。
作者:左兴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术后胃肠功能腹胀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另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开始进食流质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地促进外科患者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腹胀发生。
作者:于丽;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分析24h平均脉压同心血管损害的联系。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24h平均脉压分组,观察其不同的心血管受损情况。结果: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明显超过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P<0.05);血压越高,其二、三支病变以及主干病变几率也显著性增加(P<0.05);随着脉压升高,其ASBP、ADBP以及AMBP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24h平均脉压高低同心血管损害存在着正比关系。这一数据对于预测心血管损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董杰;曹凯;何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24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经优质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业务不成熟、认识不到位以及环境管理不到位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服务水平,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投诉及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儿科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彩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y型钢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双侧肱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获得随访6~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并且无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为可靠,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叶军;姜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应用SL照射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时间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SL照射治疗和传统的神经阻滞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2.7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应用单纯SL照射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王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以我院9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产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为97.8%,对照组为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结论对计划性剖宫产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多样性护理(观察组,n=42)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依从性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P<0.05).从血糖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
作者:周彩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运用替普瑞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雷尼替丁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替普瑞酮治疗,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一种药物。
作者:戚红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观察组为存在术后感染患者,对照组为术后未发生感染者,分析患者产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感染高危因素中包括体质量高、病房患者数量多、夏季季节、阴道检查频次高、血红蛋白水平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没有运用抗感染药物以及备皮后未尽快手术等。结论:导致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要针对性相关问题做好对应的护理处理才能有效保证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周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将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0.0%),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2.0%)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滢;王若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的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6.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5.21±3.21),明显高于对照组(45.26±3.1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舒适护理模式干预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中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马菊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5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结果:本次选取患者的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2.0%(6/50),患者年龄、血常规以及术中灌注液体量以及尿常规等均为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需要明确相关因素,加强防范,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耳穴压丸在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收治的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耳穴压丸,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干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应用于失眠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失眠的护理干预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今国内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简称AS)正将其防治重心不断前移,众多的医学学者也开始关注AS的临床前期,目前对于动脉硬化方面的证据已经充分掌握,但对由严重狭窄动脉血管引发的临床症状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基于此就AS早期形成与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之间影响现有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后续关于AS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的相关参考依据。
作者:汤梦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平均数据、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值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确切。
作者:苏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研究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4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变部位等均无典型性。完成治疗后,26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6例死亡。结论: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临床症状较多,无典型性,进展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当结合临床症状分析于实验室检测确诊,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必须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何春来;曹凯;丁红磊;董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盆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间收治的严重盆骨骨折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类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即实验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实验组的25例患者行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米立东;刘晓强;陈广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