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马一琳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调查和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离标本病毒,对病原体种类进行观察,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①在200份标本中,有189份为阳性,检出率为94.50%,主要的病毒类型为流行病毒。②冬春季的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从不同年龄段的病毒检出情况上看,年龄在1-3岁间的病毒检出率高,年龄在6-12岁间的病毒检出率低。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有着较大的变异性,临床医师要以患儿的疾病特征为依据,检测感染病毒,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郑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某社区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B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A组的77.1%,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A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作者:吴伟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间的患小儿腹泻的患儿120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名。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粪常规、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腹痛、呕吐等临床病症缓解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呕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大便次数、粪常规、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有效缓解改善呕吐腹痛等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西京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再住院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降低再住院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杨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另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放射介入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26.8±4.5)分,对照组是(29.4±4.2)分,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是(37.2±4.1)分,对照组是(33.8±2.1)分,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是80%,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放射介入治疗极大的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肿瘤转移。
作者:赵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老年人肌体处于退行状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组织松弛,回血缓慢,穿刺普遍难。如何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减轻老年人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皮下淤血,提高血管的重复利用率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已占当地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因此,有大量的患者进行了乳腺DR摄影来排查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的引入,由计算机对有明显特征或典型病灶进行预审,筛除掉阴性区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了阅片的质量和效率。在本文将会对乳腺CAD肿块检测算法和各个关键技术做以实现和研究。
作者:周子人;郝素丽;张海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对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分析,探讨评估表对泌尿外科高危患者的作用。方法?在我院泌尿外科患者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10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不评估对照组的患者,只能实行常规性的护理,其评估标准是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护理。结果:对照组有7例发生压疮,按照发生率有4.0%的发生率,评估组有两例发生压疮,按照概率有1.5%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可以对泌尿外科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评测,从而预防压疮。
作者:余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患者的满意度为95.31%均高于对照组76.56%、89.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眼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琳;陈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腹泻干预的疗效,增加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护理的发展。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腹泻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72例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采用单盲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行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61.1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9.32,P<0.01);实验组满意度83.33%,对照组满意度47.44%,实验组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结论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药物使用满意度良好,值得参考与借鉴。
作者:蒋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分娩胎儿畸形88例孕妇,对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B超检查,胎儿畸形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40例(45.4%),肾积水患儿19例(21.5%),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例(7.9%),唇裂患儿8例(9.0%),腹部畸形7例(7.9%)。胎儿分娩后,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B超诊断检查的准确率为92.1%。结论:在胎儿畸形的诊断过程中,采用B超诊断检查,对孕妇和胎儿的损伤较小,而且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能够进行重复操作,值得在临床吧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基本知识,更要求通过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受到医学教育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为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新时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改革思路进行探讨。
作者:李毓;马儒林;王海霞;丁玉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它的作用,为以后的贫血鉴别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某一医院一定时期内不同体制的贫血病患以及健康体测者各20例,把选取的全部的贫血病患和健康体测的人开展血液检测,并且将血液检测的结果比较。结果把血液检测结果同健康体测者对比发现,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慢性感染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讨论通过实验表明血液检测对贫血诊断鉴别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医院推广与学习的。
作者:杨婧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所谓临床护理风险就是指护士在医院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的不安全事件,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种风险是不能提前预估和避免的,而且护理工作是治疗病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防范突发的护理风险事件还是很有必要的。护理风险发生比较集中在内科、儿科等几个科室,而且频发在护龄较短的护士,因此医院在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应该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作者:胡海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闭经患者行雌孕激素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且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经患者行雌孕激素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作者:张传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1]。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并非逐渐下降,在绝经过渡早期,FSH水平升高,导致雌二醇分泌过多;在卵泡完全停止生长发育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月经紊乱、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等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激动易怒、抑郁或烦躁、失眠等。上述一系列症状的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补充治疗,并鼓励锻炼身体和健康饮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赵肖萌;朱任坚;徐思雯;徐娓;赵霞;梁丹;周冰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 ,AD)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1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取传统转运方式9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9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管道脱落、仪器故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心率、血压、血氧波动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可有效地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波动、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虞海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发病率为10%-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本文就只针对产前的情况做一个归纳,不包括产后的护理。
作者:杨思思;董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儿入院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0.4mL/kg滴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体温、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情况进行统计和记录,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统计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勤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