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张秀琼;胡良惠
胆总管探查胆管I期缝合术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国外有少数医生在开腹胆道探查(OCDE)时曾作过一些尝试[1].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发展,才真正给胆管I期缝合带来了生机.我院于1992年3月率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并从1992年6月开始探索胆管I期缝合,至1999年6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20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智彬;江琼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腹腔镜胆道手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迅速普及,其手术范围及手术适应症也不断扩大[1].我院自1991年开始尝试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既避免了急诊胆道探查的手术风险,又充分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现将围手术期护理加以总结.
作者:叶茜 刊期: 2001年第19期
从1998-2000年,本急救中心对所抢救的病人进行分类统计显示,院外突发癫痫的病人逐年增多,3年统计结果显示约占急救病人的5%左右.因此,了解癫痫的发病机理,掌握如何及时、有效地控制癫痫症状,保持各脏器功能及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作者:马光山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x B)表达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 B p65在52例大肠腺癌、21例大肠腺瘤及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2例大肠癌中34例NF-x B p65阳性,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21例大肠腺瘤中10例NF-κ B p65阳性,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κ B p65无l例阳性表达.NFκ-B p65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大肠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无关.结论:NF-κ B p65是大肠癌相关的一种癌蛋白;NF-x B p65蛋白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形成的一个早期事件,它可做为大肠癌的一个新的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钟霞;于皆平;冉宗学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老年人在其疾病的进程及治疗中,容易发生低钠血症,由于老年人临床症状少,且无特异性,低钠血症有可能被忽视,随着低钠血症加重,使患者原有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故及时发现,十分重要.本文分析我院老年病科35例低钠血症的原因,报告如下.
作者:赵克洪;李曙平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笔者自1998年4月至2001年7月,采用超短波加电针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8例,均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光宗;谢挺杉;钟新民;伍云贵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我院自1999年l0月至2001年5月,观察治疗了40例糖尿病合并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新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6例,女24例,年龄49-81岁,平均54岁.病程5-30年,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36例.
作者:张迎秋;石晓东 刊期: 2001年第19期
1 妥善固定第一Cooff,避免腹透管移位腹膜透析管腹腔内漂浮移位,其前端离开膀胱(子宫)直肠窝是使腹透液进出障碍的常见原因.曾有报导因腹透管移位,前端长期顶着结肠壁而发生肠穿孔.腹透管移位往往于植管后一周内发生,大多表现为进液正常而出液障碍.
作者:钱嘉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将我院已证实的23例强直性脊柱炎中7例延误诊断的原因作~分析.1 材料与方法23例患者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7-28岁.主要临床表现:下腰部疼痛、部分伴有坐骨神经痛、睡眠障碍、晨僵、行走困难.
作者:杨效经;钱学江 刊期: 2001年第19期
通过对173例矮小儿童的病史、体检和有关检验检查,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9l例,女82例,年龄2-18岁,全部病例均生长缓慢,每年长2-4cm,体重与身高年龄相符.
作者:向承发;肖侠明;吴瑾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本文选取经常规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不佳的病人76例,经配伍应用甲硝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和心肺功能失代偿.
作者:李海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微波消毒感染根管前后的细菌培养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微波在治疗感染根管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根尖周病的患牙常规消毒,根管治疗作为对照,采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40例根尖周病的患牙消毒后,一次根充,观察临床效果并作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学观察结果表明微波对根管内细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微波对感染根管的治疗疗效可靠,可代替药物消毒缩短疗程.
作者:张玉幸;刘颖;张廷发;张卫红;吴新建;杨圣辉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在乳腺占位病变中,要取得病理组织以往主要通过手动负吸,局麻手术切除及术中快速冰冻取得.近年,随着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的应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占位病变的自动活检以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快速、准确、取材充分等特点得到推广与应用.本组讨论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1年7月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肿块的自动活检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良志;徐松定;谢亚萍;胡爱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脑梗塞的发病时间具有四季及24小时昼夜规律变化.有关脑梗塞的发病高峰时间,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对364例初发脑梗塞病人发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发珍;尚玉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新合成的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施他宁能抑制多种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及其他多种内分泌功能.本文对我院1998-2000年的住院病人常规治疗失败的上消化道大出血45例,改用施他宁治疗后取得一定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冰;张继美;曹国樑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感染之一,为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本文对我院818例住院病人的腹部手术切口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喻可娟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有关尿毒症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高K',低Na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且其症状的严重程度随BuN、Cr浓度的增高相一致.但对C1的改变未见报道.我们对22例尿毒症患者血浆中Tco2、K+、Na、Cl、BUN和cr进行了测定,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彦君;揭荣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呼吸机撤离[1]是在呼吸衰竭的病因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快速或逐渐终止通气支持的过程.机械通气会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而且机械通气耗资大.因此,及时撤机十分重要.近几年来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撤机指标和通气方式两方面.本文就这两方面的临床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作一综合性评述.
作者:何新飚;崔书章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流产组织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B19v)的结果,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的流产组织各34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自然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的B19v检出率分别为29.4%(10/34)和0,两组PCR-B19v结果的差别具有极显著性(卡方检验,P<0.001).结论: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B19V的检出率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组,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鸿儒;薛承岩;周晓慧;郭艳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研究NGF(神经生长因子)在人胚胎睾丸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0例12-32周龄胎儿睾丸标本,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以正常羊血清代替-抗为阴性对照,NGF抗血清的工作浓度为l:100,光镜观察.结果:NGF在人胚胎睾丸组织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均有表达,曲细精管内精原细胞未见阳性表达,NGF在12周龄睾丸组织未见阳性表达,16周时是表达的高峰,此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NGF在人胚胎睾丸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华;王会民;孙九伶;高福禄;牛嗣云;庞晓静;孙凌 刊期: 200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