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早产儿PICC导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的效果比较

李颖

关键词:婴儿, 早产,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测量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适宜的测量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需置入PICC的早产儿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量,PICC置入后进行X线定位,比较置入情况.结果 观察组除1例由于血管原因异位外,其余均一次到位;对照组22例需将导管撤出1cm以后置入到位,2例血管原因异位,3例导管尖端位于第5胸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5994,P<0.05).结论 采用新的测量方法为早产儿留置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提高降低产儿感染的风险,缩短了护士的操作时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孕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3-2010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进行分娩的先心病孕妇33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合理膳食、适量活动、适量吸氧等护理措施.按抽签法选择同期33例相同年龄段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分娩过程中并发症、胎儿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均顺利分娩,其产程时间为(3.45±4.42)h,与对照组(3.86±3.89)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1,P>0.05);研究组胎儿Apgar评分为(8.82±0.68)分,对照组为(8.91±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8,P>0.05)两组孕妇在分娩方式、产程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产前护理对先心病孕妇非常重要,经过精心的产前护理后,先心病孕妇分娩风险接近普通孕妇水平.

    作者:杜妍;倪锦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54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根据登记资料统计,调查3年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4起,其中给药缺陷10例,管路滑脱8例,跌倒8例,压疮5例,坠床4例,自杀4例,液体外渗4例,烫伤2例,电光性眼炎2例,投诉2例,其他5例.结论 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应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作者:王怀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眼科门诊AMD早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构建健康管理模式,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应用阿姆斯勒(Amsler)表筛查,进行日常生活和饮食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法.结果 应用健康管理模式1年后干预组患者生活习惯改善,定期使用Amsler表的患者占83.3%,对照组仅有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6,P<0.O1);干预组仅1例玻璃膜疣融合增多,对照组有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进展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延缓干性黄斑变性向湿性黄斑变性的进展.

    作者:马婧;李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胸外科肿瘤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胸外科肿瘤住院患者在心理、护理服务、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需护理方面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50名胸外科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胸外科肿瘤患者护理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护士的心理关怀需求高占92.6%、技术操作需求占96.6%、但解除疼痛成了患者迫切的需求,需求高占100%、对护士责任心需求占94.6%、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出院指导需求高,占91.2%,此外,疾病相关知识需求较高占88.5%、病房环境的需求也较高占87.8%,基础护理中除基本生活护理外,在病情需要时,患者及家属希望护士能指导或协助翻身及有效咳嗽的需求高占93.2%.结论 护士应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宾;徐静静;谭小辉;张丽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在妇幼专科医院内产房是重中之重,产房的工作性质是工作量大,责任大,压力大,工作特点是变化快,突发情况多[1-2],与产妇新生儿接触多.近几年的生育高峰到来许多医院面临产妇多而造成床位紧张和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产妇及家属的服务需求增高,因此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对产房中风险加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韩翠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型病员裤在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设计1种新型病员裤用于产妇,观察其实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实验组产妇回室后给予新型病员裤及配套围裙穿上,对照组给予普通病员裤穿上,对两组人员采用访谈式方法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的满意度包括保护隐私(x2 =105.3)、活动度(x2=168.6)、舒适度(x2=197.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对阴道分娩的产妇的满意度包括尿管固定(x2=184.4)、观察子宫恶露情况(x2=173.2)、观察臀部受压(x2=40.4)、观察会阴切口情况(x2=184.5)、更换会阴垫方面(x2=128.0)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的满意度包括尿管固定(x2=22.2)、观察子宫恶露情况(x2=187.4)、观察臀部受压(x2=184.4)、观察腹部切口情况、更换会阴垫方面(x2=184.4),除观察腹部切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病员裤的设计简单实用,不仅有利于产后产妇病情观察,同时也具备了留置尿管放置、避免压疮发生、保护隐私、便于护士工作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蒋红;孙超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液状石蜡预防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效果

    目的 探讨液状石蜡预防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行重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常规预防压疮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液状石蜡涂抹于患者受压部位,术后比较两组皮肤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正常26例,对照组皮肤正常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29,P <0.05).结论 液状石蜡涂抹于重大手术患者术中受压部位能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张岭南;王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舌体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与护理

    目的 探讨舌体消融、舌根牵引、舌骨悬吊等舌体手术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效果与手术护理要点.方法 对41例行舌体手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硬腭截短术的OSAHS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重视功能训练和健康指导.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血压及治疗效果.结果 4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前主诉症状明显好转.18例患者术后3个月呼吸紊乱指数由(56.2±19.3)下降至(18.4±17.3),血氧饱和度由(71.9±12.1)%上升至(81.9±7.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7.6;P<0.01).结论 舌体手术治疗由于舌体肥大和舌后坠引起的舌后区阻塞的OSAHS患者是行之有效的,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苏红;李志杰;张京秋;苏海英;单园园;孟明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早产儿PICC导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早产儿留置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适宜的测量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需置入PICC的早产儿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量,PICC置入后进行X线定位,比较置入情况.结果 观察组除1例由于血管原因异位外,其余均一次到位;对照组22例需将导管撤出1cm以后置入到位,2例血管原因异位,3例导管尖端位于第5胸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5994,P<0.05).结论 采用新的测量方法为早产儿留置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提高降低产儿感染的风险,缩短了护士的操作时间.

    作者:李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5例组织工程医用补片阴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医用补片阴道成形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为15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施行组织工程医用补片阴道成形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施行手术,无明显合并症,人工阴道弹性及深度均满意,性生活满意.结论 组织工程医用补片阴道成形术安全有效,手术简单创伤小,做好住院期间护理配合及出院宣教对手术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红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两种体温计测温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红外耳温仪和汞柱式体温计测温之间的关系,为红外耳温仪测温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204例住院患者的左右耳温和口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耳温和口温及左右耳温之间的差异.结果 耳温高值、均值、低值与口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8.703,-6.970,-4.111;P<0.01);左耳温(36.889 7±0.363 54)℃与右耳温(36.927 5±0.350 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92,P<0.01);耳温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口温,稳定性比口温好;耳温均值和口温的相关性好(r=0.758,P<0.01).结论 红外线耳温仪可广泛应用于住院患者体温测量,但需测量双耳取平均值,且耳温的结果判断标准与口温不同.

    作者:俞海萍;彭幼清;毛颖;郭海燕;张启颖;史晴玮;张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程序化标准化安全管理在一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科学管理模式,确保一日手术安全顺利有序.方法 用程序化标准化制定一日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配合步骤,建立5个流程及标准,达到安全顺畅的效果.结果 实施一日手术658例,未出现手术延误.结论 程序化标准化是一日手术安全顺畅快捷的管理保障.

    作者:王涛;曲薇;孙建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自制冰块冷敷固定袋

    临床上,患者需要冷敷治疗时,一般采用湿毛巾直接敷或包裹冰袋后敷到患处.这样做的缺点:(1)毛巾过干,达不到冷敷的效果.(2)毛巾过湿,水易流到患者衣被上,造成患者不适.(3)包裹冰袋的毛巾无法固定,特别是患者翻身时,毛巾易滑落,需要患者或旁人手扶固定,临床效果不佳.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自制冰块冷敷固定袋,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蕊;柯小娥;魏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音乐疗法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减轻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87名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在置管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的置管前准备及置管操作外,还将接受音乐疗法,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置管前准备及置管操作.在置管操作完成后10min,评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与焦虑评分分别为(3.05±0.81)、(40.33±5.79),均低于对照组(5.71±0.62)、(51.90±7.08).两组疼痛与焦虑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114,10.288;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减轻PICC置管患者的疼痛与焦虑,且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强.

    作者:邱艳茹;万永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轻便型马蹄形洗头垫的设计与应用

    长期卧床患者的生活护理均需在床上完成,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洗头时.为克服原有患者洗头器具及方法存在的护理人员费时费力、经常弄湿衣被且患者感觉不舒服的不足,笔者根据人体脊柱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轻便型马蹄形洗头垫,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使用优质海绵制作成长120 cm、直径10 cm的软质芯体弯成马蹄形状,再使用彩色防水布覆盖包裹芯体,马蹄开口部的防水布延长至70 cm长.

    作者:侯雪琴;环晓锋;包章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位颈内静脉穿刺固定法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人路安全的固定方法,找出简单有效的护理途径.方法 总结经皮中位颈内静脉穿刺2800例患者资料,在穿刺成功后,不断改进导管固定方法.结果 缝合周定夹局部疼痛112例,蝶形粘贴固定夹2例,蝴蝶固定圆盘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P<0.05);缝合同定夹刻度消失3例,蝶形粘贴固定夹0例,蝴蝶固定圆盘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5,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夹蝶形粘贴,是一种合理、简便、安全的上腔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作者:高蕾;王忱;德琳;张旭彩;赵丽;彭阳;吴乙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武汉市社会福利院2006年导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养老服务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当前养老护理的现状,从标准化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机构内部架构等方面的内容,对养老护理管理逐步迈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彭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影响护士情绪劳动的压力源分析及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管理者通过对影响护士情绪劳动的压力源进行干预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18名护士进行调查,对影响护士情绪劳动的各种压力源予以干预,使其在与患者互动的过程中与组织情绪表现协调,每月对护理投诉、患者满意度、各项质控指标进行考核,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各项护理质控指标合格率均较干预前上升,护理投诉仅为3例,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9.23%,与干预前9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P<0.01).结论 管理者通过对护士情绪劳动的干预、控制,将情绪劳动与科室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茂娟;韩诗雨;郭梅芳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8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日光灯照射、适当增加喂养频率和抚触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每日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每天哺乳次数(9.1±1.9)次高于对照组(5.7±1.6)次,排便次数(5.6±1.7)次高于对照组(3.1±1.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15、10.36;P<0.01);干预组患儿胆红素每天下降值(33.4±9.7) μmol/L高于对照组患儿(23.9±8.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所需蓝光照射时间为(30±5)h,对照组为(42±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2,P<0.01).结论 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蓝光照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庆玲;黄孝梅;张教国;孙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发生皮肤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124例侧卧位开胸术患者的术前基础资料和术中资料,比较分析手术过程中发生皮肤压疮的26例患者和无压疮的98例患者的年龄、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血糖、Braden评分、手术持续时间、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低血氧饱和度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因素与压疮的相关性.结果 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20.96%,常见部位为腋下侧胸壁,占50.0%;单因素分析发现除年龄因素外的10个因素均与压疮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持续时间、Braden评分和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重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时间、Braden评分和出血量是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朱琳;段清萍;李英姿;陶云燕;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