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艳茹;万永慧
目的 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96例,应用儿科生存质量量表系列普适性核心量表第4版(PedsQLTM4.0)和自行设计的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分别于介入治疗前24h、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测定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其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PedsQLTM4.0量表总分治疗前(67.38±15.31)分,治疗后1个月(76.55±11.37)分,治疗后6个月(80.47±9.69)分.患者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援助对患者生存质量总分有影响(t分别为-3.26,2.58,2.73,2.54,2.37;P<0.05);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家庭管教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生理领域方面有影响(t分别为2.92,3.40,-1.51,-2.86,-3.66;P<0.05);患者年龄、患者自理能力、家长认知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领域有影响(t分别为-2.31,1.80,- 1.40,2.64;P<0.05).结论 先心病患者自身因素中的年龄与自理能力,家庭因素中的家庭关系、家庭管教方式、家长认知与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援助均对其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应对其及其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林平;李玲;高学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眼科门诊AMD早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构建健康管理模式,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定期应用阿姆斯勒(Amsler)表筛查,进行日常生活和饮食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法.结果 应用健康管理模式1年后干预组患者生活习惯改善,定期使用Amsler表的患者占83.3%,对照组仅有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6,P<0.O1);干预组仅1例玻璃膜疣融合增多,对照组有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进展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习惯,延缓干性黄斑变性向湿性黄斑变性的进展.
作者:马婧;李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管理者通过对影响护士情绪劳动的压力源进行干预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对18名护士进行调查,对影响护士情绪劳动的各种压力源予以干预,使其在与患者互动的过程中与组织情绪表现协调,每月对护理投诉、患者满意度、各项质控指标进行考核,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各项护理质控指标合格率均较干预前上升,护理投诉仅为3例,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9.23%,与干预前9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P<0.01).结论 管理者通过对护士情绪劳动的干预、控制,将情绪劳动与科室文化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茂娟;韩诗雨;郭梅芳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不同的告知方式,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输液室患儿家属对输液期间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在某三甲医院儿科输液室输液的98名患儿的家属,对其进行输液期间相关内容的不同方式的告知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告知方式对患儿家属了解效果的影响.结果 应用新开展告知方式后,患儿家属对所有24项告知内容的了解程度均增加.原有告知方式与新开展告知方式患儿家属对告知内容知晓情况的比较显示,当日负责输液的医护人员、静脉输液的相关费用、试敏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初步处理方法等15项告知内容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仅通过口头或文字告知方式,儿科输液室患儿家属对在输液期间的某些注意事项知晓率低,采用多种不同的告知方式后,使其更好地了解了告知内容,有利于保证输液患儿的安全,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徐宏;张娟;吴心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及术中应用腹式呼吸对术前的焦虑、术中心率、血压、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术前及术中腹式呼吸.测试两组干预前及术前1h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记录术前、术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中及术后2h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h实验组SAS评分(32.1±5.8)分低于对照组(36.7±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P<0.05);两组患者术前1d下午平均心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心率、收缩压方面实验组(76±6.1)次/min,(132±8.6)mmHg,均低于对照组(81±7.8)次/main,(141±10.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4.86;P <0.05).术中及术后2h实验组VAS评分(2.73±0.41),(3.11±0.46)分均低于对照组(3.72±0.56),(3.77±0.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6.78;P<0.01).结论 在术前及术中应用腹式呼吸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减慢术中心率、降低术中收缩压,缓解术中及术后疼痛,减低并发症.
作者:方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肠外营养支持在我国应用已有近50年的历史,用于肠外营养输注的静脉置管途径可分为周围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PVC)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中心静脉置管又分为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直接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 tunnel catheter,CVTC)和输液港(port).选择何种输注途径,需综合考虑各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对输液部位的选择观念更新了:只要输液大于6~10d或输高渗透压液体及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首选PICC.
作者:高勇;杨秀芳;彭南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男,32岁,因反复意识不清8个月,进食或输注含糖液后,可以缓解.于2011年3月1日收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入院后查血糖为2.6 mmol/L,C-肽2.3 ng/ml.胰腺灌注CT:胰腺钩突部小结节样明显强化灶,大小约0.5 cm ×0.8 cm,考虑胰岛素瘤的可能性大.为行手术治疗转入我科,查凝血酶原时间(PT)11.1s,PT% 100.7%,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0.96,凝血酶原时间(APTT) 45 s;考虑为血友病A,请血液科会诊,建议先行Ⅷ替代治疗.患者夜间定时加餐,于3月2日行入凝血因子Ⅷ治疗,定时复查APTT及凝血因子Ⅷ活性,于3月9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粘连松解、胰岛素瘤切除术.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及引流液色、量、性状;继续Ⅷ因子替代治疗,协助适量活动,加强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及抑酸治疗,定时监测血糖及凝血功能.术后恢复良好,于3月24日带管出院.
作者:张书燕;徐雪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男,54岁.因皮疹6个月、发热1个月于2010年6月收入院.患者6个月前开始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皮疹,为颗粒状,中间稍凹陷,呈实心,无水泡.曾在外院皮肤科就诊,诊断及治疗不详,无明显效果.1个月前开始持续发热,体温高时为40℃,发热前感寒战,使用退热药物后才可以退热.近日感胸闷气促,无胸痛,无咽痛、咳嗽、头痛、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近日在外院已确诊HIV阳性,入院诊断为:AIDS,发热待查.人院查体:T35.7℃、P 72次/min、R 20次/min、BP 100/70 mm Hg(1 mm Hg =0.133 kPa),意识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强3指,舌面、口腔内黏膜未见白斑,无肝掌和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晰,全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征阳性,双下肢不肿.
作者:肖艳玲;罗先武;冯玲;梁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减轻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疼痛和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87名拟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在置管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的置管前准备及置管操作外,还将接受音乐疗法,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置管前准备及置管操作.在置管操作完成后10min,评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与焦虑评分分别为(3.05±0.81)、(40.33±5.79),均低于对照组(5.71±0.62)、(51.90±7.08).两组疼痛与焦虑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114,10.288;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减轻PICC置管患者的疼痛与焦虑,且在PICC置管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强.
作者:邱艳茹;万永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人路安全的固定方法,找出简单有效的护理途径.方法 总结经皮中位颈内静脉穿刺2800例患者资料,在穿刺成功后,不断改进导管固定方法.结果 缝合周定夹局部疼痛112例,蝶形粘贴固定夹2例,蝴蝶固定圆盘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2,P<0.05);缝合同定夹刻度消失3例,蝶形粘贴固定夹0例,蝴蝶固定圆盘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5,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夹蝶形粘贴,是一种合理、简便、安全的上腔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作者:高蕾;王忱;德琳;张旭彩;赵丽;彭阳;吴乙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临床上,患者需要冷敷治疗时,一般采用湿毛巾直接敷或包裹冰袋后敷到患处.这样做的缺点:(1)毛巾过干,达不到冷敷的效果.(2)毛巾过湿,水易流到患者衣被上,造成患者不适.(3)包裹冰袋的毛巾无法固定,特别是患者翻身时,毛巾易滑落,需要患者或旁人手扶固定,临床效果不佳.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自制冰块冷敷固定袋,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蕊;柯小娥;魏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胸外科肿瘤住院患者在心理、护理服务、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需护理方面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50名胸外科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胸外科肿瘤患者护理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护士的心理关怀需求高占92.6%、技术操作需求占96.6%、但解除疼痛成了患者迫切的需求,需求高占100%、对护士责任心需求占94.6%、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出院指导需求高,占91.2%,此外,疾病相关知识需求较高占88.5%、病房环境的需求也较高占87.8%,基础护理中除基本生活护理外,在病情需要时,患者及家属希望护士能指导或协助翻身及有效咳嗽的需求高占93.2%.结论 护士应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宾;徐静静;谭小辉;张丽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通过武汉市社会福利院2006年导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养老服务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当前养老护理的现状,从标准化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应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建立养老服务质量管理、安全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机构内部架构等方面的内容,对养老护理管理逐步迈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彭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科学管理模式,确保一日手术安全顺利有序.方法 用程序化标准化制定一日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配合步骤,建立5个流程及标准,达到安全顺畅的效果.结果 实施一日手术658例,未出现手术延误.结论 程序化标准化是一日手术安全顺畅快捷的管理保障.
作者:王涛;曲薇;孙建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辰时中药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PIDS)患者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60例PI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于辰时(7:00~9:00),对照组于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前后便意感及保留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灌肠前便意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1,P>0.05);灌肠后实验组出现便意感192例,对照组30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68,P<0.01),实验组药物保留时间平均(13.425±5.362)h,对照组平均(9.303.±2.69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00,P<0.01).结论 根据子午流注理论,辰时进行灌肠可有效提高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的便意感.
作者:荆文华;郭秀君;康小前;徐丛云;朱晓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设计1种新型病员裤用于产妇,观察其实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实验组产妇回室后给予新型病员裤及配套围裙穿上,对照组给予普通病员裤穿上,对两组人员采用访谈式方法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的满意度包括保护隐私(x2 =105.3)、活动度(x2=168.6)、舒适度(x2=197.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对阴道分娩的产妇的满意度包括尿管固定(x2=184.4)、观察子宫恶露情况(x2=173.2)、观察臀部受压(x2=40.4)、观察会阴切口情况(x2=184.5)、更换会阴垫方面(x2=128.0)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务人员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的满意度包括尿管固定(x2=22.2)、观察子宫恶露情况(x2=187.4)、观察臀部受压(x2=184.4)、观察腹部切口情况、更换会阴垫方面(x2=184.4),除观察腹部切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病员裤的设计简单实用,不仅有利于产后产妇病情观察,同时也具备了留置尿管放置、避免压疮发生、保护隐私、便于护士工作等优点,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蒋红;孙超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长期卧床患者的生活护理均需在床上完成,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洗头时.为克服原有患者洗头器具及方法存在的护理人员费时费力、经常弄湿衣被且患者感觉不舒服的不足,笔者根据人体脊柱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轻便型马蹄形洗头垫,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使用优质海绵制作成长120 cm、直径10 cm的软质芯体弯成马蹄形状,再使用彩色防水布覆盖包裹芯体,马蹄开口部的防水布延长至70 cm长.
作者:侯雪琴;环晓锋;包章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发生皮肤急性压疮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124例侧卧位开胸术患者的术前基础资料和术中资料,比较分析手术过程中发生皮肤压疮的26例患者和无压疮的98例患者的年龄、质量指数、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血糖、Braden评分、手术持续时间、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低血氧饱和度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等因素与压疮的相关性.结果 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为20.96%,常见部位为腋下侧胸壁,占50.0%;单因素分析发现除年龄因素外的10个因素均与压疮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持续时间、Braden评分和术中出血量是术中压疮发生重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时间、Braden评分和出血量是侧卧位开胸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朱琳;段清萍;李英姿;陶云燕;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妇幼专科医院内产房是重中之重,产房的工作性质是工作量大,责任大,压力大,工作特点是变化快,突发情况多[1-2],与产妇新生儿接触多.近几年的生育高峰到来许多医院面临产妇多而造成床位紧张和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产妇及家属的服务需求增高,因此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提高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保证护理安全.本文对产房中风险加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韩翠存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红外耳温仪和汞柱式体温计测温之间的关系,为红外耳温仪测温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204例住院患者的左右耳温和口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耳温和口温及左右耳温之间的差异.结果 耳温高值、均值、低值与口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8.703,-6.970,-4.111;P<0.01);左耳温(36.889 7±0.363 54)℃与右耳温(36.927 5±0.350 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92,P<0.01);耳温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口温,稳定性比口温好;耳温均值和口温的相关性好(r=0.758,P<0.01).结论 红外线耳温仪可广泛应用于住院患者体温测量,但需测量双耳取平均值,且耳温的结果判断标准与口温不同.
作者:俞海萍;彭幼清;毛颖;郭海燕;张启颖;史晴玮;张晓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