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白岩;刘小玲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近年常见于临床的症候群,各种医学检查往往无明显阳性发现,是一种虚衰性病症的表现,属中医学虚劳范畴,<诸病源候论>中,用五劳、六极,七伤来概括虚劳,对这些症候描述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有相似之处.患者一般以极度疲劳为主诉、不同程度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病程缠绵、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健康质量.据有关专家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杰生;赵爱琴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的不断发展,胃肠B超的超声诊断正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近2年来的胃B超检查,对45例胃B超检出可疑癌变病例,遂与胃镜、病理、手术等结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路宏;王小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2001年2月至今,我院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缝合阴道分娩会阴切口,明显克服了传统缝合的缺点,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雪梅;金力荣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队),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完善、灵活性大,术后可用于止痛等优点,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椎管内麻醉方法.
作者:李星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腹股沟斜疝发病率高,手术也有多种成熟和规范的疝修补术式.但疝囊高位结扎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手术方式.笔者在1995年-1999年对186例次斜疝病人之高位结扎术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彦福;杨堂斗 刊期: 2002年第24期
静脉采血技术是我们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对每年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也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常规工作之一(静脉采血用于做肝功,乙肝五项指标等其他检验项目所用).然而,对每个被采血者都做到一针见血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而且多次扎针采不到血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对各类患者选择采血部位做了初步的探讨,现浅谈如下.
作者:李乃华;李全霞;赵相霞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血清前白蛋白(Serum Preal bumin,PA)是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运输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结合、运输维生素A和甲状腺素,从而参与机体调节作用.其含量与人体病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探讨老年患者中血清前白蛋白变化的特点,对指导临床诊治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作者:瞿潮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2000年12月-2002年3月我院共做心内直视手术10例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护,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无1例患者手术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梅;张海燕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斜视有碍美容,影响视力和双眼视功能的发育.临床实践表明,斜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要求.
作者:刘治华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近来部分医学专业媒体报道使用多媒体超高倍显微设备,可将观察对象放大至20000倍,以观察人体组织、病原体,对性病、活细胞状态等进行分析,我们参考有关材料,对其放大倍数提出商榷.通常情况下,按照传统几何光学的理论,适当的选择透镜或透镜组的焦距,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放大倍数,把微小的物体放大至清晰可见的程度.但从现代量子光学的角度来说则存在极大困难.
作者:朱铭 刊期: 2002年第24期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儿即使存活,在儿童期与正常儿相比,不但体格发育缓慢,而且值得警惕的是可能伴随智力发育低下,如弱智、多动症等.产前和产时及时处理可改善胎儿发育迟缓儿的预后,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孕期治疗的成功,则有赖于早期诊断.
作者:王春梅;陈禹华;尹少玲 刊期: 2002年第2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循环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利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爱英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妇科肿瘤是妇女常见的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由于女性特殊生理特点,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以及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及性知识的神秘化等影响,使患者易生产除手术外的心理压力即:对夫妻生活,生育能力的担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董秀;吴红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女性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由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占25-50%[1],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性传播疾病的增加,输卵管性不孕有上升趋势.1987年,Thurmond等采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再通技术,改善了输卵管近端阻塞的诊断和治疗[2,3].介入治疗以其微创伤或无创伤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欢迎.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大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非手术性输卵管插管术治疗输卵管阻塞,80%的患者可获成功.
作者:于玲;李笑天;李欣迎;刘静;戚丽芳;叶琳;陈焕荣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患者女,26岁,G1P0,因停经46天来院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30天,经期4-5天,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00年4月16日.一年前人工流产1次,术后阴道流血3天,少于月经量,并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于末次月经第13天工具避孕失败后6h口服米非司酮50mg.此前、此后均采用工具避孕且无失败.于2000年6月1日因停经46天来院就诊,查尿妊娠试验阳性.
作者:程绍梅;丛云清;陈立军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除与自身结构有关外,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日益受到重视,耐药性的变化随时间、地域、抗生素应用的不同而变化,为准确了解本地区细菌耐药情况,正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调查了2001年我院分离菌药敏情况.
作者:杨文杰;陶家驹;宋秀玲 刊期: 2002年第24期
典型脑膜瘤的MRI征象已为大家熟知,但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常常易误诊.本文通过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探讨脑膜瘤的几个有关问题.
作者:许道洲;姜法伟;吕海莲;许蕾;张明;孔梅;田同德;许志茂 刊期: 2002年第24期
消毒灭菌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毒灭菌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搞好消毒灭菌和防护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直接方法和手段,建立建全科学化的消毒灭菌和防护隔离,把握好消毒灭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好预防医院感染、切断一切可能引起传染的途径,必须从以下方面引起重视.
作者:米曙光;王丽柏;文兆玉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表达的粘附分子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法检测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1、CD62P和CD63的含量水平,与42例正常老年人对照;并对脑梗死组梗死部位、病情分级、病灶大小参数等与血小板膜表达的粘附分子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41、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梗死灶大小及病情分级密切相关,与梗死部位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早期宜加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治疗.
作者:吴玉泉;陈清勇;霍正禄;沈企周;成军;郑伟;王彦刈 刊期: 2002年第24期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由于楔状缺损、酸蚀症、牙釉裂纹或牙折,以及牙龈萎缩、牙颈部暴露时等原因引起.为了寻求有效而简易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采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治疗临床牙本质过敏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蔚 刊期: 200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