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保;谢桂权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口服补肾活血冲剂(由何首乌、天冬、赤芍、丹参、地龙、桑寄生、山茱萸、生地黄、川芎、红花等组成)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牛黄降压丸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主要症状疗效、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血压、左室肥厚参数、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55例,有效35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11%、100%.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30例,无效29例,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7%、51.67%.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58.89%、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31.67%、7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左室肥厚各项参数、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冲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可逆转左室肥厚,阻止血栓形成,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作者:田军彪;苗华为;耿丽梅;刘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两胁胀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笔者用于治疗因肝血虚所致的黧黑斑、喜唾涎沫及不寐证,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马红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发病及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用圆形统计分析法,分析其中263例非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及90例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结果: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2时11分21秒.其中90例死亡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末时13~15时间段有一定集中趋势(0.05<P<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3时59分31秒,死亡时间在上午6~8时间段有相对的集中趋势(P>0.10),死亡高峰时间点在7时5分35秒.263例非死亡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1时46分12秒.结论:日中午未时是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易发时段,出血性中风患者相对死亡高峰期在上午6~8时间段,提示应加强该时间段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高振和;何明丰;梁章荣;莫少庸;张继平;张英俭;申放;陈子星;蔡丽云;香卫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主治脾胃气虚下陷所致之发热、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等病症.笔者临证灵活运用此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熊竹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徐蓉娟教授认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浸润性突眼应按活动期、非活动期分期辨治.活动期中医分为风毒肝火,上攻眼目型;肝郁脾虚,痰饮积聚型;阴虚火旺,气滞痰凝型辨证;非活动期分为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型;阳气亏虚,痰瘀阻滞型辨证.结合心理治疗以增加疗效.
作者:李红;葛芳芳;徐蓉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李清文教授认为眼内出血证应针对病因以止血为先,滋阴降火、育阴潜阳、行气活血、补气摄血为常用治法;血止后用行血法为主,消除瘀血促进视力恢复.临床辨病与辨证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疗效显著.
作者:白世淼;戎曙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机演变发展规律,结合临床体会概括其病机特点,并就理法方药进行阐述,指出应分阶段辨证施治,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陈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开心胶囊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5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口服肠溶阿斯匹林、倍他乐克、开博通、降脂药等);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开心胶囊(由西洋参、黄芪、麦冬、蒲黄、川芎、山楂、白芥子、浙贝母、栀子等组成).疗程为3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等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变化,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LVEDV及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ngⅡ、ALD、ET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尤以AngⅡ和ET较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ET的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以LVDd、LVESV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开心胶囊通过抑制AngⅡ和ET释放的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神经内分泌失调,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
作者:赵静;刘南;左俊岭;黄小平;陈镜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疏肝解郁益阴汤组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丹参、赤芍、银柴胡、熟地黄、山药、生地黄、枸杞子、神曲、磁石、栀子各9g,升麻、五味子、甘草各3g.每天1剂,水煎服.
作者:庞赞襄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疳证为儿科四大证之一,多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根据疳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笔者认为疳证多为脾阴不足,主张以滋脾养阴法贯穿于治疗始末,辅以消食导滞、益气诸法,浅析如下.
作者:董秀兰;吉训超;章文平;陈治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杨豪教授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机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治疗以益气为主.根据气虚的类型及标本缓急辨证论治,在益气升阳基础上,分别采用利水渗湿、化痰行水、辛润通络、逐瘀破结、化痰行瘀法,临床以经验方颈康细粒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程少丹;安丙辰;杨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郝小波教授认为干眼症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津液亏损;或风热郁久伤阴化火,上攻于目,灼津耗液;或嗜烟酒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致脾胃蕴积湿热,气机不畅,目窍失养.治疗上应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利湿热为主,重建完整泪膜,治愈形成上皮.分为3个证型辨证论治.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从中医文献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辨证分型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按摩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在防治IB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须提高研究和设计的科学性.
作者:曾益宏;战晓农;陈志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以常规控制颅内压、调控血压、防治感染等西药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方(药用黄芪、当归、石菖蒲、赤芍、地龙、红花、甘草、水蛭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值、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值、红细胞比积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比黏度高切值、低切值、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TG、TC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邹先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活血益胃汤(处方:黄芪、白术、山药、北沙参、丹参、三七、莪术、川芎、蒲黄、延胡索、香附、枳壳、白芍、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以胃复春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胃镜下胃黏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愈显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经胃镜病理检查比较: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的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叶慧宁;关趣婷;曾冬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运用中药青黛合中成药西瓜霜混合药末局部喷涂治疗慢性直肠炎,疗效满意,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取西瓜霜喷剂1支,按1:1比例与青黛混匀,取一内径0.5cm、长约17cm的硬质导管连于喷嘴上.嘱患者治疗前排空大便,在直肠镜下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用0.1%新洁尔灭棉球反复消毒3次,导管头对准病灶将药末直接均匀喷于病变部位,每天1次.7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2~3疗程.
作者:肖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手汗李某,女,23岁,2002年5月初诊.手汗5年,伴口渴引饮,每天饮水超过2 000ml,仍觉口干口渴,小便量少,每天1~2次,手汗甚多,四季皆如此,恶寒,两手发凉,饮食可,二便调,舌暗、苔白,脉紧.证属肾阳不足,卫阳不固.治以温阳化气利水.方用栝萎瞿麦丸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处方:炮附子、通草、炙甘草各6g,黄芪、瞿麦各12g,茯苓15g,知母、当归各10g,桂枝8g,赤芍、白芍各5g,细辛3g,浮小麦30g.7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渴减尿增,手汗明显减少,守方又进7剂,病愈.
作者:郑虎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滋阴熄风颗粒治疗帕金森病(PD)早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P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滋阴熄风颗粒(由炙龟板、丹参、鹿角霜、山茱萸、山药、杜仲、川芎、生地黄、珍珠母、白芍、天麻、炙甘草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用美多巴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震颤改善进步率为91.5%,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进步率为84.1%,对照组分别为78.1%、67.4%,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熄风颗粒治疗PD早期的临床疗效与美多巴相当,并且安全有效.
作者:汤湘江;雒晓东;蔡业峰;黄培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调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或肾阳亏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自拟补肾调轴汤(组成:生黄芪、生龙齿、生牡蛎、夜交藤、酸枣仁、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杜仲、太子参、当归、川芎、白芍、柴胡、石菖蒲、远志、炙甘草)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以谷维素、安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组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0%,对照组为53.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FSH、LH大多高于正常值,E2大多低于正常值;治疗后,E2水平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FSH、LH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轴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并有提高E2水平的作用.
作者:李桂华;李灵芝;陈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各33例.治疗组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经前期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经期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经后期治以补肾温阳、活血化瘀.对照组用丹那唑治疗.结果:治疗组不孕症治愈14例,治愈率42.42%;对照组不孕症治愈6例,治愈率18.18%.2组不孕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缓解盆腔疼痛、盆腔包块等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尤其对内异性不孕症效果较好,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