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生性瘢痕移植于裸鼠的存活率及稳定性研究

王德怀;陈大夫;吴宗耀

关键词:
摘要:增生性瘢痕是人体所特有的现象,动物模型的难以制成限制了对其研究的进展.本实验将人体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移植于裸鼠体表,观察其存活率及稳定性,以期为研究增生性瘢痕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模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动加压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着骨折不愈合(15%左右)和股骨头缺血坏死(20-30%)两大难题[1],随着内固定技术和材料的改进,对这两大难题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3月采用国产双动加压空心螺钉内同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孙辉;孙文喜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噪声除对听觉器官产生特异性损伤外,对人体其他系统、器官也有一定影响.为了解噪声与心血管系统病理变化的关系,本文对628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破伤风患者的健康教育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及阵发性抽搐为临床特征.疾病发展快,预后不佳,做好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作者:杨映云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大剂量VitC、阿斯匹林、肝素钙及利多卡因与尿激酶联合治疗AMI50例结果判定

    我院在应用尿激酶(UK)治疗AMI的同时,加用大剂量VitC、阿斯匹林、肝素钙及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降低死亡率,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继东;袁立波;关翠英;郭晓杰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胫骨不稳定骨折的交锁髓内钉治疗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2月-2001年2月对28例胫骨不稳定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男22例,女6例,年龄20-60岁,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性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21例闭合性骨折中,优17例,良3例,中1例;7例开放性骨折中,优3例,良2例,差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骨折14周(10-20周),开放性骨折21周(12-58周).21例闭合性骨折术后无1例感染,7例开放性骨折2例迟发性感染.28例病人术后均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症、钉体或锁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闭合的胫骨不稳定骨折,但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因有感染危险,应谨慎应用.

    作者:闫宏伟;王坤正;张开放;陈锋;刘安庆;尚宏喜;康斌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24例分析及护理

    1992-2000年,我院收治2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美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肌间沟阻滞加颈浅丛阻滞行锁骨骨折手术60例

    我院在临床麻醉中,采用肌间沟阻滞加颈浅丛阻滞完成锁骨骨折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林;王忠信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预防导尿管阻塞的护理

    1 导尿术应用的目的:为尿潴留病人解除痛苦;使尿失禁病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收集无菌尿标本,作细菌培养.避免盆腔手术时误伤膀胱,为危重、休克病人正确记录尿量,测尿比重提供依据,检查膀胱功能,测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

    作者:张俊珠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急性中毒患儿的护理体会

    我科从2000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急性中毒患儿46例,我们根据不同中毒原因采取了不同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贾云巧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甲氨喋呤单次与多次肌肉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78例.其诊断依据病史、妇科检查、血β-HCG及B超检查.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33.58±6.91)岁,停经天数35-77天,平均(44.5±11.01)天.

    作者:崔风华;朱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导升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导升明对微血管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作用.方法:服用导升明的28例RVO/BRVO患者为治疗组,33例RVO/BRVO患者服用维生素E为对照组,治疗1个月;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眼底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高切),平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都比服药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同比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消退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1<0.05,p2<0.01).结论:导升明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中确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虹;李伟;陶静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新生儿严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更多的婴儿出生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在欧美国家,以往确定儿童听力丧失的年龄大约在3岁左右,轻度听力丧失的诊断年龄则更大,致使许多听力损害儿童失去了佳的发音及语言形成的佳阶段[1].

    作者:张巍;黄醒华;陈宝英;徐素珍;孙惠红;马建荣;戚以胜;蔡正华;杨依林;聂迎久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护士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与提高

    加入WTO使我国的护理事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冲击,如护理经济理论的建立、教育制度的改革、护理模式的完善、护士素质的提高等.所以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大力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国际化护理管理人才,不仅使我国的护理事业尽快与国际护理发展接轨,而且能充分体现我国护理改革的特点.本文仅此作初步探讨.

    作者:田爱英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厂企医院急性心梗的溶栓治疗

    我院近5年用尿激酶(UK)对急性心梗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48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立新;张继宏;陈海峡;刘桂杰;张湔非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社区宣教指导小儿盗汗的家庭防治护理

    我们在社区内开展了小儿盗汗的家庭防治护理宣教,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赵希俊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食管癌病人的术前宣教与出院指导

    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的恶性肿瘤,患者多为高龄或营养不良者,治疗手段以手术方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充分的知识宣教,取得病人的配合,为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出院后给予合理的指导,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笔者通过对260例患者进行积极的宣教及出院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学华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马尾综合征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近10年治疗的24例马尾综合征患者为期2年随访,采用Logistica1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4例患者中,18例疗效满意,6例溃有功能障碍.结论:减压手术时间和发病急缓是影响该病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浩鹏;陈君长;贺西京;张开放;王栋;徐思越;吕惠茹;陈磊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肝硬化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胆囊排空障碍.方法:对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1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测定乙肝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胆囊半排空时间、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结果:乙肝后肝硬化组胆囊半排空时间为85.22±22.32min,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为44.75±8.95%,对照组胆囊半排空时间为46.69±5.97min,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为74.77±7.27%.乙肝后肝硬化组的胆囊半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1),乙肝后肝硬化组餐后2小时胆囊排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胆囊排空障碍,其与肝功能受损程度相关,并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好发胆囊结石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力;顾晓红;袁爱梅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基因重组型链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效的临床观察

    基因重组型激酶是我国第一个在世界上用PCR从溶血性链球菌染色质DNA中扩增编码链激酶的基因,整合于大肠杆菌而获得的链激酶,临床用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现将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整理如下.

    作者:关卫;初影铭;王玫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增生性瘢痕移植于裸鼠的存活率及稳定性研究

    增生性瘢痕是人体所特有的现象,动物模型的难以制成限制了对其研究的进展.本实验将人体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移植于裸鼠体表,观察其存活率及稳定性,以期为研究增生性瘢痕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模型.

    作者:王德怀;陈大夫;吴宗耀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