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监测

殷素婷

关键词:
摘要: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其对心脏的损害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其中冠状动脉的损害为严重,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我院57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例心包穿刺成败分析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共进行心包穿刺20例,成功17例,失败3例,其中1例死亡,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例心包积液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70岁.其中大量心包积液6例,大、中量积液10例,小、中量积液4例.中量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表现,穿刺目的在于明确病因并解除心包填塞,中、小量无心包填塞者即为明确病因.

    作者:李林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因素探讨

    我院从1990年3月至1996年7月施行阑尾切除术332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求找出与切口感染有关因素,提出防治方法.

    作者:陈庆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儿烧伤休克期护理观察518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烧、烫伤患儿518例.年龄0-12岁,男290例、女228例.烧伤深度:浅Ⅱ°-深Ⅱ°413例,深Ⅱ-Ⅲ°105例.面积:10%以下轻度153例,10-15%中度276例,15-25%重度56例,25%以上特重度33例.0-5岁327例,占63.13%,6-12岁191例,占36.87%.死亡2例占0.39%.

    作者:蒲桂蓉;杨宝霞;辜燕;王红;刘瑞曦;黄振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谈提高护士的自我修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迫切要求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的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人员应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急救的应变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协调好医护、护患关系,这些都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及职业素质.

    作者:耿国贞;张舜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抢救羊水栓塞9例分析

    现将我院1995年10月至2001年11月抢救的9例羊水栓塞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羊水栓塞9例;年龄23-38岁,平均29岁.初次妊娠7例、妊娠3次者2例,孕期12-41周.诊断方法:临床典型症状、体征及血纤维蛋白原等部分实验室资料.

    作者:严海燕;余霞;曹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性病悄然袭击儿童的严重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频繁,导致性病患者相应增加.在90年代初,首例艾滋病婴儿的降生曾一度引起世界的震惊,从而引起临床对胎传梅毒的重视,慢性淋病患儿也相继出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儿童面临性病的侵袭.

    作者:赵玉兰;韩作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口腔粘液囊肿注入四环素的疗效观察

    粘液囊肿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生于下唇及舌尖腹部.囊肿位于粘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粘膜,极易损伤与复发.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四环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粘液囊肿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9-55岁;囊肿位于下唇42例、舌腹6例、颊粘膜下2例,病程2个月-3年.

    作者:劳昆峰;张建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体会

    股骨干骨折经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后绝大多数能愈合,但是由于大腿的肌肉丰富,收缩力大以及病人不正确活动等原因,可使外固定不可靠,以致发生骨折不愈合.而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等原因造成骨折不愈合亦时有发生.我院自1999年至2001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骨不愈合患者16例,全部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全部愈合,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张树立;吕岩;王俊芳;焦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伽玛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1例报告

    患者,男,48岁,病史20余年,无家族遗传病史.表现为强迫性畏惧,怕事,疑心.自觉他人议论事情都与自己有关,不敢出门,不敢开会,总是以为别人在说自己.于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并一直服用氯丙咪嗪,症状无明显缓解.数次行头部MRI检查未见明显器质异常.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明确的认识.

    作者:宓字波;郑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对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使病情缓解,生命得以延长.在临床护理中,我科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从对病人的入院教育、在院教育和出院指导以及再次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不仅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周玲;仓孝洁;陈国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消炎痛栓用于癌症患者引起昏厥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膀胱癌骨转移于2000年3月14日入院.入院第1-2天体温波动在37.8℃-39.7℃之间,行物理降温及肌肉注射柴胡2ml无效,第3天体温高达40℃,给消炎痛栓50mg塞入肛门后,体温下降至37℃,无明显不良反应;第4天体温再次升高到40℃,给消炎痛栓100mg塞入肛门,半小时后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晕、恶心、全身乏力、四肢冰冷、神志恍惚,体温下降为35℃,血压降至90/60mmHg,心率增快达110次/分,立即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快速补充血溶量,保暖等处理,2小时后体温升到36.8℃,血压回升到116/76mmHg,症状缓解,危象消除.

    作者:管彦忠;戴开莉;王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检测血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检测抗阿拉伯糖甘露糖脂IgG抗体(LAM-IgG)指标诊断泌尿系统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泌尿系统结核病患者为实验组,32例非结核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集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DIGFA)检测LAM-IgG.结果:实验组LAM-IgG阳性结果27例,对照组无LAM-IgG阳性结果.结论:检测LAM-IgG指标,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系统结核有较高的特异性(100%)和敏感性(64.3%).

    作者:常辉;薛承岩;刘李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儿童热性惊厥与癫痫关系探讨

    本文对1997年1月-2001年6月对5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与EEG进行分析,探讨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56例病人,男38例,女18例.首次发病年龄小8个月,大10岁.8个月-1岁12例,1岁-3岁38例,4-6岁4例,10岁2例.病程半月-四年不等.全部病人均有发热抽搐史,体温40.5-37.5℃不等致抽搐.发作次数不等,首次发病多为高热惊厥,渐转为低热惊厥,个别病例首发即为低热抽搐.

    作者:唐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谈基层医院检验人员的培养

    随着现代化的高科技术不断进入医学领域,医学检验领域发展优为迅速,使医学检验实现了高敏化、快速化、自动化.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单克隆抗体、PCR等高科技术的出现,使医学检验产生了一次新飞跃.所以,我们必须用新观点、新立场、重新认识和评价医学检验,因此,强化检验人员的培养十分重要.

    作者:高起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早出院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

    产妇分娩后对住院日的选择灵活性更大.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产后母亲及新生儿住院时间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不少医院产妇的住院日减少到了2-3天[1].近几年,分娩后24小时出院变得较为常见.研究和经验显示,产后1天出院对危险小的母亲和新生儿是比较安全的[2].

    作者:张菊平;王梅君;张银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从自身做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附34例死亡病例分析)

    医疗服务不同于其它行业,它属于一种有风险的特殊行业,首先接触的群体就是动态变化的高危人群,是有身心疾患的脆弱群体.其次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是有很大风险和矛盾的,如诊断、用药、手术、护理等.这就需要广大医务人员提高风险意识,从自身做起,处理好每件事,切实有效地做好诊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本科自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两年内死亡病人34例,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邵国安;于浩;孙祝生;邓大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本文应用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并与催产素进行比较,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4月2001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中,选择正常健康单胎头位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00例.三组在孕次、体重、分娩、第一、二产程时间,会阴缝合时间及新生儿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巩守芳;孙丰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青霉素过敏1例抢救护理体会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十分普遍,过敏反应也时有发生,其发作急促,对病人生命威胁大,若处理不及时,可造成病人死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 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2001年8月因发热,咳嗽、胸痛来院门诊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加青霉素钠640万单位.经皮试阴性后行静脉滴注5毫升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出汗,头晕,测血压8/5kpa.

    作者:刘付红;宋玉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现就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6例典型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12岁,以7-12岁为常见,26例有先驱病毒感染史,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易被家长忽视,随之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气急、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心率增快等症状.

    作者:李生莲;孙静业;吴承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Ⅰ型糖尿病1例报告

    患者,女,57岁.因发热、头痛、腰痛5天入院.患者5天来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5℃,头痛、眼眶痛、腰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患者平素体健,既往无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40.5℃,呼吸21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6/13Kpa.颜面、颈部、前胸皮肤充血潮红,呈酒醉容.双眼球结膜水肿.双腋下散在少量出血点.

    作者:张宝艳;李兴帼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