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系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李传成;杜鹏;张呈连;于海易;黄风瑞;褚海波

关键词:
摘要: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tumors,MPMT)仅占恶性肿瘤病人的1%左右,癌灶可同时发生,也可异时发生,近期我科连续收治同步诊断、同步手术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2例,均手术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医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积极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需要,改善医患关系,有效的防止医患纠纷的出现,成为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1 医患纠纷增多的原因

    作者:朱碧琳;王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时护理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急症之一,其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血液灌注量减少,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由于我们对孕妇加强护理,使产妇顺利地通过分娩全过程.

    作者:黄招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脑水铁蛋白与癌胚抗原放射免疫分析(RIA)

    血清铁蛋白(Ft)与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作用已众所周知.但脑水Ft及CEA测定在脑瘤中的诊断作用,国内报道很少,现报导如下.

    作者:林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目的:观测小剂量rt-PA(50m)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一旦确定为急性心肌梗塞后,立即给予rt-PA(栓体舒)静脉溶栓,先用8mg静脉推注,余42mg于60分钟内用静脉微泵恒速静注,同时观察APTT,TT,PT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核算医疗费用.结果: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平均4.5±1.3小时(45分钟-8小时).90分钟再通率,根据临床再通指征判断,其中再通22例,6例未通,再通率为79%.22例再通患者平均发病至溶栓时间4.5±0.7小时(45分钟-8小时),6例未通患者平均时间为4.3±0.8(3.2-7)小时,显示冠脉再通与溶栓开始的时间无明显的关系.28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口腔牙龈出血,未影响治疗,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溶栓.22例再通患者于溶栓后30天复查心功能为Ⅱ级(NYOK).结论:小剂量rt-PA快速静脉输入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费用比合适.

    作者:吴小庆;王强;朱剑秋;薄小萍;羊镇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

    冬眠低温治疗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使病人的体温降低,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故冬眠低温治疗能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及伴有中枢性高热者.我科自1999年8月-2001年6月用冬眠低温疗法治疗重症脑损伤病人9例.

    作者:吕会芳;李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血糖监测技术的进展

    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Deabetes Control andComplication Trial,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已证实通过血糖自我监测是良好控制糖尿病重要手段[1,2].近几年用于血糖自我监测的血糖监测仪有了很大进展.

    作者:相仕涛;刘岩;张洪川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加强自我保健,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下面就高血压的家庭治疗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邴淑丽;鲁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谈基层医院检验人员的培养

    随着现代化的高科技术不断进入医学领域,医学检验领域发展优为迅速,使医学检验实现了高敏化、快速化、自动化.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单克隆抗体、PCR等高科技术的出现,使医学检验产生了一次新飞跃.所以,我们必须用新观点、新立场、重新认识和评价医学检验,因此,强化检验人员的培养十分重要.

    作者:高起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远程医疗的开展与体会

    基层医院特别是一级医院医疗技术医疗设备落后,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疑难重症病例需要请二、三级医院专家会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远程医疗会诊这一先进手段无疑为基层医院的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介绍我院是如何开展远程医疗的.

    作者:李世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合理应用抗菌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腹部外科手术,多以一、二类手术切口为主,其术后感染常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增加经济负担,而临床多以术后给予大量抗菌素药物,预防手术切口的术后感染,但仍有0.4%左右的感染率发生,延长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床位周转率.我院对腹部一、二类手术切口病人,给手术前、术后抗菌素药物,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志成;杜守信;李念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先天性耳颈瘘管6例误诊原因分析

    耳颈瘘管或囊肿取第一鳃裂瘘管或囊肿,属第一鳃裂发育畸形.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15年来收治的6例误诊病历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学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卡维地洛(Carvedilol)是新一代非选择性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剂,兼有α1受体阻断的血管扩张作用及多种神经激素拮抗作用[1,2],对临床治疗高血压或心胶痛有效[3].本文旨在评价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天乐;李海宁;狄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对住院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立,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住院手术病人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找出病人的需求和方法,并根据病人的需求,制定各种疾病的适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取得明显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法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胃癌病人护理诊断讲评

    本次讲评的病历,是一份胃癌患者的护理病历,是由病房护士长主持,有专业护士汇报病历,全病房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完成的.本次病历讲评是属于病人出院后的一种回顾性评价.特别对护理诊断的正确与否进行了详细分析.

    作者:左建丽;姜惠丽;杨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缬沙坦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意义及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耐受性观察.方法:研究人群126例,年龄67±6.5岁.结果:缬沙坦使血压下降20±6.4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上必须重视其治疗,能降低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缬沙坦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效果和耐受性良好,可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铁峰;王义围;张秀芹;刘桂芹;孙九伶;王春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老年病病人,大多患有慢性病、复合病,且常年进行静脉输液.静脉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临床穿刺造成一定困难,也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我科自2001年3-11月针对静脉穿刺困难的140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保留输液,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源;李丽华;张伟;谢允清;岳宪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26例分析

    肺结核与糖尿病之间相互有不良影响,在现在肺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但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仍会获得较好结果.现将我院1996年2月-2001年5月收治肺结核并糖尿病126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王琴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抗尖锐湿疣亚临床感染复发的制剂GP(盖普)液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阴和肛门部位的表皮乳皮头瘤样增生.已被WHO列为第二位高发性病.尖锐湿疣,目前治疗方法多以激光治疗为主,但复发率居高不下,现代医学研究揭示:激光去除外生临床期疣体时,病灶周围一定区域内尚有HPV病毒存在,处于潜伏期或亚临床期状态,因外观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而遗误治疗,当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该部位就会生长出肉眼可见的尖锐湿疣,从而导致复发.

    作者:胡露;王江;郁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210例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0年-7月,在妇产科门诊对210例人工流产病人用异丙酚镇痛.在异丙酚麻醉手术期间,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人对手术牵拉等仍产生一系列的反射活动.笔者根据病人需要,医护密切配合,对无痛人工流产病人给予细致的护理,尽大努力,使病人获得大程度的舒适.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对白血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使病情缓解,生命得以延长.在临床护理中,我科对白血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从对病人的入院教育、在院教育和出院指导以及再次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不仅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周玲;仓孝洁;陈国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