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指甲致角膜全层裂伤1例

徐秀荣;李希梅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30岁,因争吵左眼被他人用手指抓伤.伤后疼痛,流血水,急来我院就诊.检查:视力右1.0左手动/眼前,眼睑肿胀,球结膜混合性充血(++),10-1点角膜缘内3mm处,呈弧形全层裂开,虹膜伤口嵌顿,周围水肿,伤口欠整齐.角膜瞳孔区有斑翳(因5年前曾患眼病残留).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脉络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脉络宁注射液是由玄参、牛膝、金银花等中药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滞、提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等作用.现就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董书芳;闫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口腔粘液囊肿注入四环素的疗效观察

    粘液囊肿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生于下唇及舌尖腹部.囊肿位于粘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粘膜,极易损伤与复发.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四环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粘液囊肿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9-55岁;囊肿位于下唇42例、舌腹6例、颊粘膜下2例,病程2个月-3年.

    作者:劳昆峰;张建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缬沙坦的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意义及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耐受性观察.方法:研究人群126例,年龄67±6.5岁.结果:缬沙坦使血压下降20±6.4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60岁以上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上必须重视其治疗,能降低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缬沙坦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效果和耐受性良好,可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铁峰;王义围;张秀芹;刘桂芹;孙九伶;王春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颈部肿物的误诊

    1 临床资料我院1991年至2001年共收治颈部肿物患者904例.其中皮样囊肿84例,颈动脉体瘤4例,囊性淋巴管瘤23例,颈部恶性淋巴瘤16例,甲状腺腺瘤320例,甲状舌骨囊肿131例,颈淋巴结结核219例,转移癌肿7例,寒性脓肿27例,畸胎瘤2例,腮裂囊肿3例,神经鞘瘤1例,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9例,甲状腺癌2例,颌下腺腺瘤13例,颈部海绵状血管瘤2例,涎腺病变致虾蟆肿3例,化脓性脓肿17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21例.其中,21例甲状舌骨囊肿,误诊为甲状腺腺瘤;4例甲状腺腺瘤误诊为甲状舌骨囊肿,2例血管瘤,其中1例误诊为皮样囊肿,1例误诊为腮裂囊肿,致术中大出血.术者处于窘困之地.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儿童热性惊厥与癫痫关系探讨

    本文对1997年1月-2001年6月对5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与EEG进行分析,探讨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56例病人,男38例,女18例.首次发病年龄小8个月,大10岁.8个月-1岁12例,1岁-3岁38例,4-6岁4例,10岁2例.病程半月-四年不等.全部病人均有发热抽搐史,体温40.5-37.5℃不等致抽搐.发作次数不等,首次发病多为高热惊厥,渐转为低热惊厥,个别病例首发即为低热抽搐.

    作者:唐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矽肺并感染30例临床分析

    矽肺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职业病,常易合并肺部感染,现将我院1998年至2000年收治矽肺并感染30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所选病人均为我局矽肺小组鉴定过的患者均男性患者,年龄60-76岁.临床表现:主要以反复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两肺均可闻及干鸣音及湿啰音(见表1).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19例,白细胞总数增高11例,中性粒细胞正常10例,中性粒细胞增高20例.

    作者:陈友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现就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月诊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6例典型病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12岁,以7-12岁为常见,26例有先驱病毒感染史,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易被家长忽视,随之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气急、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心率增快等症状.

    作者:李生莲;孙静业;吴承秀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浅谈提高护士的自我修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迫切要求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的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人员应具有广泛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急救的应变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同时还要协调好医护、护患关系,这些都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养及职业素质.

    作者:耿国贞;张舜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健康老年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分析

    笔者对182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血清T3、T4、TSH的测定,发现他们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与年龄增长有一定关系,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自1989年9月-1999年9月,对6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182例,男87例,女95例,年龄60-85岁,平均64±4.9岁.所有病人均近期内未用过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均除外严重全身性、急慢性疾病,且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典型病史及临床病症.

    作者:李曙远;张伟;王彩玲;李忠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重复异位妊娠病例分析及护理

    1 病例资料例1:34岁,农民,因停经52天,伴不规律阴道流血20余天,突发性下腹部疼痛3小时入院.既往史:身体健康,孕3产1,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9月19日,1995年曾行子宫下段剖宫手术,1996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在当地医院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贾其贤;魏兆弘;刘明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适用于产妇产程进展缓慢、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我院自1999年1月-2001年1月实施剖宫产413例,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现就其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承秀;李生莲;张书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体会

    股骨干骨折经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后绝大多数能愈合,但是由于大腿的肌肉丰富,收缩力大以及病人不正确活动等原因,可使外固定不可靠,以致发生骨折不愈合.而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等原因造成骨折不愈合亦时有发生.我院自1999年至2001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骨不愈合患者16例,全部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全部愈合,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张树立;吕岩;王俊芳;焦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泌尿系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tumors,MPMT)仅占恶性肿瘤病人的1%左右,癌灶可同时发生,也可异时发生,近期我科连续收治同步诊断、同步手术的多原发性恶性肿瘤2例,均手术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成;杜鹏;张呈连;于海易;黄风瑞;褚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210例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0年-7月,在妇产科门诊对210例人工流产病人用异丙酚镇痛.在异丙酚麻醉手术期间,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人对手术牵拉等仍产生一系列的反射活动.笔者根据病人需要,医护密切配合,对无痛人工流产病人给予细致的护理,尽大努力,使病人获得大程度的舒适.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儿急性中毒95例临床分析

    随着儿科疾病谱的变化,小儿急性中毒在危重症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并且是致死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鼠药、农药等毒物的管理不善,更易引起急性中毒.为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特点,现将我院儿科自1997-2000年收治的95例急性中毒患儿分析如下.

    作者:景克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泻病人的护理体会

    夏末初秋气温偏高,加上多雨湿热,大量出汗,过多喝水,冲淡胃液使之杀菌力下降,而本季节的病菌繁殖活跃,毒力特别强.当吃了不洁食物或过多贪吃凉食后极易诱发急性胃肠炎等肠道疾病.我院为了加强对夏秋季肠道病的防治,每年的夏秋季均组建肠道病门诊,以及时缓解该类病人昼夜急需诊治的困难.

    作者:张舜生;王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体外射频治疗慢性盆腔炎106例分析

    我院从1998年以来采用射频治疗106例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欧容清;岳泽玉;张同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体会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其中治疗组41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3-84岁,平均63.5岁.扩张型心肌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肥厚型梗阻型心脏病2例,冠心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治疗前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参阅第5版内科学)划分为治疗组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30例,对照组心功能Ⅲ级12例,Ⅳ级28例.

    作者:张燕;达列力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以上消化道症状为首发横结肠癌1例报告

    患者,男60岁.以腹胀、恶心、呕吐2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上腹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低钝.余无特殊异常发现.实验室三大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胃镜检查诊断意见:①胆汁返流性胃炎;②慢性红斑渗出.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采用日本岛津C vision Pro 1000mA配DSA及Kodak Dryview 8100干式照相机)发现:胃内大量潴留.

    作者:周鹏;杨开金;高雪梅;李汝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伽玛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1例报告

    患者,男,48岁,病史20余年,无家族遗传病史.表现为强迫性畏惧,怕事,疑心.自觉他人议论事情都与自己有关,不敢出门,不敢开会,总是以为别人在说自己.于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并一直服用氯丙咪嗪,症状无明显缓解.数次行头部MRI检查未见明显器质异常.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明确的认识.

    作者:宓字波;郑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