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斌
小儿脾常不足,且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故脾胃病多.治疗上多从脾胃论治.笔者对小儿呕吐、腹痛、泄泻、厌食、积滞、疳证等脾胃疾病,每从肝论治,多取良效.现举数例就正于同仁.1 泻肝治呕吐骆某,男,6岁,1990年10月2日初诊.患儿为独生子,平素任性易怒,食欲差,每餐进食需用1个多小时,如不合口味,即拒食并吐出,昨日因玩过度,诉说腹痛,随之呕吐频作,每天10余次,水谷难进.给服藿香正气丸及保济丸,均不见效.
作者:肖旭腾;刘洪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1世纪中医药学的命运将如何?21世纪将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药腾飞的世纪.这不是空话、大话,我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相信历史将为我们作证,请拭目以待.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的前半页,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中医中药已奄奄一息!解放后,中国雄狮醒了,中医中药也开始复苏.反思欧美文化,在20世纪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创造了物质世界的顶峰,但给地球环保带来的灾害,将祸及子孙.资本主义文化,剥削、掠夺,只要自己活得更好,不管别人的死与活.侵略、战争,20世纪从未停息过.21世纪真正的马列主义大旗,飘扬在中华大地之上,人类未来的幸福,寄托于中华文化的发扬与推广.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人称之为第五大发明,21世纪中医中药将发展腾飞,造福于人类.这是唯物史观的前瞻而不是空想.收稿日期:2001-08-28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外感高热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以体温升高、恶寒、口渴、脉浮数等为临床特征.笔者自拟宣清退热汤治疗外感高热症8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中医内科急诊诊疗规范》中外感高热急症的诊断标准.均为门诊或急诊病人,其中男51例,女33例;发病1天20例,2-3天43例,4天-1周18例,1周以上-2周3例;体温在38.5℃-38.9℃15例,39℃-39.9℃67例,40℃以上2例.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65例,下呼吸道感染9例,原因不明发热10例,其中24例曾经西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治疗
作者:李云委;雷玲;张宏;陈乔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下尺桡关节损伤经临床处理后遗留腕部顽固性疼痛、乏力等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有下尺桡关节陈伤患者的压痛点或相应穴位进行隔药灸.结果:治愈25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治愈率51%,总有效率100%结论:隔药灸对治疗下尺桡关节陈伤有良好疗效.
作者:郑素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按摩乳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1 2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小儿退热按摩乳穴位按摩,对照1组行常规推拿,对照2组用小儿感冒散.分别观察总疗效、体温、伴随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总疗效、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部分伴随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则分别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结论:小儿退热按摩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疗效好、简便、安全、患儿易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李燕宁;张葆青;潘月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甘露消毒丹出自《温热经纬》,由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藿香组成.具有清热化湿之功,主治湿温时疫之邪留恋气分,湿热并重之证.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陆敏君;钟金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缺锌的疗效.方法:对50例缺锌患儿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气虚和肺脾气虚2型,给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并与葡萄糖酸锌治疗4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四君子汤加味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2组治疗后发锌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对小儿缺锌有较好疗效.
作者:赖意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补肾养血胶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治疗组91例以补肾养血胶囊治疗;西药对照组31例,以胱氨酸片、葡萄糖酸锌片治疗;中药对照组44例,内服斑秃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1%,西药对照组为77.42%,中药对照组为88.64%,治疗组疗效高于西药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虽高于中药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血亏虚是斑秃的重要病机,补肾养血法是治疗斑秃的重要法则.
作者:周聪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治治疗偏侧面肌萎缩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肌萎灵胶囊、华奇胶囊、肌萎8号冲剂)、外治(隔药饼灸、梅花针叩刺、皮下注射)相结合综合治疗偏侧面肌萎缩症122例结果:显效39例,有效6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3.61%.结论:中药针灸综合治疗偏侧面肌萎缩症疗效肯定,为无创伤疗法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胡秋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3年3月-2000年3月,应用自拟砂熟二味汤治疗产后大便难258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100%,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1993年3月-2000年3月,在我院妇科病房生产或妇科门诊就诊的产妇,共258例,20-24岁125例,25-30岁78例,30岁以上55例,一产者169例,二产者72例,三产者1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产后大便难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秘结或排便困难等症状
作者:郭冬冬;王广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刘道庆;万有才;刘祖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中配合运用中药以缩短流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2组药流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而观察组同时还先后配合服用中药药流1方和药流2方.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和缩短出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药流中应用中药配合治疗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王小婕;张秀霞;张锐;汤国成;罗懿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罗某,男,20岁,于2001年4月2日傍晚6时空腹进食半个菠萝,15分钟后,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菠萝,非喷射状,腹痛即如厕,昏倒在卫生间门口.急送本院,途中神志转清.诊见:头晕眼花,胸闷烦躁,阵发性腹痛,呼吸困难.查BP 10.7/5.3kPa,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腹软,上腹部压痛明显,反跳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莫健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于小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多有器官周围组织粘连,以致病情顽固,现移以综合治疗为主.笔者近来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5例,年龄19-50岁,平均31岁;病程3月-6年,平均2年.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3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年龄、病程、病情、B超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姜题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疑难病.中医中药对该病的治疗疗效肯定,笔者通过多年对本病的观察治疗,提出诊治调护体会,与同道共商.1 诊断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误诊误治者颇多,临床或以腰骶疼痛而求治于骨伤科,或以尿频、尿急、尿痛而就诊于内科,或以头晕、乏力、健忘、精神抑郁而问医于神经科,或以性功能减退、不育症而滥用补品,或被庸医误诊为性病而伤其心神,当其确诊之时已迁延日久,酿成顽疾.故正确的诊断尤显重要.
作者:葛建立;刘满君;贾利辉;毛俊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醒冲剂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脑醒冲剂高、中、低剂量组,尼莫通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分别测定NOS、LPO、SOD、GSH-Px,大脑皮层作病理检查.结果:脑醒冲剂能适度提升脑组织NOS浓度,并能提高SOD、GSH-Px的活性,降低LPO水平,抑制急性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脑组织出血.结论:脑醒冲剂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煜德;吴伟;陈宏珪;陈朝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韩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3.3%、1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8.75%、6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江英能;肖旭腾;许双虹;廖永州;邓国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张学文教授认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水不足,血虚血瘀.临床治疗当以滋阴补肾、养血活血为法,以七宝美髯丹合二至丸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