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程平芳;王爱琳
目的:探讨一种手指皮肤撕脱及脱套伤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方法:受区彻底清创,找出双侧指动脉及神经.根据受区皮肤缺损长度,切取带有末节趾骨、趾腹、趾甲、甲床的第二趾甲皮瓣,以克氏针固定趾指骨以及血管神经的吻合,完成手指皮肤撕脱及脱套伤的修复.结果:本组21指皮肤全部成活,经3个月-3年半的随访,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满意,指腹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为5-9mm,按手指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价,21指优8指,占38%,良10指,占47.7%,可2指,占9.5%,差1指,占4.8%.结论:修复的手指外形接近正常,指甲生长良好,并能恢复手指对精细物品的捏持及良好的感觉功能,是手指撕脱及脱套伤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李宝山;章雪松;杨飞;车建伟;郭健;施洪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山茛菪碱治疗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先兆早产及早产临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茛菪碱口服,对照组仅给予传统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治愈率84%,对照组治愈27例,治愈率5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山茛菪碱治疗早产效果显著.
作者:林亚娜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青光眼是以眼压增高,视力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眼病,是引起四大致盲眼病之一,本文简单介绍我们对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青光眼入院需要做手术前准备,其中包括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所以探讨的是护士熟悉所用的药理作用,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
作者:热米拉;怕提古力;阿力亚 刊期: 2003年第19期
2002年11月-2003年3月间本科从500名门诊普通感冒儿童血常规中发现62例血小板减少现象,比例明显高于夏秋季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红梅;姬生瑞;赵计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老年溃疡病年龄为60-80岁.其中60-64岁者27例占58.7%,65-70岁者16例占34.8%,>70岁者3例,占6.5%,其中男41例占89.1%,女性5例占10.%,男女之比为8.2:1.
作者:黄之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因老年人的心肌顺应性下降、收缩、舒张功能降低,尤其是患有某些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当心脏负荷略加重时,就很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而老年人的心功能不全,多伴有某些临床症状而导致心衰[1].因此在临床上,心衰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病房5年来收治的70岁以上82例心衰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淑芹;严凤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测定患者早,中,晚各1次PEFR,观察其变异率.方法: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哮喘组、隐匿型哮喘组.流速峰值变异率检查,连续记录1周.结果:晨起、中午、下午的结果相近无统计学意义;与睡前的结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F以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患者自我检测,就医时随身携带PEF监测表,可使就诊医师了解病情及药效.
作者:刘纯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有机磷农药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积蓄,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的中毒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我科自1998年-2002年12月,共接收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65例,现将其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8年以来收治的3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年龄7-1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反复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化验指标基本正常,主要病理组织学特点为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肝内胆管扩张和增生,肝小叶结构存在.结论:先天性肝纤维化首诊多在12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病理学特征为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而无肝硬化.
作者:钱林学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自从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b and Mashall首次发现并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相关研究发展迅猛.我国1985年就成功分离培养出Hp,此后有关研究文献也是逐年快速递增.幽门螺杆菌危害面广泛而根治困难,因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作者:江志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病6-24h的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观察治疗后2周疗效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凝血机能变化.结果:①治疗组2周疗效(86.7%)高于对照组(63.3%)(P<0.05).②治疗组2周后PT、APTT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血等副作用较对照组尢明显增加(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李冬梅;周立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进行丹参和地塞米松对不同状态下小鼠缺氧耐受性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小鼠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丹参组及地塞米松组在常压状态、兴奋状态、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煤气中毒、亚硝酸钠中毒、氰化物中毒等情况下,进行缺氧耐受性的对比观察.结果:丹参组和地塞米松组在常压缺氧、兴奋状态、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亚硝酸钠中毒情况下对缺氧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在煤气中毒、氰化物中毒情况下,丹参液组对缺氧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P<0.05,P<0.005),但与地塞米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和地塞米松可提高小鼠在上述情况下对缺氧的耐受性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甘卉;王岚;李伟;李桂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比较乌司他丁与奥曲肽在治疗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曲肽0.1mg皮下注射,tid,实验组采用乌司他丁10万u,3次/日缓慢静注,tid,各类指标数据均采集截止治疗后7天.结果:实验组在血常规、血、尿淀粉酶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实验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上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疗效.可作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欣松;郑建兴;赵明河;黎红;杨培培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功能活动障碍,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步骤,有的患者由于怕痛,或担心影响伤口愈合,而不敢活动,致使患侧上肢正常功能不能完全恢复,造成日后该上肢的功能障碍,因此良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可使患者功能得到大程度的恢复.
作者:张永琼;张晓容;干春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价值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方法:我院于1993年3月-1999年4月对4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近期临床疗效分析和中远期疗效的展望.结果:全部病例随诊6-60个月,B超显示术后6-9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90%,临床症状,39例用永久性栓塞材料的患者其中30例症状消失,9例症状明显改善.3例用明胶海绵栓塞病例3-6个月后症状复发.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安全创伤性小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但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作者:毕文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心脏神经症发病率在10%左右,女多于男,中、青年及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急性发作有明显诱因者近2/3,病人心悸、胸闷、焦虑、抑郁,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采用以躯体治疗为基础,心理治疗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模式效果较佳,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基础上,每周1次心理疏导治疗,加强心理护理,复发率低,疗效和个性有关.临床表现可能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分析了病人的心理状态及解决办法.
作者:廖群雁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孕妇足胎儿直接、密切、有效的监护人之一.孕妇家庭自我监护是预防发生母婴严重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建平;刘传永;封维娜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即使在手术中,也难以与胰腺癌区分.本文依据我们对18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处理经验,尝试找到对该类疾病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作者:郭爱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笔者自1997年3月-2000年3月间采用火针治疗腱鞘囊肿202例,均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光宗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跨入21世纪,新的医学模式给护理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模式的转换对护理职业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作者:艾庆巍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