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元文;刘亮亮
目的:介绍两种入路显露鞍区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肿瘤48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显露,经翼点入路显露,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中窝底鞍旁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内及鞍上肿瘤.手术入路根据肿瘤具体位置而定,颅中窝底鞍旁多采用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1],鞍内及鞍上肿瘤则经翼点入路.结果:全切除47例,1例脊索瘤向海绵窦颅底生长行次全切除.结论:经额颞联合耳前颞下入路显露及翼点入路,鞍区肿瘤显露良好,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是提高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万川;林志忠;张和平;黄镔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口腔颌面部无论是由于外伤或肿瘤手术切除均可致组织缺损,如果是先天畸形导致组织量的不足所引起面部不对称,均需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瓣对缺损部位进行充填或修复,以改变面部畸形和外观.
作者:侯军;张晓林;杨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虽然诊断较易而治疗比较困难.目前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法,但药物治疗需用药18-24个月或更长,并有50%的复发率;放射性碘治疗其剂量难以掌握,治疗10年后甲状腺机能低下不少于40%,有的报道高达70%,继发甲状腺癌为2-9%,并可引起白血病、染色体异常、生殖力损害等.
作者:曲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术患者麻醉后会出现生命体征的改变,病情的变化迅猛、凶险,需立即给药、补液、输血进行抢救,因此,通畅有效的液路对于麻醉的维持、手术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为便于操作、观察,术中的液路应不妨碍手术操作、暴露好.
作者:苏秀霞;关兰荣;张素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997年-2001年间,我科共开展胆囊切除术500例,男153例,女347例,年龄9-75岁,平均42岁:病种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占75%,胆囊化脓20%,胆囊萎缩、胆囊息肉、肿囊扭转共占5%;有合并症(包括冠心病、心肌缺血、糖尿病、高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手术时间快20min,平均32min,切口4-6cm,术前均行B超平卧位胆囊定位及胆囊定性检查,了解胆囊有无粘连、积脓、萎缩、胀大等,以利术中采用不同术式及选择佳切口,一般术后12h下床活动,未严格禁饮食,病人康复早.
作者:马广义;袁卫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研究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高转移人肺癌细胞系PGCC细胞生长及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Boydern小室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测PGCC细胞体外生长、浸润及集落形成能力,放射免疫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用药后PGCC细胞形态、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嗜铬素表达.结果:DBcAMP1mmol/L处理第8天,对PGC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近40%,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BMX与DBcAMP合用明显增加其抑制作用,且DBcAMP处理后,PGCC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体外浸润及集落形成能力均降低,光镜见处理细胞胞突伸长或增多,细胞内出现嗜铬素颗粒及NsE表达增强.结论:DBcAMP通过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PGCC细胞的生长、浸润并诱导其分化.
作者:张晋夏;方伟岗;吴秉铨;陈杰;崔全才;叶大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从1998年-2002年1月间一次性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600μ g,预防剖宫产术后2h出血100例,报道如下.
作者:卢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护理心理学是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其心理压力,尤其是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充分地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以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禹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伤病员及其家属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对医学知识相对缺乏,现再加上一些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评述,常使一些伤病员和家属对医疗后果不尽人意的地方产生误解,由此发生医患双方的分歧而产生医疗纠纷.近年来,医疗纠纷的数量大幅上升,要求索赔的数额也越来越高,这对社会、医疗机构、医生、患者及其家属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者:张鲁峰;李大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外埠食品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市外埠食品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便于规范食品市场,正确引导消费,让消费者吃的丰富,吃的安全放心.
作者:马翠莲;伊文英;高玉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人群平均寿命得到延长,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绝对数量的增多,老年人患各种心脏病的人数也相应增加,为了更好地配合老年心脏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满意疗效,应充分了解老年心脏病人的各种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姜清桂;刘金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PB)后剩余机血回输在临床的应用,使得许多患者在术后用库血量明显减少;大量的节约库血可以缓解血源紧张,同时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血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段大为;陈德凤;马爱英;薛卫斌;张维;邵继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为提高大肠癌治疗效果,本文总结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96例大肠癌的治疗体会.
作者:刘恒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爱维治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促进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在缺氧情况下激活丙酮酸脱氢酶,使能量物质产生大量ATP,使细胞代谢从无氧化向有氧化转变,临床应用广泛,用药过敏极为罕见,但我科于2001年7月-2002年7月,发生爱维治治疗4例急性高山反应而严重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张达坤;易万强;王勇;龙飞;白剑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90年代以来,我院B超陆续发现多个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重又出现胆囊结石的病人,经B超检查诊断为:小胆囊合并胆结石.
作者:董立燕;蔡德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维生素C(VitC)又名抗坏血酸.临床用于防治坏血病,治疗克山病,心源性休克及用于砷、汞、铅及苯等慢性中毒,另外,临床广泛用作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重要药物.
作者:何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核酸芯片是指能对核酸分子进行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指甲盖大小的固体器件.核酸芯片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作者:谢红英;林菊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58例晚期肝癌中,男56例,女2例,年龄35-72岁,平均47岁.原发性肝癌47例,转移性肝癌11例.植入后经导管药盒系统行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每4周1次.结果: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成功率为100%,置管到位率93.1%.本组所有患者临床情况均有改善,生存期6-19个月,平均11.4个月,1年生存率43.1%,无1例出现局部感染、血肿及下肢活动障碍.出现与导管药盒系统有关的并发症8例(13.8%),其中导管移位3例,靶动脉闭塞4例,导管堵塞1例.结论: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安全、实用、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而轻,为晚期肝癌患者的动脉内灌注和栓塞化疗提供了一个永久和方便的治疗途径.
作者:田昭俭;李振芝;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科于2001年1月-12月共抢救护理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患儿20例,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匀;尹江琴;高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足月妊娠引产是用药物或器械手段促使分娩发动,以争取阴道分娩,减少剖宫产等手术助产的发生.寻找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探明分娩启动的原因,是当前国内外妇产科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巩守芳;孙丰玲;刘美丽;陈晓娟;董玉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