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地统计学微尺度下青蒿素含量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王怀玉;彭锐

关键词:青蒿素含量,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土壤养分
摘要:目的:研究青蒿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生成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图.方法:利用GPS定位,采用地统计学对青蒿道地产区重庆市酉阳县一块种植田的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变量均近似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25和0.126.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青蒿规范化种植的空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顶芽狗脊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湘西民间药用植物顶芽狗脊(Woodwaria unigemmata)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为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超声提取的方法得到顶芽脊四个部位的粗提物,并用采用不同溶剂及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提取物进行萃取用来比较细菌活性大小,用含提取物滤纸片抑菌圈法测定细菌活性.结果:(1)通过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发现只有叶柄和根茎含有抑菌活性物质.(2)顶芽狗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8 g/mL、0.6 g/mL、1.0 g/mL,小杀菌浓度均为2 g/mL,但对酵母菌无效.(3)具有佳抑菌效果的提取溶剂为偏碱性的60%乙醇溶液.通过不同极性溶剂的抑菌试验表明,抑菌活性物质易溶于石油醚、乙醚等非极性溶剂.(4)顶芽狗脊的抑菌活性物质可能为黄酮类物质,且呈酸性、有表面活性,不含生物碱.该活性物质对酸、高温、紫外线稳定性良好,但在强碱条件下失活.结论:对几种菌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金葡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对酵母菌无效;顶芽狗脊的抑菌活性物质可能为黄酮类物质,且呈酸性、有表面活性,不含生物碱且稳定性良好,但顶芽狗脊的抑菌活性物质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作者:欧阳蒲月;杨斌;陈功锡;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部位金钮扣中绿原酸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金钮扣药材中有效成分绿原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药材质量评价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部位金钮扣中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35℃.结果:绿原酸的浓度在0.1000 ~2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71%.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部位金钮扣中绿原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钮扣药材的质量,为金钮扣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何洋;周洪波;刘建雄;李慧珊;李萍;房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P-HPLC测定甘西鼠尾草中3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甘西鼠尾草中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80∶ 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5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25 ~0.05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63%(n=5);二氢丹参酮在0.0025~0.04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为1.11%;丹参酮Ⅰ在0.0050 ~0.05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3=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4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甘西鼠尾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世鹏;陈宗礼;曹娟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荔枝核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荔枝核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荔枝核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对羟基苯甲醛(2)、原儿茶酸(3)、胡萝卜苷(4)和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凯文;郭洁文;陈剑梅;林丽静;徐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从化州柚中提取的柚皮苷的杂质研究

    目的:研究从化州柚中提取的柚皮苷中的杂质.方法:采用HPLC-PDA/ESI-MS/MS法,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对主要杂质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柚皮苷样品中主要杂质为野漆树苷和新北美圣草苷,二者与柚皮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82和1.02.对6批样品进行测定,野漆树苷的含量为0.742%~0.926%,新北美圣草苷的含量为0.335%~0.464%,总杂质含量小于1.5%.结论:该检测方法快速、准确,柚皮苷中杂质种类和含量稳定,为柚皮苷应用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刘孟华;刘海滨;苏薇薇;刘晓柔;李嘉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花椒与青椒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花椒与青椒的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样品用50%甲醇25 mL超声提取15 min,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5℃,流量1.0 mL/min,分析时间130 min.分别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和SPSS 17.0对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花椒和青椒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09 ~0.992、0.930~0.999,二者分别有27和24个共有峰,从标准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结果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快捷,可明显区别花椒与青椒,建议将HPLC指纹图谱纳入花椒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丽;刘友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西产柿叶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对广西产柿叶进行质量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柿叶的质量标准,提供柿叶定性、定量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西产柿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铵溶液(80∶ 2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04 nm,柱温25℃.结果:通过对广西产柿叶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实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齐墩果酸在0.230~2.3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8% (n =6);熊果酸在0.430~4.3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 =2.1%(n=6).结论:实验中多批次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柿叶薄层鉴别和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江煜;侯小涛;黄天静;甄汉深;李耀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熟三七破壁粉粒和常规饮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以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作为受试药物,观察其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炭粒廓清法观察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比较熟三七破壁粉粒与常规饮片的药效作用强弱.结果: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均能显著降低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增强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作者:王顺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枸杞多糖降血糖作用的细胞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NIT-L1胰岛β细胞、小肠刷状缘、3T3-L1脂肪细胞、α-葡萄糖苷酶等体外实验模型,研究枸杞多糖的作用.结果:枸杞多糖能够保护链脲佐菌素损伤的NIT-L1胰岛β细胞,抑制消化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降低小肠刷状缘对葡萄糖的吸收,对于抑制肝糖产生以及增强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也有明显作用.结论:枸杞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血糖作用.

    作者:李朝晖;马晓鹂;吴万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

    目的: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对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方法:建立补阳还五汤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对10批补阳还五汤样本,采用总量统计矩分析法,计算其相关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10批药材补阳还五汤纯成分的平均AUCT为1.976×107 μV·s;AUCPWΥ为3.807×104 μV·s/mg;MCRTΥ为13.72min,VCRTT为15.74 min2;浓度CT为519.0 mg/mL.结论:统计矩原理可用来刻画多成分(峰)曲线性的特征,AUC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量分析,AUCPWT、MCRTΥ、VCRTT能用于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定性分析.本法具有加合运算的特征,能消除溶剂的干扰,获得纯品的总量统计矩参数;具偶联性,能与多维向量偶联构成多维曲线中心矩及偏差分析.

    作者:周晋;邓凯文;贺福元;刘文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大黄(廑)虫丸抗动脉血栓的正交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大黄(廑)虫丸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成分,精制大黄(磨)虫丸.方法:将单味药材按照正交设计表( L16215)依次配伍,分为16组并制成相应药液,予SD大鼠灌胃,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 w后分离大鼠颈动脉,按三氯化铁诱导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方法造模,造模后取血,检测血小板、血栓素B2( throm boxane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取血后剪取大鼠造模处动脉烘干称量质量后动脉放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HE染色,观察血管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病理切片显示各实验组均有血栓形成,但血栓形成严重程度不一,出现软化、溶解、吸收,内膜损伤.正交分析结果显示:1、对血栓干质量有影响的是:大黄、土鳖虫、水蛭、桃仁、干漆,其中除干漆P<0.05外,其他均P<0.01.2、对血浆6-keto-PGF1α水平有影响的是:桃仁、干漆、土鳖虫、虻虫、蛴螬、水蛭、大黄,其中除大黄P<0.05外,其他均P<0.01.3、对血浆TXB2水平有影响的是:土鳖虫、桃仁、干漆、大黄、水蛭,其中除水蛭P<0.05外,其他均P<0.01.4、对血小板计数有影响的是:桃仁、干漆、大黄、土鳖虫、虻虫、水蛭,其中除虻虫、水蛭P <0.05外,其他均P<0.01.结论:大黄(麈)虫丸抗动脉血栓作用与大黄、土鳖虫、水蛭、桃仁、干漆、虻虫6味药材关系为密切.

    作者:魏星;王战义;李佶阳;万玲;贺福元;段晓鹏;钟广伟;江垚;王东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喷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必要时予脱水,抗感染等).治疗组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d;对照组予安慰剂喷鼻,2喷/次,3次/d.疗程均为14 d.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统计量u=2.5126,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7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提示治疗效果较好.治疗7d及治疗14 d后NIHSS评分组间比较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肠清喷鼻微乳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治疗7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4 d后中风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7d后(P<0.01).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治疗后7d,治疗后14 d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且简便易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勇华;祝维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

    目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分布、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为该科民族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国内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查阅文献记载.结果:(1)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有7种,本草书籍中记载有3种;(2)同种药用植物常常作不同民族药应用;(3)7种民族药的传统疗效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这些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广西苦苣苔科民族药用植物传统疗效显著、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但绝大部分民族药缺乏深入系统研究.

    作者:白贞芳;王晓琴;肖培根;刘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茶多酚缓释胶囊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茶多酚缓释胶囊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 ×4.6 mm,5μm)的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70∶ 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1.5175 ~9.10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n=6),平均回收率是100.2% (RSD =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彩燕;沈映冰;廖华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常春卫矛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常春卫矛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和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对常春卫矛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不同产地的常春卫矛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测定了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论:较全面的考察了常春卫矛的各项质量指标,为制定常春卫矛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蒋林;黎明;雷震鸣;韦松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蜜炼强力枇杷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蜜炼强力枇杷膏的薄层鉴别和主药罂粟壳中吗啡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枇杷叶、罂粟壳和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025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42∶42∶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对该制剂中罂粟壳中吗啡进行测定.结果:薄层定性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吗啡在0.02 ~0.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76%(n=6).结论:该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靠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文志;张周菊;何再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灰毡毛忍冬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灰毡毛忍冬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藤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绿原酸(3)、木犀草素(4)、槲皮素(5)、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8)、1,3-O-二咖啡酰奎宁酸(9)、东莨菪素(10)、灰毡毛忍冬皂苷乙(11)、灰毡毛忍冬皂苷甲(12)、圣草酚(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扬帆;吴楚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法的灯盏花缓释微丸处方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优化灯盏花缓释微丸处方工艺.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映射缓释微丸处方工艺过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粒子群优化法筛选处方工艺参数.结果:依据优化处方工艺参数制备的微丸缓释效果明显,微丸中药物释放属扩散与骨架溶蚀协同作用机制.结论: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结合粒子群优化法为解决制剂处方工艺涉及的多维复杂非线性系统的优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作者:张纪兴;陈燕忠;吴智南;廖伟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湖南省保健食品市场调研及监管对策

    目的:调查湖南省市面流通保健食品基本情况,探索有效的监管对策.方法:通过制定调研表格,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5个区和衡山县为调查点,了解保健食品市场状况.结果:保健食品主要以药店、批发市场为卖点;湖南本土生产的和进口的保健食品市场份额都较小,主要是以广东为首的外省生产的保健食品;在标识标签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规范行为,还存在一定冒用保健食品注册号的行为.结论:应该在规范标识标签,建立合理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严厉打击冒用注册号等方面加强监管.

    作者:刘秀兰;陈立章;蒋秋桃;李祁;王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测定马钱子配伍生地黄前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生地黄(以下简称马生)不同比例水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分别对马生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马钱子单煎剂比较,马生1∶2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19.49%和0.23%;马生1∶4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59.93%和31.95%;马生1∶6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升高6.25%和43.22%.结论:马生1∶2、1∶4煎剂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起到减毒作用.减毒较佳配伍比例为马生1∶4.

    作者:梁晓东;唐迎雪;王加锋;王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