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士护理科研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袁宏艳;方汉萍

关键词:临床护士, 护理科研,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摘要:护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护理科研的开展和成果的应用,其中护理科研被认为是护理学发展的基础[1].作为护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界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其发展,然而与其他医学科研领域进行比较,护理科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尽管护理界同道已做了更大努力,但临床护理科研目前仍相对滞后,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尤其是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是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找出影响临床护士科研的相关因素也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传染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西安市4所三甲医院传染科护士98名和内科护士118名,分为研究组(传染科护士)和对照组(内科护士),两组护士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研究组护士另加测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应付方式问卷(CSQ),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SCL-90各因子与中国常模女性健康成人比较,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评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2.95,P<0.05或P<0.01).其余各因子与中国常模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与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呈负相关(r=-0.28,-0.29,P<0.05或P<0.01),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SCL-90绝大多数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P<0.01);研究组EPQ的P维度除与SCL-90的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呈正相关性(r=-0.26,0.34,0.28,P<0.05或P<0.01);研究组EPQ的N维度与SCL-90的各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E维度与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均呈高度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 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与内科护士之间无差异;西安市4所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与人格和应对方式均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沛;姜长青;昝学清;万毅;杨小炜;党肖;马颖颖;王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增强产妇健康信念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提高产妇康复及护理的质量.方法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强化培训,增强产妇自然分娩及自我护理信念,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入院宣教.比较两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产后24 h自护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产后24 h自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增强产妇健康信念,能帮助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康复质量.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对不同地区护理实习护生心理状况调查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的心理状况,为其所在学校和医院管理实习工作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对11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外地实习护生在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等5个方面的评分及在挫折感、压力感等5个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本地实习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学校和医院管理实习工作中,要根据每位实习护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教学工作,以此来增强心理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者:徐灿;黄淮平;秦俭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反应增生性疾病[1].临床上以发热、肝脾肿大、黄疸、出血、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和凝血障碍、骨髓和其他组织中可发现噬血细胞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儿童多见.分为原发性HPS和继发性HPS两型.原发性HPS病程短、未经治疗者中位生存期约2个月,不到10%的患者生存期>1年[2].

    作者:景亚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影响医院手术室使用效率的因素与改进措施

    目的 分析影响医院手术室效率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分析了解功能科室的结构设置、工作人员配置、连台手术之间的衔接等因素对手术室效率的影响.结果 采用逐步增加工作人员的编制、建立手术准备间和麻醉恢复室、改善手术相关功能科室的结构设置、成立消毒供应中心、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医院手术室效率.结论 改善措施可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使医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到人性化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作者:李桂芳;江小芳;唐红华;孙惠华;唐丽琴;卢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为老年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老年护理教育文献,获取全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所有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50篇文献,分别来自不同层次的院校及医院,教育对象涉及本科、专科及中专3个层次的护生,文献类型以叙述性研究为主,研究重点为理论教学.结论 老年护理教育研究虽起步相对较晚、量较少,但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生层次护生、在职护士及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还未纳入研究范围;应加强实践教学研究.

    作者:谈学灵;蒋小苹;庄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负压吸引在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负压吸引与加压包扎的比较,探讨负压吸引在降低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医护人员可操作性的优势.方法 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分为加压包扎组(A组)和负压吸引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下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可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 负压吸引组患者主观舒适度明显好于加压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8,P=0.041);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3,P=0.022);皮下积液、下肢水肿、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加压包扎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换药操作用时较加压包扎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非加压包扎并持续负压吸引的包扎方法 能提高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医护人员术后换药、观察伤口情况节省时间.

    作者:孔丽丽;何杏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发生出血事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自1977年Gruentzig首次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技术在全球范围推广及普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冠心病介入治疗,并以其方便易行、操作相对简单、疗效显著成为常规选择方法之一.但随着介入治疗病例的增加,伴随出现的并发症例数也相应增加,经股动脉或桡动脉路径行PCI的围手术期常常需加强肝素抗凝和抗血小板血栓治疗,易发生术后局部出血、血管并发症或身体其他器官的出血,且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尚需暂时中断肝素治疗,需要24 h卧床且采取被动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痛、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1].

    作者:张婷;黄素英;赵爱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模拟演练对创伤院前急救时效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模拟演练对急救半径≤6 km的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时效性的影响.方法 对急诊科医护人员创伤院前急救进行规范的模拟演练培训,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模拟演练前后创伤患者各170例,比较2组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措施实施情况、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半径、急救实际路程、急救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 模拟演练前后院前急救时间、急救半径、急救实际路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措施、急救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模拟演练对创伤院前急救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能提高救治时效性,增加有效救护措施的实施,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作者:何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红花酒精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皮下瘀斑的效果

    目的 观察红花酒精外敷治疗急性肝衰竭患者皮下瘀斑的疗效.方法 将出现皮下瘀斑的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接受红花酒精外敷治疗,对照组接受喜疗妥外敷治疗,观察2组皮下瘀斑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酒精外敷能有效治疗肝硬化患者皮下瘀斑.

    作者:李洪云;黄顺;秦玉玲;张辉;温立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进一步了解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检查前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共1 230例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是焦虑、恶心或呕吐、腹痛、腹胀等,其他还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低血糖、摔跤、出血等.老年及检查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在临床广泛实施的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仍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且老年人或合并有心、肺、糖尿病等基础病者发生率更高,故应术前充分评估风险,控制基础疾病,采取合理且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非常必要.

    作者:王晶;刘芳;慕亚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配对研究设计,将50名自发性气胸患者按1∶1比例配对并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配对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日、住院费用、术后恢复、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有效咳痰的比例分别为88%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分别为(7.6±3.0)d和(10.6±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分别为(23.6±1.0)分和(10.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7±0.5)分和(8.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

    作者:周琳;刘玉萍;李晓红;段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术前麻醉知识了解情况及需求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术前患者对麻醉知识的了解情况及需求意愿,为临床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在手术前1 d对322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患者对麻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并且希望了解.其中,不同学历的患者在麻醉步骤知识的需求、麻醉体位知识的需求及宣传教育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手术的患者与再次手术的患者在因麻醉引起的术后不良反应的知识及回到病房后的注意事项知识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术前患者对麻醉知识的需求不同,应完善术前访视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增加麻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其患者术前对麻醉产生的顾虑.

    作者:孙育红;赵默雨;肖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战士48h睡眠剥夺试验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状态下人体机能改变及其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方法 对44名现役健康男性战士进行睡眠剥夺,分别于睡眠剥夺前、睡眠剥夺后24 h、睡眠剥夺后48 h及恢复睡眠后24 h对生命体征、战士心理状态、队列训练及81-1自动步枪拆装枪操作、血液中皮质醇、5-羟色胺、炎性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24 h睡眠恢复后,状态焦虑得分恢复到睡眠剥夺前水平,而特质焦虑得分较睡眠剥夺前减低;血浆皮质醇浓度出现明显升高;战士工作效率提高,与睡眠剥夺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战士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剥夺可导致战士出现焦虑症状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战斗执行能力有所下降.

    作者:曾昌琴;钟代曲;李训军;蒋晓江;张涛;杨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简易男性集尿器的制作及应用

    目前,脑卒中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第1位原因,存活的人中大部分留有残疾,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1].如何改善护理方法,为卒中后遗症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护理卒中失禁患者工作中,我们发现平常使用的平口保鲜袋缠绕在阴茎上外接尿液时,患者易出现阴茎龟头水肿、发红、炎症的现象.

    作者:马红英;汪莉;颜秋媚;李新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ICU患者交接班表格的设计及在新护士工作中的应用

    交接班是日夜班工作的衔接,交接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天的医疗护理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交接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提高交接班质量对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防止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十分重要[2].然而,对于步入临床的新护士来说,由于对交班过程不熟悉,在交班过程中,存在漏项、重复交接以及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交接现象,给下一班护士工作开展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让新护士尽快熟悉ICU患者病情交接流程,我科专门总结并设计了ICU患者交接班记录表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华;刘金榜;周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的研究

    目的 比较早进食与传统进食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早进食组71例和传统饮食组72例,早进食组患者术后6 h进流质饮食,24 h后开始少量多次地普通饮食;传统饮食组患者是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慢慢过渡到普通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早进食组患者住院时间(4.7±1.9)d,传统饮食组患者为(5.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进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于传统饮食组,并发症和感染率低于传统饮食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止痛剂应用、疼痛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进食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高洪莲;高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为不同层次护理院校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加强护理综合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护理专业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共172名,采用护生人文知识调查问卷对护理人文精神的认同度、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目前学校人文知识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同度高,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高,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目前学校护理教育中人文知识的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较低,本科生较中专生和大专生更认为学校开设人文课程不够、学校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学校要重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同层次护理院校应结合学生的人文需求,根据自身学校条件,通过改革护理专业人文课程的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李向青;任利华;张献领;朱玉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我国高发而预后较差的癌症之一,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属中晚期[1].患者不仅要承受来自自身组织器官病变所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承受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各种治疗肝癌的方法疗效均不太理想,以生存期及病灶缓解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的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无法全面而准确的反映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广晨;王维利;李成;赵江;张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例体外膜肺氧合辅助行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目的 评价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行介入治疗时,导管室介入护理要点和配合.方法 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不能耐受介入治疗的1例老年患者,同时应用ECMO给予循环呼吸支持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做好术前、术中护理.结果 在医护合力精心救治下,通过ECMO辅助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较前稳定,术中患者心功能耐受PCI治疗,造影提示左冠状动脉狭窄成功植入支架,送回病房进一步治疗.结论 ECMO可对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低的患者起到生命支持的作用,导管室护士在配合手术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必要保证,术中注意患者的保温、保暖,预防由于冷刺激造成术后发热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辜小芳;刘宏斌;陈韵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