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姜广晨;王维利;李成;赵江;张淼

关键词:肝癌, 生命质量, 综述文献
摘要:肝癌是我国高发而预后较差的癌症之一,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属中晚期[1].患者不仅要承受来自自身组织器官病变所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承受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各种治疗肝癌的方法疗效均不太理想,以生存期及病灶缓解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的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无法全面而准确的反映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双接头氧气装置的改良

    为有效解决现有氧气装置中,经常出现插拔氧源接口易产生松动的问题,节省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对传统的氧气装置进行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进一步了解门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检查前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共1 230例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是焦虑、恶心或呕吐、腹痛、腹胀等,其他还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低血糖、摔跤、出血等.老年及检查前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在临床广泛实施的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仍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且老年人或合并有心、肺、糖尿病等基础病者发生率更高,故应术前充分评估风险,控制基础疾病,采取合理且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胃肠镜检查的成功率,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非常必要.

    作者:王晶;刘芳;慕亚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目的 了解结肠造口患者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91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常见的压力源为造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造口护理情况、治疗方法 与效果,常见应对方式为面对,其次为回避与屈服.结论 护理人员应协助结肠造口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洁;李辉娥;李强;乔丽娜;李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移植大隐静脉行大脑中动脉巨大梭形动脉瘤搭桥孤立术的手术配合

    治疗动脉瘤为理想的方法是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或采用栓塞材料栓塞瘤体,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但仍有一部分复杂动脉瘤,如颅内巨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蛇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由于动脉瘤体积大、瘤颈宽,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一部分,穿支和分支的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出,瘤内充满新鲜或分层状血栓和假道形成等原因不通过过单纯开颅直接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愈,则需要应用颅内一外血管搭桥联合闭塞载瘤动脉或行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复杂性动脉瘤[1].

    作者:刘凤茹;钱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护理科研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护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护理科研的开展和成果的应用,其中护理科研被认为是护理学发展的基础[1].作为护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界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其发展,然而与其他医学科研领域进行比较,护理科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尽管护理界同道已做了更大努力,但临床护理科研目前仍相对滞后,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尤其是临床护士的科研水平是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找出影响临床护士科研的相关因素也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们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袁宏艳;方汉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手术患者术前麻醉知识了解情况及需求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术前患者对麻醉知识的了解情况及需求意愿,为临床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在手术前1 d对322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患者对麻醉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并且希望了解.其中,不同学历的患者在麻醉步骤知识的需求、麻醉体位知识的需求及宣传教育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手术的患者与再次手术的患者在因麻醉引起的术后不良反应的知识及回到病房后的注意事项知识需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术前患者对麻醉知识的需求不同,应完善术前访视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增加麻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其患者术前对麻醉产生的顾虑.

    作者:孙育红;赵默雨;肖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革新护理用具以促进基础护理质量提高

    目的 改革、引进新型实用护理用具,推进临床护理工作的进步.方法 成立护理用具装备研讨小组,定期收集、讨论、分析护理用具应用进展,制定年度经费预算及实施计划,对引进及研制改革的护理用具推广应用,跟踪评估其使用效果.结果 护理用具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用具的改革创新不但是衡量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创新精神的依据,也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基础.

    作者:张爱琴;刘云;叶向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为不同层次护理院校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加强护理综合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护理专业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共172名,采用护生人文知识调查问卷对护理人文精神的认同度、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目前学校人文知识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同度高,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高,中专、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目前学校护理教育中人文知识的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较低,本科生较中专生和大专生更认为学校开设人文课程不够、学校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学校要重视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同层次护理院校应结合学生的人文需求,根据自身学校条件,通过改革护理专业人文课程的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李向青;任利华;张献领;朱玉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夫西地酸钠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溶剂为无色澄明液体,属抗生素类药物,适用于各种敏感细菌感染,尤其是对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治疗效果甚佳,因夫西地酸钠毒性极低,与临床使用的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过敏性,适用于对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

    作者:张华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低钾血症发病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指导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低钾血症的发病情况,为其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 对入选的29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其中67例入院时伴有低钾血症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女性低钾血症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老年男性低钾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低钾血症患者与女性低钾血症患者发生率、平均血钾水平及性别在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低钾血症症状不典型.结论 建议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警惕低钾血症,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指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属重视低血钾的危害性;老年女性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得到特别关照.

    作者:李帼英;胡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一次性输液针头帽为无菌物品,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还能应用于其他用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方法:(1)患者在留置导尿时,为防止一次性放尿过多,可在需要夹管时,将尿管反折,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套上,即可夹管,如需要放尿,即可取下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即可放尿.(2)在连续输液时,如第二瓶液体内压力过大,液体可自输液排气管外流,此时可将输液排气管反折,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套上,待液体输入一会儿后,再将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取下,即可防止液体自输液排气管外流.

    作者:翁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喉罩技术在小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喉罩技术在小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2-8月62例全麻手术患儿实施喉罩通气技术,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62例患儿麻醉和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喉罩用于小儿呼吸道管理是安全有效的,加强喉罩通气的应用观察,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小宁;徐丹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增强产妇健康信念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提高产妇康复及护理的质量.方法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分娩相关知识强化培训,增强产妇自然分娩及自我护理信念,对照组只进行一般入院宣教.比较两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产后24 h自护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产后24 h自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增强产妇健康信念,能帮助其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康复质量.

    作者:李秀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鼻饲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鼻饲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上采取系列的强化措施预防感染.结果 干预组患者发生口腔感染、胃肠道感染、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是19.35%,24.19%,11.29%,对照组分别是37.93%,37.93%,3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鼻饲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其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影响医院手术室使用效率的因素与改进措施

    目的 分析影响医院手术室效率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分析了解功能科室的结构设置、工作人员配置、连台手术之间的衔接等因素对手术室效率的影响.结果 采用逐步增加工作人员的编制、建立手术准备间和麻醉恢复室、改善手术相关功能科室的结构设置、成立消毒供应中心、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医院手术室效率.结论 改善措施可以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使医院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做到人性化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作者:李桂芳;江小芳;唐红华;孙惠华;唐丽琴;卢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肝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我国高发而预后较差的癌症之一,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出现症状而就诊时已属中晚期[1].患者不仅要承受来自自身组织器官病变所带来的痛苦,同时还要承受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目前,各种治疗肝癌的方法疗效均不太理想,以生存期及病灶缓解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的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无法全面而准确的反映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广晨;王维利;李成;赵江;张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为老年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老年护理教育文献,获取全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所有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50篇文献,分别来自不同层次的院校及医院,教育对象涉及本科、专科及中专3个层次的护生,文献类型以叙述性研究为主,研究重点为理论教学.结论 老年护理教育研究虽起步相对较晚、量较少,但总体呈增长趋势;研究生层次护生、在职护士及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还未纳入研究范围;应加强实践教学研究.

    作者:谈学灵;蒋小苹;庄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的干预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Ⅰ级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DASH)模式干预来控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延缓高血压的不可逆性发展.方法 按照DASH模式原则,对33例高血压病患者在不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实施干预,根据研究对象身高、体重、日常活动量,为其制定个性化食谱,比较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血压变化,比较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患者血压变化.结果 干预6个月后,33例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患者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SH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早期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控制血压.

    作者:刘丽丹;刘玉;田凤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纱布块小包装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难题,并直接影响医院的生存.科学有效地防范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敷料的消毒灭菌工作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纱布直接装入贮槽灭菌的方法,开启24 h后必须再次灭菌方可使用.我科自2006年至今一直使用纱布块小包装灭菌,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冮林红;刘淑娟;王秀丽;于洋;菅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战士48h睡眠剥夺试验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状态下人体机能改变及其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方法 对44名现役健康男性战士进行睡眠剥夺,分别于睡眠剥夺前、睡眠剥夺后24 h、睡眠剥夺后48 h及恢复睡眠后24 h对生命体征、战士心理状态、队列训练及81-1自动步枪拆装枪操作、血液中皮质醇、5-羟色胺、炎性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24 h睡眠恢复后,状态焦虑得分恢复到睡眠剥夺前水平,而特质焦虑得分较睡眠剥夺前减低;血浆皮质醇浓度出现明显升高;战士工作效率提高,与睡眠剥夺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战士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剥夺可导致战士出现焦虑症状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战斗执行能力有所下降.

    作者:曾昌琴;钟代曲;李训军;蒋晓江;张涛;杨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