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赵玉芳;陈伯萍

关键词: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摘要:总结我院2006年6月~2008年1月共发生产后出血8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同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同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问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收集前路取自体髂骨椎问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棱患者18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例全部骨性愈合;后突畸形平均矫正18°;侧凸平均矫正15°;合并截瘫2例从术前Frankel C级D级各一例,均恢复到Frankel E级.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前路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可增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矫正脊柱后突、侧凸畸形,疗效确切.

    作者:蒋韶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64例多发骨折伴休克的救治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伴休克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64例多发骨折伴体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平均ISS为30.1;死亡5人,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血气胸的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例;结论:强调院前急救早期抗休克治疗及早期内固定治疗的重要性,讨论了有关严重并发伤的处理原则.

    作者:崔志军;王志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米诺环素胶囊和氯烯雌醚滴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本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氯烯雌醚滴丸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抗炎,抗雄激素,亲脂均较好,疗效较好.因而提高了治疗效果.西咪替丁抗雄激素比氯烯雌醚弱,从本文对照组治疗效果可看出,治疗组疗效确切,患者炎症皮损改善明显,临床发现少有患者复发.不良反映主要是胃肠道症状,患者反应能够耐受,且停药后消失,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值得推荐.

    作者:朱小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塞通联合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我院收集2005年3月~2007年10月年龄≥60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采取1 : 1随机进行分组.试验组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平均年龄76.3岁,病程0.5~20年;对照组40例,男30倒女10例,平均年龄68.8岁,病程1~30年.

    作者:赵厚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严重胸外伤致多发性肋骨骨折伴急性呼吸窘迫征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组21例气管插管,17例气管切开,对这些病人均采用人工方法吸入氧气.在处理胸外伤的同时,还注意其他方面的综合治疗,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脱水,止血,大剂量激素疗法,应用足量抗生素及高能支持治疗,连续血气监测,维持酸碱平衡在佳状态.结果:本组治愈31例病人,另外有7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18%.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呼吸道阻塞窒息1例,腹部、脑部损伤2例,另外还有1例是因弥漫性出血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虽然严重胸外伤合并息性肺损伤的死亡率较高,但是积极有效的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彭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护理的教学方法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全面实施,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的需要,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护理教师队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临床护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者:祝彬;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直肠前突的临床诊治体会

    直肠前突为直肠前壁囊袋状向前突出,是女性常见病,直肠前壁由直肠阴道隔支持,该隔主要由骨盆内筋膜组成,内有耻骨直肠的中线交叉纤维组织及会阴体.本文就直肠前突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探讨.

    作者:赵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汽化术的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和经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具有风险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优于开放手术.我院从1997年初至今施行TURP近250例,2000年初至今施行TUVP近100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沈瑞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评价高血压患者在社区治疗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在自我监测治疗,和社区跟踪治疗两组治疗方案,并找出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社区居民的社区筛查,找出高血压新发病例,并出现高血压时无任何其他并发症和合并症.使其分别接受自我监测治疗,和社区跟踪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并对所有患者在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进行跟踪回访.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2种方法在高血压得治疗和延缓并发症和合并症上均有疗效,但在能有效延缓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方式上推荐社区跟踪治疗.

    作者:付肖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囊助产施术的关键要领

    气囊助产施术方法简便易学,使用安全,但必须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进行理论学习与示教实习,才能正确掌握.

    作者:董凤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时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当重要,它能大限度地减少功能残痰,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隋希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腔隙性脑梗死作为一种独立的缺血性脑卒中,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它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2002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了2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本文就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守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指征与剖宫产术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比较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并发症和异常情况.寻找降低剖宫产的对策以及评估剖宫产术后安全性.方法:对市医院.妇婴医院.2002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平均剖宫产率58%.剖宫产术后2年内的并发症均高于自然分娩者.结论: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为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艾滋病1例追踪随访报道

    艾滋病是由爱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1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因其巨大的危害性使得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1例艾滋病患者的跟踪报道为起点,简要说明一下艾滋痛防治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措施.

    作者:喻东海;李春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开展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76例,随机抽取经腹子宫全切术7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结果:72例手术时间经腹组少于腹腔镜组(P<0.05);子宫重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经腹组(P<0.05),住院日腹腔镜组明显少于经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无腹部大切口,对患者损伤小,粘连机会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和手术创面疼痛,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熊双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死,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搪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死等症状[1],严重时需要截肢.

    作者:苏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49例临床报告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断绝前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的改变,产生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表现..笔者通过针刺治疗49例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祝梅;张睿;王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较为理想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病患者,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痛苦,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雅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相关性.方法:用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三项均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率高达98.4%;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St-Hbe)、乙型肝炎病毒棱心抗体(抗-HBc)三项均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率达63.1%.结论: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在临床上对乙型肝炎基因诊断,特别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桂华;刘迁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头孢菌类抗生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类药物以其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其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其中又以包括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在内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报道为普遍,已引起了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高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